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區人民法院

宛城區人民法院

宛城區人民法院位於南陽市中心城區東部,地處南陽市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交通的中心區域,轄區面積927平方公里,人口80.7萬,下轄10個鄉鎮和7個街道辦事處。宛城區人民法院原為南陽縣人民法院,始建於1951年,

基本信息

1994年南陽市撤地劃市後,改為宛城區人民法院,1998年遷至建設東路。宛城區法院內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執行局、立案庭、審判監督庭、辦公室、紀檢組、政治處、離退休老幹部科、法警大隊、司法裝備科、行政服務中心等15個職能部門;另設東關法庭、環城法庭、白河法庭、紅泥灣法庭、茶庵法庭、溧河法庭、官莊法庭等7個基層人民法庭。其中東關法庭轄東關、新華兩個辦事處;環城法庭轄漢冶、仲景兩個辦事處;白河法庭轄棗林、白河兩個辦事處;紅泥灣法庭轄新店、紅泥灣兩鎮;茶庵法庭轄茶庵、高廟兩個鄉;溧河法庭轄瓦店鎮、黃台崗鎮、溧河鄉、漢冢鄉;官莊法庭轄官莊鎮、金華鄉和油區。宛城區法院現有幹警170人,其中研究生學歷5人,本科142人,占幹警總數的86.9%。

宛城區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在宛城區區委的領導下和上級法院的監督指導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並對區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近年來,宛城區人民法院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為指針,緊扣“公正與效率”主題,堅持以人民滿意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實際,銳意改革,不斷拓展審判業務,全力推進審判改革,大力加強隊伍建設。院黨組突出創建“服務型、規範型、學習型、清廉型、和諧型、發展型”法院活動,帶領幹警強化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宗旨意識,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開拓創新,苦幹實幹,突出審判工作重點,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創造性地做好為大局服務的各項審判工作,依法行使司法審判權、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較好地完成了法院的各項工作任務,為維護轄區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先後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省五好團支部、省法院法制宣傳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多次被南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政法系統先進單位”、“爭創人民滿意活動先進單位”,連續十八年被省高院評為“全省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法警大隊被評選為全國法院系統“人民滿意的法警隊”,白河法庭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和集體二等功兩次。另有多名幹警榮立個人二等功、個人三等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