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概要
對此,官方給出了“這是新中國成立不到半年發生的第一起最大、最重、最慘痛的安全責任事故”的定論。 當時我國傷亡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尚未建立,“宜洛礦難”成為事故責任追究的範例。
事故處理
周恩來主持會議研究處理責任人
1950年頭三個月,全國煤礦曾發生過10次嚴重事件,尤以“宜洛礦難”死傷人數最多,損失最大。事故發生後,中央人民政府、中南軍政委員會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對此均極為重視。
在中南軍政委員會召開的“宜洛礦難”事故檢討會上,全體與會人員起立,為死難工人默哀3分鐘。1950年6月,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並通過了對相關人員的處理決定。其中,時任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吳芝圃、副主席牛佩琮被予以警告處分,另外12名各級負責人分別被開除、撤職,直至被判刑,並通過媒體公布於眾。
善後工作
1950年4月底,宜洛煤礦被中南軍政委員會重工業部接管,由省營變成國營煤礦,並被列為國家第一個五年計畫重點工程。隸屬中央人民政府的中南軍政委員會成立於1949年12月,是中南地區最高政權機關,下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6省人民政府。
1950年3月29日,該委員會副主席鄧子恢主持召開中南軍政委員會第五次行政例會,中心議題是檢討宜洛煤礦瓦斯爆炸事件。會上,中南軍政委員會重工業部部長朱毅、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李一清、監察委員會副主任錢瑛均表示“對這一事故負責,並自請處分”。鄧子恢則將此事故定性為“嚴重的慘案”,他說:“人民政府應對人民生命財產負責,堅決反對對勞動人民生命開玩笑的態度。”會議決定,死傷工友所支付的埋葬、治傷、撫恤、墊發工資救濟家屬等費用,全部由中南軍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予以報銷;檢查宜洛煤礦所有安全設備,不急於開工等。會議結束前,與會人員全體起立,為死難工友靜默3分鐘,以示哀悼。
善後工作期間,宜洛煤礦接待礦工眷屬以及多家單位的人數超過了3500人,檔案記載,“死難工友家屬每人獲補大米、小米、小麥各30斤,每戶補償最少200斤煤,均由專人送到當事人手中……經決算,用於埋葬、撫恤、搶修工程等各項善後費用共折麥子180餘萬斤”。
追責
中南軍政委員會自行檢討後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特邀最高人民檢察署(後改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勞動部和中央財經委員會、全國總工會、燃料工業部等機關負責人座談,一致認為宜洛煤礦爆炸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該礦領導不注重工人生命安全的嚴重官僚主義作風所致。1950年6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召開第三十五次政務會議,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專門研究並通過了對相關人員的處理決定。
“除了新豫煤礦公司經理和宜洛煤礦工務科正副科長、帶班班長等7個人被開除、撤職或交司法懲辦,河南省工業主管部門以及省總工會有關領導也被撤職或記大過。”1950年6月底人民日報轉發的新華社一篇通稿。此文措辭嚴厲,稱省級領導機關未能及時檢查與解決問題,煤礦管理人員守舊無知,工程人員技術水平不高。這些同志只看見“成績”,看不見缺點和錯誤,甚至以不懂為藉口,來對待工作。
檔案記載,“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吳芝圃、副主席牛佩琮,對工礦業務未能抓緊領導,任用幹部不當,雖對宜洛煤礦存在的問題有所知,但未能深入追究,及時解決……鑒於處理善後甚力,自我檢討亦極深刻沉痛,曾自請處分。吳、牛二人均予以警告處分”。
轉機
1950年5月,事故處理及善後安置尚未完全結束,宜洛煤礦便迎來新生。
其時,事故中遇難的174名工友全部找到,受傷工人亦被當地醫院收治,但因井下狀況複雜,為安全起見,工人們並未復工。事發3個月後,中南軍政委員會特派軍代表進駐宜洛煤礦,辦理接管事宜。宜洛煤礦被接管後,井下開闢了安全避難所,增設礦燈700多盞,還有7盞檢查沼氣含量的安全燈和一部測風儀。
李溝礦井發生爆炸後,不少工人因擔心、恐懼不辭而別,聽說煤礦得到治理,正朝好的方向發展,一些人又主動回來了。1950年10月,宜洛煤礦開始興建沈村礦井,他也因此獲得更多工作機會。
宜洛煤礦重生
60多年來再未發生瓦斯事故
從義絡煤業公司出發,向西南方向驅車10多分鐘,就到了當年李溝礦井的所在地。站在水泥路邊放眼望去,四周山坡環繞,散落遠山深處的村舍隱約閃現,全然不見礦井痕跡。
上世紀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宜洛煤礦的發展起伏不定,時好時壞,該礦於2002年宣布破產,改制為義馬煤業(集團)宜陽義絡煤業公司。“1907年,我們的前身宜洛煤礦已初具開採規模,可以說是個百年老礦。”該公司宣傳部長關宏俠介紹,“宜洛礦難”事件的教訓極為沉痛,從80年代開始,他們每年斥資百萬元加強安全防護。“令人欣慰的是,自‘宜洛礦難’事故至今60多年間,我們的礦井從未發生一起瓦斯事故。”他說。
宜洛煤礦的重生,得益於中南軍政委員會選派的一批管理者和技術精英。1963年3月30日,全國煤礦基建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在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接見的一批優秀分子中,就有宜洛煤礦土建工程師熊起謂。“熊起謂來自湖南,很能幹,他當年隨中南軍政委員會特派的接管隊伍來到宜陽,從此在礦上紮下了根。”義絡煤業公司有關人士稱,熊起謂不僅對煤礦安全工程深有研究,對水利亦有精闢見解,曾發表過南水北調的論述文章。
1950年4月底,宜洛煤礦全體礦工曾為174名死難工友立碑紀念。遺憾的是,如今石碑已被損毀,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