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
涼亭村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李氏家族族譜記載:湖廣景陵縣之世族也,在明時有添佑者從太祖昭興封校尉有功授鳳陽衛,德降明懷,而有民代請留之,詔賜田宅於鳳郡之西南鄉,陽亭子孫遂家焉,是為陽亭李氏之始祖也。
---------康熙六十有一年歲次壬寅古壽春冶溪徐榮敬謹序
添佑公後其子孫世襲明威將軍。
先進事跡人物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占領該村落,將李氏祠堂炸毀後,在其中修建了碉堡,當地青年義士奮起反抗,他們紛紛加入共產黨,從事抗日工作。羅炳輝司令員曾經路過這裡,涼亭西莊的李教清、涼亭周家的周鼎之等革命先輩做出不朽的功勳。
抗日故事
聽村中老人說,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進村掃蕩,到處燒殺搶奪。村民們記恨在心裡,一日一個日本兵單獨外出在路上調弄一個男啞巴,啞巴憤怒了和日本鬼子打了起來,日本鬼子和啞巴打的是不相上下,幸虧另一個村民看到了,用日本鬼子的刺刀將日本鬼子殺死。
傳說村中有個神槍手,具體名字不知道了,日本鬼子騎馬的時候,他躲在暗處一槍能打死兩個,其他的日本兵還找不到他,只能在那裡哇哇大叫。
在抗日戰爭中,涼亭成為重要的抗日堡壘。英勇善戰的新四軍,白天就住在與鬼子“烏龜洞”一溝之隔的高粱地里(當時在涼亭駐五十四個鬼子,頭目叫五朵花。地面有碉堡,地下工事叫烏龜洞),天黑就往炮樓里打槍和扔手榴彈。接著便奔襲二十公里的山中曹店,從曹店再打劉府,打完劉府便騷擾武店。後再回涼亭駐地睡覺。每夜奔襲上百里,是實實在在的飛行軍。
據不完全統計,涼亭僅李姓一族,開國初被授予將校的人,多達十幾人。
歷史事件
1992年4月,定遠縣能仁鄉涼亭村李姓宗族與定遠縣前王村王姓宗族發生械鬥,村中的男丁幾乎人人都參加這次械鬥,場面壯大,建國以來很少見,在處置這次事件中定遠縣公安局的民警馬元新光榮犧牲,年僅34歲。1992年11月被公安部授予二級英雄模範稱號,1993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
文化傳統
涼亭作為古代扼守南北交通的重鎮,可上溯到公元前223年。村西的夷家大溝是溝通揚州等地的運河,至今仍有遺蹟。公元6世紀,酈道元為著《水經注》赴涼亭考察,濠水源頭在涼亭東北兩里的“龍塘壩”。三國時期,涼亭為重要的糧食、牲畜等集散地,堪比十八里處的爐橋古鎮更為繁華。
涼亭山清水秀,風景俊美。龍塘煮霧、棺山聽泉、龍溝雪暖、清塢晚唱、濠溪舟醉、桃源洞天、鴻雁柳香、東寺暮鼓等,為涼亭古八景。現代學者涼亭籍李聖船在其著作中,寫有涼亭古八景詩:
一、龍塘霧煮
石泉松下掩山影,春來魚化成龍兮。
更有醉臥濠源畔,夢蝶飛舞逍遙津。
二、棺山聽泉
西山盡出翻花泉,嶺斷峰起入雲天。
閒來聞風賦花事,更喜紅泥煮香茗。
三、龍溝雪暖
龍開絕壁石聳雲,兩岸秋草對愁吟。
莫問乾坤多造化,一溝天塹問蒼天。
四、清塢晚唱
蘿州日掛小城南,歸鳥倦鳴投暮寒。
魚翔淺底煙波鎖,腸斷幾多望鄉人。
五、濠溪舟醉
天生濠水源出此,老莊披髮漫步前。
當年英姿今何在,換作細浪付流年。
六、桃源洞天
山轉峰迴路徑幽,疑是武陵人忘回。
敢問仙境何處尋,七十二洞悟經聲。
七、鴻雁柳香
洋町南橋別君去,楊柳依依執手惜。
男兒有志在四海,時盼鴻雁捎柳來。
八、東寺暮鼓
桃花山低有古寺,龍塘水清亦藏龍。
微風花開輕暖日,又是劉伶聽鼓回。
涼亭古樸而富有文化底蘊,村中至今保留著逢年過節敲鑼打鼓的習俗,現在已經申成定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家族字輩
治安維學道,訓教遵聖賢。
孝順紹承久,惇雍作啟傳。
發展未來
涼亭學校前身是季家私塾。民國初年便建有涼亭國小堂。解放後,在原本鬼子的據點處,擴大了辦學場所,辦有涼亭中學。至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涼亭中學師資力量的基礎上,與能仁鄉初級中學合併成新能仁中學,地址選定在能仁鄉能仁村東一片墳場。涼亭李氏人為校長。涼亭中學變更為涼亭國小,仍是為全鄉最大的國小,在校人數高達五百多人。教育培養出無數人才,國內著名學者李聖船,多部著作見於報端。即為涼亭國小八十年代畢業的優秀學生之一。
如今的涼亭國小,為村中的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村中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逐漸增加,大學本科的人數也漸漸上升,村中有村民在北京、上海、天津、合肥等地自主創業,建立千萬元的資金的企業。相信不久的將來涼亭村將打造一個富有歷史文化的、現代化的魅力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