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遊戲是指兒童遊戲的一種。0歲~2歲嬰兒運用物體進行。兒童最初擺弄物體時只是一種延遲模仿。只有過一段時間,兒童頓悟或條件具備時,才出現模仿性遊戲,進而發展到能反映客體的功能及社會用途,也可能使客體的外形、位置及其性質等發生變化。隨兒童年齡增長,其內容和形式越來越複雜,兒童由滿足於玩弄客體的動作本身,到對客體本身發生興趣,關心客體本身特徵。這種遊戲有利於發展動作的靈活性與精巧性,兒童逐步區分客體與自我,並意識到自身的力量,產生好奇心和探究行為。
相關詞條
-
知覺[心理學名詞]
知覺是一系列組織並解釋外界客體和事件的產生的感覺信息的加工過程。換句話說,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整體的認識。知覺有這樣幾個特...
詞語概念 基本含義 基本特徵 類別 神經生理 -
人際知覺
人際知覺又稱對人知覺,是個人對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評價。是社會知覺研究的基本內容。這種知覺觀很適合於社會心理學,事實上社會心理學已往已經使用了一些類似圖式...
人際知覺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知覺理論
知覺理論是指人類是有系統地對環境信息加以選擇和抽象概括的。這種觀點在形成知覺研究的"新看法(newlook)"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
知覺的概念 知覺的兩個特徵 知覺過程的四個步驟 歸類理論 歸類理論案例 -
客體關係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主張人類行為的動力源自尋求客體。客體關係理論是在精神分析的理...
簡介 理論起因 相關術語 相關模型 理論運用 -
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是指對物體距離、形狀、大小、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兩個視網膜上的略有差異的映象,是觀察物體空間關係的重要線索。它使人能在兩維的視網膜刺激基礎上,...
參考系 引言 方向參考 聽視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 -
感知覺
也稱簡單知覺。知覺是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的結果,依照知覺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分析器來劃分,則與前述感覺水平種類的外部感覺相接近,可分為視知覺、聽知覺、嗅知覺...
定義 種類 -
知覺
知覺是一系列組織並解釋外界客體和事件的產生的感覺信息的加工過程。換句話說,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整體的認識。知覺有這樣幾個特...
基本特徵 神經生理 -
知覺整體性
知覺整體性是認為人的知覺經驗是完整的格式塔,不能人為地區分為元素。例如,觀察房屋及其周圍的樹木和天空,看到的不是多少光和色的元素,而是房屋、樹木和天空;...
基本信息 形成規則 示例 -
客體永恆性
客體永恆性(object permanence) 一譯“客體永久性”。皮亞傑理論術語。兒童在生命的頭兩年內形成的外界客體不依自己的知覺而永久存在的觀念。...
提出者簡介 客體永恆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