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1、宗地容積率是地塊上的建築物總面積與地面面積的比,一般來講,宗地容積率越高,建築物越高。高樓大廈的容積率高,多層建築較少,別墅的小,平房更小。宗地容積率還有不同的表達,有的是總的住宅建築面積與地面面積的比率,有的包括商場,還有的包括停車場的面積。
2、還有一個是建築密度,是指建築物的投影面積與地面面積的比,密度越大,建築物所占的面積越大,表示地面的綠化與路面等面積越少,別墅,由於占用綠化面積較小,所以是低密度住宅。平房,如果建得密密麻麻,只留很窄通道,那么密度也會比高樓大廈高得多。
3、還有就是實用面積比例,比例越高,實用面積越大,就是說分擔的公共空間的面積相對較少。平房,別墅,小高層一般比高層建築的實用率高,因為如會所、電梯間、電房、走廊等公共場所與共用建築設施,一般被分攤到戶。
計算
1、宗地容積率(R)、建築密度(C)與層數(H)之間有一定關係。建築密度是指在具體“宗地”內建築物基底面積與宗地面積之比。當宗地內各房屋的層數相同,且對單個房屋來說各層建築面積相等時,三者之間的關係可表示為:R=C·H,此種情況下,建築層數與容積率成正比例關係。
2、宗地容積率可以更加準確地衡量地價水平。人們購買土地使用權的目的是為了對土地進行開發,建設房屋。
房屋的單方開發成本=房屋單方造價+樓面地價+稅+費
樓面地價=宗地總價/宗地內允許總建築面積=土地單價/宗地容積率
因此,樓面地價比單位地價更能準確地反映地價的高低。
3、宗地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況下,提高宗地容積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築容量的增大,會帶來建築環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適度。為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相協調,城市規劃中的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最合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