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首·竹亭

古代許多有識之士,或因潔身自好、或因仕途不順、或因喜愛山水,常常隱居在山水之間。詩中的王才臣即是其中之一。詩歌用西山和淇奧兩個典故,表明王才臣是一個高潔隱居之士。後兩句寫出了王才臣的境界,表現出對賢士不被重用的憤慨之情,同時也暗含作者自身的遭遇。

作品原文

西山抱孤潔,淇水凝寒綠。

古來長安道,多少閒草木。

題 解

詩中的王才臣即是其中之一。詩歌用西山和淇奧兩個典故,表明王才臣是一個高潔隱居之士。後兩句寫出了王才臣的境界,表現出對賢士不被重用的憤慨之情,同時也暗含作者自身的遭遇。

注 釋

西山:指首陽山,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南。相傳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叔齊以歸順西周為恥。他們不再吃西周的糧食,隱居首陽山,以野菜為食,拒絕出山仕周,餓死在首陽山腳下。

淇水凝寒綠:衛國的上苑在淇水彎曲的地方,以產竹聞名。又,衛武公相平王,有文章,又能聽其規諫,以禮自防,時人作詩頌其德,詩中有“瞻彼淇奧,綠竹猗猗(yīyī)”等句,故舊時以“淇奧”稱頌輔佐國政之人,以“淇綠”頌人之德。

長安道:暗指仕途、官運。

閒草木:比喻不被重用之士。

作者簡介

魏了翁(1178—1237)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理學家、文學家。南宋慶元五年(1199)進士。官至資政殿學士、奉大夫。因父亡,辭職回家守孝,築室白鶴山下,開門授徒,"士爭從之",學者稱鶴山先生。守孝期滿後,又復人朝為禮部尚書等職。死後,朝廷賜諡號“文靖”,追贈秦國公。詔賜第宅於蘇州南宮坊(現書院巷)。元至順元年(1330年)虞集奉敕題"鶴山書院"額於其第宅。他的詩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