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內容
《富岳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屬於浮世繪中的“名所繪”,為描繪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富岳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里富士”。初版於天保2年(1831年)發行,出版商為西村屋與八。《富岳三十六景》不僅是葛飾北齋的代表作,同時也是眾多描繪富士山作品中之翹楚,享有浮世繪版畫最高傑作的美譽。
創作背景
據說1820年一種便宜的“柏林藍”顏料流入日本導致了風景版畫的大量創作和流行。北齋只用一種藍刻畫晴、霧、山、水、林、屋時,依然生機勃勃,可算“藍分五彩”的妙手。他活到九十歲,於1849年(嘉永二年)去世。他臨終時還自嘆道:“倘殘延十歲,五載亦罷,吾始堪稱真畫工。……至百歲之末,終草成此畫道。”
作品鑑賞
《富岳三十六景》之由御廄川看兩國橋夕陽
描繪了一艘渡船載著風塵僕僕的下層市民,他們在夕陽西下之時乘船返家。船上是販夫走卒,身心疲頓,風光雖美也無暇領略。伏在船舷的一小乘客,把汗巾放進河水,任水飄浮地玩著。
注意富士山不可撼地居於畫面中心。北齋畫有深意焉。再沒有那幅畫可以更好地概括日本民族的處境和相應的精神。
《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衝浪里 (JP1847)
《神奈川衝浪里》自古以來即與同一組版畫中的“凱風快晴”、“山下白雨”並稱為三大傳世名作,更以“GreatWave”之名,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浮世繪。畫面上被梵谷喻為“鷲爪”的驚濤駭浪激起飛沫,即將吞噬小舟。北齋把視點降低,彷佛自己在小舟中隨波翻騰,仰望浪頭及富士山,身歷其境地捕捉住整個場面。將大自然排山倒海的逼人氣勢,抒發得淋漓盡致,其絕妙之處,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然而這幅珍品,並非一朝一夕寫成,北齋於享和至文化年間(1800年左右)所發表的西洋風格版畫中,有過類似的作品,換言之,前後共歷經了三十年漫長歲月,才將這意象逼真的畫面完成。波濤中載浮載沈的小舟,是房總地區(現在的千葉縣)用來運送新鮮魚貨的運輸船。
《富岳三十六景》之南風,晴空 又名《凱風快晴》
據說在暮夏初秋,當南風吹拂,天空晴朗時,富士山的斜坡在陽光下會呈現赤紅色。這是北齋作品中構圖最具抽象感的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