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步雲[清代進士]

宋步雲[清代進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步雲(1763-1831),字款洽,東鵝莊人(山東省微山縣歡城鎮小宋樓村),北宋濱州知府宋彥德二十世孫,嘉慶已巳年(1809)年中進士,步雲公出生在書香世家,家中藏書頗豐自幼深受傳統文化薰陶與家族文化的傳承,於1809年進京趕考,以精湛的詩書論文,一舉奪魁,名登金榜,恩科成進士及第。

簡介

朝廷表彰,立桿旗,賜匾額,送對聯:“進士及第,恩賜遐震,德傳家禮耕義種,文經國春華秋實”。至今頗負盛名。

記載

顯祖宋步雲,字款洽,滕邑小宋樓村(東鵝莊)人,八十三世祖宋文鑒(字明遠)公第五子也。文鑒公世代書香、家學淵源、豁達大度、性情豪爽且遠見卓識,家中藏書頗豐。見族中子弟閒散無文,便頓生教育強族之心,辟家為校,開門辦學,集族眾子弟與鄉里英才而教之。大匠之門無有棄材,唯善於因勢利導、因難見巧、因材施教耳。傳道授業、琢玉鏤金尤銅爐冶金,能熔眾形而化之,皆能成器,使道德文章丕顯於世,俊才賢良作育於斯而脫穎於時,乃為大家, 文鑒公悉心施教, 量材而育,成績斐然,口碑稱頌。

步雲公自幼在這種書香環境中薰陶,耳濡目染,較早的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遵家教,承庭訓,天資超逸、聰惠坦直又機敏過人。幼瀆詩書過目能詳,作詩打對亦不落人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諸兄相繼入學,課藝芸窗,寒暑不輟,硯耕筆種,從不懈怠,同被共寢也是兄敬弟愛、禮讓為先,和睦共處、一團和氣。每當談經論史,步雲公總是才華獨步,多有灼見,高談闊論,更勝人一籌。為文則意之所至,縱橫捭闔,高屋建瓴,警動絕倫,不落窠臼,總有新出令人驚嘆。奮志則鴻鵠高遠奮發向上、一往無前旨趣甚高,又憑藉優厚的家學滋養,師造化以開胸襟,得化機而鑄心源。每遇宗師按臨,大測小考都名列榜首,深得厚愛,州府參試也均獲優,名傳鄉里。每逢大考,步雲公都親赴應試,然人生命運多舛,每每總有意想不到之事作梗、羈絆。面對突發之事,公力排乾擾,矢志彌堅,逆境不能挫其志,坎坷不能萎其心,卻成就了恢宏氣度,不懈精神,他依然笑對人生,執著如初。終於嘉慶己巳年(1809年)精研翰墨、運思龍章、文章高雅清奇,韻骨具見、醇厚典雅、耀質含章、遠離俗塵、不負凌雲萬丈才,一舉奪魁,名登金榜,恩科成進士及第。朝廷頒旨表彰,立旗桿、賜匾額,送對聯,“進士及第”、“ 恩賜遐震”、“ 德傳家禮耕義種,文經國春華秋實”,省州府縣都有致賀。那場面聲勢浩大,遐爾稱頌,闔族相慶,光仰同邑,其盛名遠播……(可惜的是那匾和對聯都是金絲楠木做的,被族人分了打成門窗條幾,已不復存在,只有旗桿夾石留存,還埋在原地土中。)

“邀月三更嗜瀆勤,焚膏繼晷不讓晨,筆耕硯田何言苦,潛心學海研經綸,芸窗早蓄凌雲志,豪氣盪胸起宏文,天路景星同惠我,破壁一躍登龍門”。步雲公以他的身體力行,執著追求,為滕陽宋氏樹起了一面不朽的旗幟,在微山湖畔升起了一顆耀眼的新星,光宗耀祖,振啟家聲,景星朗照,明盛之瑞,文脈永繼,光曄後人。

步雲公於1831年因病去世,享年68歲。俗話說源遠流自長,葉茂根乃深,步雲公給後世留下了一筆無形的財富,自此滕陽宋氏家族,世代都有奮進者躍龍門、名金榜,或為國之才俊,或為教授執鞭杏壇,或為軍階保家衛國,或為政要勤政為民,滕陽宋氏興也哉,旺也哉,世代書香,文脈永續,均得力於前人的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加上博學宏詞的學養和傳統文化的滋育,即所謂的“忠厚傳家、詩書繼世” 之謂也。先人的功德功勒千秋,光照乾坤,留芳久遠、澤被後人,公若有知,當含笑九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