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案例
一媼,年五十餘,累月不能眠,屢次服藥無效。診其脈有滑象,且其身形甚豐腴。知其心下停痰也。為
制此湯,服兩劑而愈。
一婦人,年三十許,一月之間未睡片時,自言倦極仿佛欲睡,即無端驚恐而醒。診其脈左右皆有滑象,
遂用苦瓜蒂十枚,焙焦軋細,空心時開水送服,吐出膠痰數碗,覺心中異常舒暢,於臨眠之先又送服熟棗仁細末二錢,其夜遂能安睡。後又調以利痰養心安神之藥,連服十餘劑,其證永不反覆矣。
《內經》邪客篇有治目不得瞑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水
沸,置秫米一升,制半夏(制好之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渣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 (知覺好也)。故其病新發者,復杯則臥,汗出而已矣,久則三飲而已也。觀此方之義,其用半夏,並非為其 利痰,誠以半夏生當夏半,乃陰陽 交換之時,實為由陽入陰之候,故能通陰陽 和表里,使心中之陽漸漸潛藏於
陰,而入睡鄉也。秫米即蘆稷之米(俗名高粱),取其汁漿稠潤甘緩,以調和半夏之辛烈也。水用長流水,更 揚之萬遍,名曰∶“勞水”,取其甘緩能滋養也。薪用葦薪,取其能暢發腎氣上升,以接引心氣下降,而交其陰陽 也。觀古人每處一方,並其所用之薪與水及其煎法、服法,莫不 詳悉備載,何其用心之周至哉!
按∶ 《內經》之方多奇驗,半夏秫米湯,取半夏能通陰陽 ,秫米能和脾胃,陰陽 通、脾胃和,其人即可 安睡。故《內經》謂“飲藥後,復杯即瞑”,言其效之神速也。乃後世因其藥簡單平常,鮮有用者,則良方竟 埋沒矣。門生高××治天津劉姓,年四十二,四月未嘗少睡,服藥無效,問治法於愚,告以半夏秫米湯方。
高×× 因其心下發悶,遂變通經方,先用鮮萊菔四兩切絲,煎湯兩茶杯,再用其湯煎清半夏四錢服之。時當晚八點鐘, 其人當夜即能安睡,連服數劑,心下之滿悶亦愈。
中藥方劑之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中藥方劑之安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