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關街道辦事處

宗關得名宗關得名,與漢口的商貿興隆有關。 清代初年,武漢有四“關”:武昌關、漢陽朝關、漢口宗關、漢關。 其中,漢口漢關原叫下關;宗關在上游,位於漢口鎮西5里處的漢水之濱,就被稱為上關。

宗關得名

宗關得名,與漢口的商貿興隆有關。  明清以來,漢口商貿日漸繁榮,其交易吞吐量如稻米、牛皮、茶葉,皆居全國之首。這樣肥得冒油的位置,哪個不為之垂涎呢?中國的經商之道,歷來有個好“扎堆”的習慣:越是買賣興隆處,越是競爭激烈處,也越容易賺到錢。這就是行商坐賈所謂“貨賣堆山”的效應。商賈雲集,商機撞臉,貨暢其流,財源滾滾,於是居廟堂之高的“肉食者”,“聞香下馬”,在此設關收稅,分一杯羹,也在情理之中。清代初年,武漢有四“關”:武昌關、漢陽朝關、漢口宗關、漢關。四關關三鎮,漢口有其半。其中,漢口漢關原叫下關;宗關在上游,位於漢口鎮西5里處的漢水之濱,就被稱為上關。收稅者荷包裡頭暖和了,也就有文化文化的意思了:這漢口的第一關,為我們關進了這許多的銀子,總不能老這么上關上關地叫吧?不是有“江漢朝宗”的雅說么?對,就叫這上關為宗關罷!這情節發生在某年某月某日涉及某人,卻難以稽考,若有人知道,披露出來也可作為我們這座城市歷史的補充。

歷史沿革

建關之初,由於漢水流域尤其是江漢平原地區歷來是富庶之地,武漢地處水陸要衝,加之當時鐵路未通,行貨多走水路,走漢水載貨下來的船隻,多在宗關一帶停靠,完稅、交易。有貨就有錢,有錢就有吸引力,圍繞一個錢字,宗關一帶就多了客棧、茶館、飯館以及戲院、民舍、商行乃至青樓風月場之類,也是“朝宗”的意思罷,於是,人氣就愈益的發旺了,由單純的稅關而成為熱鬧的碼頭集鎮。京漢鐵路通車後,宗關作為“關”,雖然日漸頹圮,作為一個碼頭渡口和人煙麇集的居民區,卻熱鬧不減當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