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堡小餛飩
宣堡飛馬小餛飩以產於泰興市內宣堡鎮而得名,形成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相傳民國36年(1947年)宣堡鎮的趙鴻福,人稱趙鍋子,經營飲食小吃,經過多年反覆實踐,形成特色小吃。宣堡小餛飩具有皮薄餡嫩、味美湯鮮的特點,深受普通百姓和各階層人士的喜愛。其製作工序較為複雜,全為手工製作,分為擀皮、拌餡、做湯、捏包、下鍋。其中小餛飩的麵皮,薄似宣紙,幾近透明,可以用火柴點燃,堪稱一絕。20世紀60、70年代,在泰興飲服業組織的小餛飩技術大比武中,宣堡小餛飩多次榮獲一等獎。20世紀80年代後,許多客人都慕名前來品嘗,宣堡小餛飩名揚內外,頗為中外人士所稱道。
“銀杏之鄉”的泰興有“三寶”:一寶當首推“銀杏”了,二寶為“糖生薑絲”,三寶是“宣堡小餛飩”。宣堡小餛飩由於製作過程精細、考究,並以其湯鮮、味美、餡嫩、柔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食客,經久不衰。宣堡小餛飩的製作程式可分為:製成、制餡、包餡、下湯鍋、出鍋。現一一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