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宋代文學評論(第一輯)
作 者:馬東瑤 周劍之 主編;
責任編輯:郭曉鴻
出版時間:2015年04月 (1版1次)
I S B N :9787516158487
印 張:17.25(平裝 ,258頁 ,16開 ,276千字 )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一屆宋代文學同人研修會”的會議論文集。宋代文學同人研修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地宋代文學研究領域的一批中青年學者發起組織,商定每年召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編輯為《宋代文學評論》。第一屆研修會於2014年7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議題為“新著平議”。近年來,宋代文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國內外陸續出版了多部研究專著,亟需對這些新成果進行階段性總結。為此,研修會精選了部分代表性新著進行深度評議。本書的正編部分,即第一屆宋代文學同人研修會會上發表的書評,共16篇。書評涉及宋代文獻研究、宋代詩歌研究、宋代散文研究、以及海外宋代文學研究等多個領域。總結現有成果,展望未來方向,對宋代文學研究的許多重要問題、前沿問題都有深入探討,如文學本位與文化視角、傳統詩學與西方理論、中國話語與海外漢學、舊文獻與新技術的運用等。本書附錄部分,還收錄了王水照主編《復旦宋代文學研究書系》的相關書評6篇,以及其他宋代文學新著書評2篇。
作者簡介
馬東瑤,女,1973年4月生,湖南新化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教授。1996年、1999年、2002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2~2004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4年到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至今,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
著有《蘇門六君子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文化視域中的北宋熙豐詩壇》(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等,參編教材《中國文學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古代的文人庭園與文學寫作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文學通論》、《中國詩歌通史》、《中國古代文學教育與文學的生成、發展及傳播》等,在《文學遺產》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周劍之,女,1984年生,漢族,廣西桂林人。2002年9月-2006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9月-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專業為中國古代文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11年7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唐宋文學和中國古典詩學。目前公開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多篇發表於核心期刊上。代表性論文有:《宋詩紀事的發達與宋代詩學的敘事性轉向》(《文學遺產》2012年第5期),《自我敘事:中國古代詩歌自傳傳統的形成》(《北京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論宋代律詩敘事功能的增強》(《江西社會科學》2012第5期),《詩與故事的“聯姻”——宋詩中的“傳奇”與“誌異”》(《雲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物耶?人耶?事耶?——事境化詠物詩的寫物之趣》(《文史知識》2012年第8期)等。
目錄
序
唐宋古文研究的焦慮與反思——評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
舊學新知——評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
宋代文獻研究的新創穫——評《宋才子傳箋證》
新出黑水城文獻與和刻本漢籍中的宋代禪宗文獻述論
日藏宋代詩僧文集的價值及其整理與研究——讀許紅霞輯著《珍本宋集五種:日藏宋僧詩文集整理研究》
社會分層視角下的南宋元明轉型——讀史偉《宋元之際士人階層分化與詩學思想研究》
重新認識宋詩的一種可能——評周劍之《宋詩敘事性研究》
理論還原與學科突圍——評祝尚書《宋元文章學》
逆風吹浪雪花翻。舟出滁河浩蕩間——讀《宋代詩話與詩學文獻研究》有感
唐宋詩歌轉型研究的再思考——評謝琰《北宋前期詩歌轉型研究》
技術的力量與邊界——從《盛唐中唐詩對宋詞影響研究》說起
從“焦慮”到傳統——讀艾朗諾《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
領略古法生新奇——讀王宇根《萬卷:黃庭堅和北宋晚期詩學中的閱讀與寫作》
女性主義、隱喻與心理分析——讀艾朗諾教授《才女的重負——詩人李清照及其接受》
能動的詩人與被創造的詩世界——讀山本和義《詩人與造物——蘇軾論考》
附錄
學問更當窮廣大,友朋誰與共磨礱——簡評王水照主編《復旦宋代文學研究書系》
篝燈時見驚人語——評朱剛《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
北宋前期詩史敘述的重新建構——評《制度、思想與文學的互動——北宋前期
詩壇研究》
歐陽修研究的新視角與新創穫——評陳湘琳《歐陽修的文學與情感世界》
唐宋變革視閾下詩學轉型之新論——讀《中唐至北宋的典範選擇與詩歌因革》
學問比來多可喜,文章非特巧爭新——侯體健《劉克莊的文學世界:晚宋文學生態的一種考察》述評
關於歷史“小人物”的研究創穫——評張劍《宋代范浚及其宗族考論》
選本與南宋詩學研究的深化——評陳斐《南宋唐詩選本與詩學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