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安鄉硪歌》是在修築堤垸打硪夯實泥土時演唱的一種民間歌曲,來源於勞動工具石硪而得名。 安鄉縣位於湖南省的北部西洞庭湖地區。縣境內眾水環繞,河湖密布,從東到西,有澧水等八條河道自北向南泄流。整個縣境被河道分割成五個大垸,有400公里臨洪大堤。水患一直是安鄉境內的最大災害。千百年來,安鄉人民為了安居興業,年年在秋冬兩季定要開展修堤築垸,用石硪夯實堤身。在修築臨洪大堤、夯土打硪時,為統一節奏,消除疲勞,鼓舞士氣,由一人領唱,眾人合唱,便逐步形成了一種特定的民間歌曲——《安鄉硪歌》。
起源
《安鄉硪歌》源遠流長,歷史十分悠久。硪歌隨著石硪的使用而產生。伴隨時代的進化和勞動實踐的不斷發展,《安鄉硪歌》也隨之不斷豐富和完善。具體產生何時,已無從考究,至遲在明萬曆年前,方誌已有明確記載。
發展
隨著生產、生活和防洪的需要,堤垸建設中打硪已成為一種長久不衰的勞動形式,所以硪歌也不斷得到發展,又由於移民的遷入和人口的變化,在不同方言的基礎上,在安鄉境內便形成了“南鄉硪歌”(以下漁口鎮為代表)和“西鄉硪歌”(以安福鄉和安凝鄉為代表)兩大主要流派。演唱的內容也愈來愈豐富,演唱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聲腔日臻完善。因此,形成了湖區特有的一種勞動文化現象。
《安鄉硪歌》分為“飛硪歌”和“抬硪歌”。因抬硪是夯實堤身,飛硪是收光堤面,所以演唱的內容由於打硪節奏的變化所唱的內容就有所變化。硪歌的表演形式是一人領唱,眾人幫腔,歌詞大多是見子打子,即興創作,也有少數演唱民間傳統唱本的現象。
《安鄉硪歌》特點鮮明,價值突出。“一人領唱眾人合”的演唱格局;硪歌的唱詞句式、曲式短小精悍,靈活多樣;曲調活潑跳躍,氣勢壯闊;唱詞大都是即興編唱,節奏一強一弱,反覆循環,構成了《安鄉硪歌》的鮮明特點,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安鄉硪歌》是湖鄉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每個歷史時期,硪歌對湖區的生產史、防洪史、變遷史都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安鄉硪歌》的演唱內容十分豐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對於洞庭湖區的人文歷史、文學語言和民間音樂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不僅為安鄉人民所喜愛,而且被許多專業文藝工作者們所借鑑運用。
《安鄉硪歌》蘊藏量大,覆蓋面廣,還具有協調勞動節奏、鼓舞勞動士氣、團結人民奮發向上的實用價值。
《安鄉硪歌》涵蓋音樂、文學、生產習俗等方面內容。它是一種綜合的文化載體,也具有傳承文化遺產的價值。
近些年來,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由於機械化的推進,勞動方式的改變,打硪夯土的形式逐漸稀少,硪歌也因此走向瀕危而成為急待搶救的文化遺產。
《安鄉硪歌》已於2007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示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夏安邦、俞寬美為《安鄉硪歌》傳承人。2009年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時各鄉鎮又補充了部分硪歌歌詞,並進一步落實了有關保護措施。
表演形式和內容
《安鄉硪歌》是人們在長期的集體勞動生活中、在特定的勞動環境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民歌演唱藝術形式。一人領唱,眾人幫腔。硪歌領唱者常常編唱一些反映打硪勞動生活、民間習俗、倫理道德、天文地理以及人物歷史的故事和民間傳說進行演唱。這些歌詞與勞動人們的情緒和精神狀態緊扣在一起。
安鄉硪歌有兩種類型。即飛硪歌和抬硪歌。飛硪、抬硪的歌詞互通,同一首歌詞既可用於打飛硪,也可用於抬硪。但硪歌曲調在節奏節拍及演唱風格略有不同。飛硪歌節奏舒展,音調開闊嘹亮;抬硪歌緊湊,音調結實有力。安鄉硪歌分兩大流派。在安鄉東南方居住的人群語言音調屬長沙方言,俗稱南鄉人。在西北部居住的人群語言音調屬北方方言西南官話,俗稱西鄉人。由於兩地方言語音調特徵直接作用於兩地硪歌音樂的音調結構,故而形成了南鄉、西鄉硪歌兩大流派。
打硪是集體性很強的體力勞動,飛硪、抬硪均由8—12人拉著石硪的繩索或抬著石硪的竹槓,一上一下的夯實泥土。為了協調動作,統一勞動節奏,產生了特殊的演唱形式一人領眾人合,沒有樂器伴奏,聲腔的高低由領唱者自行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