寓言二則

寓言二則

《寓言二則》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的課文。通過課文上的寓言二則,一方面讓學生掌握熟知的成語進一步提高文能力,一方面讓學生從寓言中明白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和濫竽充數始早會被發現的道理。

原文

掩耳盜鈴
從前有一個人,看見人家大門上掛著一個鈴鐺,想把它偷走。
他知道,那個鈴鐺只要用手一碰,就會丁零丁零地響起來,被人發覺。他想:“響聲要用耳朵才能聽見,如果把耳朵掩起來,不是就聽不見了嗎?”於是,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個鈴鐺。 誰知手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覺了。

濫竽充數
戰國時候,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到齊宣王那裡,請求參加吹竽隊。齊宣王給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編在吹竽隊里。其實,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演奏的時候,他就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里充數。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被人發覺。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是他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改成一個一個地吹給他聽。
聽到這個訊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原文釋義

掩耳盜鈴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②鍾③者。欲負④而走⑤,則⑥鍾大不可負;以⑦椎⑧毀之,鍾況⑨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⑩掩其耳。惡己自聞之,悖矣。

———選自《呂氏春秋.自知》

注釋:

①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後被晉國的智氏、韓氏、魏氏

等貴族聯合攻滅,逃往齊國。

②得:得到。

③鍾:古代的打擊樂器。

④負:背、馱。

⑤走:跑。

⑥則:但是。

⑦以:用。

⑧錘:(chuí)槌子或棒子。

⑨“況”(huàng)然:“況”地;況,擬聲詞,形容鐘聲。

⑩遽(jù):急速地。

原詞是掩耳盜鐘。

翻譯

范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背不動;於是用錘子把鍾砸碎,剛一砸,鍾鍠鍠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濫竽充數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辨音】耳:不能讀作“ér”。

【辨形】鈴:不能寫作“玲”。

【辨義】掩耳盜鈴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騙自己”的意思。但掩耳盜鈴專指“自己欺騙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騙自己”以外,還有“欺騙別人”的意思。

成語示例

◎硬把漢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盜鈴的笨拙的把戲。(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

◎那件事情才過去了,今天把人民的代表都打了,這不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不是蔣介石打的是誰打的?趕快去認錯,趕快去陪禮才對。

◎你女朋友站在背後痴痴地笑,說你這叫掩耳盜鈴。

◎個人主義嚴重的人;常常會幹出掩耳盜鈴的蠢事;這又有什麼奇怪呢!

翻譯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對此感到很高興,拿數百人的口糧來供養他。齊宣王去世。齊湣王繼承王位,他喜歡聽一個一個的演奏,南郭處士聽後便逃走了。

課文賞析

掩耳盜鈴

《掩耳盜鈴》這則寓言,講一個人掩著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門鈴鐺,當場被人發覺。故事只有5句話。先說那個人想偷人家門上的鈴鐺;接著說那個人知道手碰鈴鐺會發出聲音,別人就能發覺,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辦法;最後說他掩著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立刻被人發覺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做了壞事想叫別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聰明的結果是自己害自己。這種人是極可笑的,諷刺做了不該做的事,自己欺騙自己的人。

濫竽充數

《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來源於《韓非子·內儲說上》,主要介紹了南郭先生了解到齊宣王聽吹竽時愛講排場,雖然自己不會吹,卻混跡於其中,而沒被發現。但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由於沒有真才實學,只得偷偷地逃走了。“濫竽充數”中濫:與真實不符,失實的,假的。竽:一種簧管樂器。充數:湊數。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裡充數,或是以次充好,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辭。 
課文短小,一讀就懂,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人物形象。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認識到沒有真才實學的害處,教育學生學習要扎紮實實,同時也要告誡學生要在生活中鍛鍊自已識別真假事物的能力。

作者簡介

掩耳盜鈴

呂不韋(?~約前235年),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人。原籍陽翟(今河南禹州)。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立為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異人(後改名子楚),異人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異人作為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對子楚也不以禮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孫子,在趙國當人質

,他乘的車馬和日常的財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子楚後非常喜歡,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成語“奇貨可居”的出典)。於是他就前去拜訪異人,對他遊說道:“我能光大你的門庭。”異人笑著說:“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門庭,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你不懂啊,我的門庭要等待你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異人心知呂不韋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談。呂不韋說:“秦王已經老了,安國君被立為太子。我私下聽說安國君非常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能夠選立太子的只有華陽夫人一個。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間,不受秦王寵幸,長期被留在諸侯國當人質,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國君繼位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長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邊的其他兄弟們爭太子之位啦。”異人說:“是這樣,但該怎么辦呢?”呂不韋說:“你很貧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麼來獻給親長,結交賓客。我呂不韋雖然不富有,但願意拿出千金來為你西去秦國遊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你為太子。”異人於是叩頭拜謝道:“如果實現了您的計畫,我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

呂不韋於是拿出五百金送給子楚,作為日常生活和交結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西去秦國遊說,先拜見華陽夫人的姐姐,把帶來的東西統統獻給華陽夫人。順便談及異人聰明賢能,所結交的諸侯賓客,遍及天下,常常說“我異人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興。呂不韋乘機又讓華陽夫人姐姐勸說華陽夫人道:“我聽說用美色來侍奉別人的,一旦色衰,寵愛也就隨之減少。現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這時早一點在太子的兒子中結交一個有才能而孝順的人,立他為繼承人而又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時受到尊重,丈夫死後,自己立的兒子繼位為王,最終也不會失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能得到萬世的好處啊。不在容貌美麗之時樹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寵愛失去後,雖然想和太子說上一句話,還有可能嗎?現在異人賢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為繼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寵愛,自己就會主動依附於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時提拔他為繼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國都要受到尊寵啦。”華陽夫人聽了認為是這樣,就趁太子方便的時候,委婉地談到在趙國做人質的子楚非常有才能,來往的人都稱讚他。接著就哭著說:“我有幸能填充後宮,但非常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我希望能立子楚為繼承人,以便我日後有個依靠。”安國君答應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決定立子楚為繼承人,安國君和華陽夫人都送好多禮物給子楚,而請呂不韋當他的老師,因此子楚的名聲在諸侯中越來越大。

呂不韋選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於跳舞的邯鄲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懷了孕。異人有一次和呂不韋一起飲酒,看到此女後非常喜歡,就站起身來向呂不韋祝酒,請求把此女賜給他。呂不韋很生氣,但轉念一想,已經為異人破費了大量家產,為的藉以釣取奇貨,於是就獻出了這個女子。此女隱瞞了自己懷孕在身,足月之後,生下兒子名政。異人就立此姬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派王齮圍攻邯鄲,情況非常緊急,趙國想殺死異人。異人就和呂不韋密謀,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給守城官吏,得以脫身,逃到秦軍大營,這才得以順利回國,老家是楚國的華陽夫人給這位繼子改名為子楚。趙國又想殺子楚的妻子和兒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才得以隱藏起來,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前251年),終於去世了,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后,子楚為太子。趙國也護送子楚的夫人和兒子趙政回到秦國。安國君繼位秦王一年之後去世,諡號為孝文王。太子楚繼位,他就是秦莊襄王。莊襄王尊奉為母的華陽王后為華陽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稱為夏太后。莊襄王元年(前249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莊襄王即位三年之後死去,太子趙政繼立為王,尊奉相國呂不韋為“仲父”。秦王年紀還小,太后常常和呂不韋私通。呂不韋家有奴僕萬人。

秦始皇越來越大了,但太后一直淫亂不止。呂不韋唯恐事情敗露,災禍降臨在自己頭上,就暗地尋求了一個陰莖特別大的人嫪毐(làoǎi,烙矮)作為門客,不時讓演員歌舞取樂,命嫪毐用他的陰莖穿在桐木車輪上,使之轉動而行,並想法讓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誘她。太后聽說之後,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呂不韋就進獻嫪毐,假裝讓人告發他犯下了該受宮刑的罪。呂不韋又暗中對太后說:“你可以讓嫪毐假裝受了宮刑,就可以在供職宮中的人員中得到他。”太后就偷偷地送給主持宮刑的官吏許多東西,假裝處罰嫪毐,拔掉了他的鬍鬚假充宦官,這就得以侍奉太后。太后暗和他通姦,特別喜愛他。後來太后懷孕在身,恐怕別人知道,假稱算卦不吉,需要換一個環境來躲避一下,就遷移到雍地的宮殿中居住。嫪毐一直跟著太后,得到的賞賜非常豐厚,而太后凡事也都由嫪毐決定。嫪毐的僕人有數千人,希望成為嫪毐的門客,而自願成為太監的,也有上千人。

秦始皇七年(前240年),莊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孝文王后叫華陽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壽陵。夏太后的兒子莊襄王葬在芷陽,所以夏太后另外單獨埋葬在杜原之東,稱“向東可以看到我的兒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後,旁邊定會有個萬戶的城邑”。秦始皇九年(前238年),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亂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都把他們隱藏起來,還和太后密謀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這兒子繼位”。於是秦始皇命法官嚴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牽連到相國呂不韋。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把太后遷到雍地居住。秦始皇十年(前237年)十月,免去了呂不韋的相邦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歸鹹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又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絡繹不絕,前來問候呂不韋。秦王恐怕他發動叛亂,就寫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誅殺,就喝下酖酒自殺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呂不韋、嫪毐都已死去,就讓遷徙到蜀地的嫪毐門客都回到京城。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太后去世,諡號為帝太后。與莊襄王合葬在芷陽。呂不韋墓,位於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市南蔡莊大冢頭村東。

濫竽充數

先秦·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上》其作者是韓非(前280-前233),戰國末哲學家,法家的主要

代表人物。

戰國晚期韓國人(今河南新鄭,新鄭是鄭韓故城),韓王室諸公子之一,戰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記》記載,韓非精於“刑名法術之學”,與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因為口吃而不擅言語,但文章出眾,連李斯也自嘆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認為是陰謀學家,韓非的著作一大部分關於陰謀。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制、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採納。韓非認為這是“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便退而著書,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洋洋十萬餘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