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區清真南寺

宣化區清真南寺建於明永樂初年,有大殿3間,左右廂房各3間,山門1間,叫拜樓1間,碑井亭2間。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嘉靖二年(1523年)立重修碑記其創建及重修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宣化區清真南寺
地址:河北省宣化區廟底街
郵編:075100
現任教長:馬建才

簡介

該寺和建於明永樂初年,有大殿3間,左右廂房各3間,山門1間,叫拜樓1間,碑井亭2間。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嘉靖二年(1523年)立重修碑記其創建及重修事。萬曆年間再次重修,據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碑記:“即其故址,增其式廊,建中殿5間,左右翼以廊各3間,省心有樓以居東,碑井有亭居南北,其外則級以周垣,樹以重門,制度精工,金碧輝煌,宏藻靜麗高明軒幫,視舊制有加工……”清代以降,因北寺分出而長期失修。道光二年(1822)丁、閃、玉諸大姓和眾回民共議重新建寺,由世職玉煥功出面,購廟底街房140餘間為新址,拆除原寺重建,宣統三年(1911年)又大修一次,規模日臻完善。建築採用中國傳統形式,正門高峻莊嚴,門內兩側有碑有碣,兩旁各有山門,兩排廂房為講經、沐浴、宿舍等室,與殿前六角形望月樓以長廊相連;大殿6O余間,規模宏大,後殿通天往直出六角高樓,內望藻井、上嵌硫璃頂,氣勢雄偉。“文革”中遭嚴重破壞。
2007年11月全面修繕恢復,與北京牛街、呼和浩特大寺等齊名。

清真寺布局

南大寺坐西朝東,是一座採用層層遞進的明清傳統建築風格的大院落。穿過大門寬敞的門廳,迎面是一座小小的石砌三孔拱橋,與其他古建不同,拱橋很短,橋的西頭幾乎直接與省心樓相接。
省心樓就是邦克樓,每到禮拜時間,阿訇就會站在二樓上召喚穆斯林前來禮拜,即喚拜。省心樓是傳統的樓閣式結構,分上下兩層,從下往上逐漸收縮,到二樓頂上,成了六角攢尖頂,給人以一種升騰向上的視覺效果。省心樓朱漆廊柱,灰色磚牆,雀替、斗拱上布滿以花草、雲紋和幾何圖案為主的彩繪。藍色為底、圖案以綠色、黃色、紅色為主的彩繪,在省心樓灰牆紅柱青瓦的襯托下,古樸大方,凸現出傳統樓閣的迷人魅力。
在省心樓兩側,各是一面影壁,與南北的配房連在一起,構成了南大寺的第一進院落。穿過省心樓,進入到第二進院落。高高的甬道從省心樓西出口直接通到大殿前的月台,南北兩側分別為對稱的教長室和講堂,樓與樓之間均有迴廊連線,形成一個完整的四合院。
大殿是整座清真寺的核心建築,也是寺中的經典之作。大殿屋宇高大,殿堂寬敞,面積700餘平方米,主殿採取九間九脊歇山式結構,古樸穩重。雖然只有一層,卻大氣磅礴,體現出大殿在寺中的等級。大殿南北兩側各出以抱廈形式,前後各有一殿,與主殿連成一體,平面呈十字形。前後殿均為卷棚歇山式結構,以示與大殿的區別。後殿南北中間有通天柱,直上殿頂,上建八角望月樓,樓頂嵌琉璃瓦頂,內望藻井,騰空聳立,飛檐翅角,氣勢軒昂,是清真寺中標誌性建築。這種建築形制,無論在漢式傳統建築還是在伊斯蘭建築中,都不常見。這是南大寺創建者們將阿拉伯建築中雙塔並立納入了漢式傳統建築中軸對稱、樓閣亭台的布局和結構之中,別具一格。
通觀大殿,處處融合了漢式傳統建築的風格,卻又處處體現出伊斯蘭建築的特徵。大殿之內,嚴格遵照清真寺的傳統,與其他清真寺大殿沒有區別;但大殿內的41盞宮燈,又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大殿建築上的裝飾性構件,也是兩種風格的完美結合:屋脊兩側均有用於鎮火防火的大吻,全部雕花製作;瓦當、椽頭的雕刻,橫樑、斗拱上的彩繪,都是由阿拉伯文組成的圖案。這些圖案,與漢式傳統建築中的雕刻與圖案形似而實異,匠心獨具。
綜觀南大寺的建築,形式多種多樣,集漢式傳統建築之大成:按照作用的不同,有大門、旁門、側門、大殿、南北講堂、沐浴室、省心樓、望月樓、迴廊、影壁、圍牆等各類建築。根據殿堂的主次、大小,分別採用了歇山式、卷棚式、硬山式、攢尖式、單坡式等不同的建築結構。另外,在建築規格上,既有宮府的大式做法,也有民間的小式做法,增添了房屋的樣式。殿堂主次的區別通過建築體量的大小來顯示,建築等級的高低通過房屋樣式的差異來表現,而房屋的地位則通過建築做法的不同來體現。封建等級規制在清真南大寺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它在整體上符合了漢式傳統建築的布局與結構,而又大膽創新;既勇於接受漢文化的傳統,又將自己的信仰毫無保留地體現出來。宣化區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南大寺完整保留了初建時的布局與風格,是研究明清時期北方清真寺建築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被稱為南大寺一絕。

南大寺另有兩絕,那就是磚雕和木雕。在南大寺,幾乎無處不見雕刻,從大殿的主脊,到屋檐、大殿的窗戶,再到第一、第二進院落之間的影壁,甚至椽頭、門框,處處都有,讓人目不暇接。這些雕刻精雕細琢,既有以花草組成的夔龍,也有雲紋,還有阿拉伯文,不僅體現出雕刻者高超的水平,還反映了當地穆斯林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而這種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徵,在南大寺處處得到體現。
建築布局上,南大寺採用漢式傳統建築中的四合院形式,但依然遵循伊斯蘭建築傳統。由於中國在麥加的東方,因此,南大寺也一改漢式建築坐北朝南的傳統,而是坐西朝東;在裝飾上,也與漢式建築相結合,採用傳統圖案的形式,但是進行了變化,比如花草之類,漢式建築乃實用花草圖案,而南大寺有的採用阿拉伯文組成花草圖案,遠遠看去,與其他圖案沒有區別,實則有著很大不同;再次,在檐角裝飾上,漢式建築的翹檐上有鎮檐獸,而南大寺建築也有鎮檐獸,卻是有眼無睛。如果在雕飾中一定要用到花草的圖案,也採取了有花無蕊的形式。也就是說,採用花草的圖案,卻沒有花蕊;採用動物的圖案,卻沒有眼珠。清真南大寺在吸收傳統漢式建築風格的過程中,通過這些變化,以保持自己宗教文化的特徵。而歷經幾百年的風雨,整個南大寺的建築依然能基本保持完好,也使它成為幾百年來北方民族團結、融合的物證。

清真寺歷史

南大寺創建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原來的位置在米市街;明正德年間,南大寺破舊了,於是進行了一次維修,但依然保留了南大寺初建時的面貌,明嘉靖二年(1523年)曾立《重修禮拜寺記》記載此事。到了清嘉慶末年,隨著人口的增加,南大寺已無法滿足當地穆斯林過宗教生活的需要,加上破損嚴重,道光元年(1821年),由玉煥功出面,集眾穆斯林之力,在廟底街創建新寺,直到鹹豐三年(1853年)建成,歷時32年。禮拜寺的大殿、望月樓等建築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由原南大寺和廟底街三元宮的木料改建成的。此後,清宣統三年(1911年)曾進行過原樣修復。由於南大寺除了脫漆變舊和局部破損外,保存得相當完好,故2007年完成的修復,只是對其重新彩繪和局部修復,並沒有改變南大寺的原貌。南大寺管理委員會主任王廷榮告訴筆者,就連大門的那4扇大門,都是用曾經平躺在台階上的原門重新刷漆而成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見到的南大寺,與它初建時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它反映的依然是當時的建築風格,也依然能夠反映當時的文化。
而南大寺始建、搬遷重建和維修的數百年間,無論是明朝與後元的對峙與戰爭,還是清朝皇室與蒙古部落間的密切關係,宣化都是北方文化與南方文化的交匯之地。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文化的交往反覆也會留下自己的影子。在穆斯林到達宣化並在此繁衍生息的近千年間,北方蒙古族的遊牧文化,南方漢族的農耕文化,清朝統治者的滿族文化,無不影響著這裡的穆斯林,自然也就反映到他們的文化載體——建築之上,於是也就出現了漢式傳統建築形式、夾雜有蒙古族甚至是滿族文化等多個民族文化的因子。
但是,隨著歲月變遷,在與當地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穆斯林的信仰卻始終如一,即使外在的建築形式發生變化,他們依然保留著自己信仰核心的文化傳統,由此逐漸形成了中國的伊斯蘭教文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