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發展
近年來,青園街道正處在天心區新城區建設的最前沿,省府新院、區治大院、省電力公司、省建工集團、省地稅局等大機關大院相繼落戶青園街道,轄區內路網、亮化、綠化等基礎設施完善,已由過去的農地變成了嶄新的街區,街域面貌煥然一新。在新城建設大推進的過程中,原農場所屬4289畝的紅線用地已有4000畝被徵用,共拆遷房屋777戶,動遷人口2320人。我們把農民生活安置作為安民穩民的根本,採取了“統一規劃、集中安置”的安置模式,在失地農民生活安置用地的範圍內,統一規劃興建了青園和青山兩個農民安置小區,共建農民安置房554戶,新的安置房正在建設中,與新城建設發展要求基本相適應的農民安置生活小區已經初步形成。我們把生產留地開發作為富民強民的重心,除電梯廠旁邊的一快生產留地之外,其餘的生產留地均已簽訂了開發契約,實現260多萬元的淨收益,通過民主表決方式確定了生產留地開發淨收益的分配方案並順利地發放到失地農民手中,從而為失地農民安置小區的文明創建工作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條件。
建設方法
農民安置小區文明創建的主要做法
(一)切實做好失地農民的就業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問題也是失地農民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只有實現了更加充分的穩定的就業,失地農民才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才能真正融入到城市化進程中來,否則,儘管他們已經在城市中居住,但可能游離於城市化進程之外,成為城市的“邊緣群體”。所以,切實做好失地農民的就業工作是農民安置小區文明創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青園街道共有原畜牧農場的失地農民1742人,有勞動能力的1206人,其中有就業願望的1037人,2004年以來共實現再就業785人,其中社區公益性崗位安置107人。2004年以來,街道勞動保障站與社區服務中心在街道工委具體指導和社區的配合下,為促進失地農民的就業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通過加大就業培訓力度提高失地農民的就業能力。就業能力差是失地農民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提高失地農民的就業能力是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的關鍵。據調查,在全街1769名失地農民中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16歲到25歲共有326人,占總人數的19%;25歲到45歲共有373人,占總人數的22%;45歲到50歲共有719人,占總人數的41%;勞動年齡段內的失地農民大多數只有國中文化,有的甚至只有國小文化,84%以上的沒有技術特長,從而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競爭需要,長期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目前全街賦閒在家的失地農民占失地農民總數的16%,階段性就業的占失地勞動力的84%,其中大部分失地農民只能靠從事保潔、餐飲服務等體力勞動來維持家裡的生活開支。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好失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工作,既要掌握勞動用工市場的需求情況又要了解失地農民就業及就業培訓的個人意願,為此我們做了比較深入地調查,向友誼、青園社區失地農民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餘份。在此基礎上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分別在友誼、青園社區分別開辦了創業培訓、保潔培訓、園藝培訓等15次培訓班,免費對失地農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有368人參加。
2、採取多種形式溝通就業渠道和搭建平台。一是舉辦各類招聘會。2004年以來舉辦了11次綜合招聘會和專場招聘會,共組織了300多家用工單位,帶來了近4500多個崗位供失地農民選擇,同時積極組織失地農民參加市、區組織的大型招聘會,組織參加省、市、區勞動部門舉辦的招聘會,並租車送應聘者參加。二是改善就業信息服務。為失地農民準確提供用工信息,免費進行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建立大型就業信息發布欄,通過與湖南中南人才市場聯合在社區建立就業信息公布欄,每周發布一次最新招聘信息,引導失地農民有針對性地選擇崗位。三是建立崗位援助承諾制度,對那些不挑不揀的“就業難”人員,勞動保障站和社區服務承諾在15個工作日內幫助推薦就業。通過舉辦“失地農民零就業家庭援助活動”,讓那些家庭成員中有勞動能力,在勞動年齡範圍內又無人就業的家庭,通過街道、社區各級工作人員“一對一”的援助方式,實現這些零就業家庭成員中有一人就業的目標。四是設立一些社區服務的公益性崗位,解決部分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五是做好駐街企業的工作,鼓勵他們更多地吸納失地農民,街道積極為駐街企業創造有利條件,引導和鼓勵駐街企業招用失地農民,積極與各單位聯繫,根據需要積極推薦合適人員,擴大就業。
(二)加強社區服務設施和服務平台建設
社區服務設施是農民安置小區文明創建和發揮社區服務功能的重要基礎性條件。我們注重在農民安置小區的硬體建設上狠下工夫,籌集資金新建社區辦公大樓,並配備了電子顯示屏、觸摸電腦、遠程教育室等硬體設施。在此基礎上強化和拓展社區服務功能,積極開展社區服務一號通、就業信息超市、社區居家養老、人力資源銀行等功能完善便民服務活動。街道所轄三個社區同步連線“社區服務一號通”,24小時為社區居民提供9大類60餘個社會服務項目的服務指南。將服務的熱線電話、服務項目等製成精美卡片,挨家挨戶送到居民民眾家中,社區居民只要撥打熱線電話,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全方位的社區信息和生活需求服務,真正體現了街道的又一種文明程度。社區居民對這一舉措都舉雙手贊成,激發了社區民眾參與文明創建的熱情,提升了社區文明程度,友誼、青園社區被評為市級“文明社區”。
(三)以有針對性的配套性措施化解矛盾
由於生活缺乏保障,征地拆遷過程中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部分農民心存不滿,導致阻工和無理上訪、越級上訪事件時有發生,一定程度影響到社會大局穩定。失地農民群體凸現出來的種種問題,根本原因是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由於複雜的歷史背景、體制不順暢以及農民自身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因素,致使失地農民就業困難,生活狀況令人擔擾,進而影響到了農民安置小區的文明創建工作。
產生矛盾和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複雜的歷史背景。青園街道辦事處前身為長沙市國營畜牧農場,2001年10月,經省、市、區批准,成立現在的長沙市天心區青園街道辦事處,目前的失地農民95%以上都是原來農民的職工。由原來的國有企業改為政府派出機構後,由於歷史遺留下來的體制問題、職工人員身份複雜問題,給失地農民心理上、思想觀念上造成一定的影響。使他們對政府工作、開發建設有較大的牴觸情緒,導致一些民眾在重點工程建設、重要中心工作中阻工、上訪,給社會穩定帶來極大的危害,一定程度制約了街道的發展和進步。二是失地農民對政府的依賴性過高。由過去的國有企業職工過渡到青園街道辦事處的失地農民,仍然對“吃大鍋飯”的現象抱有一絲希望,所以對街道存在很強的依賴性,總希望用各種方式從中獲取更多,無條件從街道辦事處得到更多。自主創業、自強不息的意識不強。三是適應城市生活方式的能力不強。原來一直以耕種、養殖業為主的謀生方式,沒有一定的專業技術,原來的生活方式、置業性質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住形式由原來的散居變為小區集中居住,一些生活習慣不能適應統一的城市管理和規劃,使民眾存在一些牴觸情緒。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失地農民就業觀念陳舊。據調查,在征地拆遷後,街道辦事處、社區為解決就業現狀做了大量的工作,尋求崗位、舉行招聘會等,但部分失地農民在工資、就業地點、就業環境以及就業工種等方面要求過高,與自身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故很難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針對農民安置小區文明創建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我們實施了配套性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一是抓住區里開展的“千名幹部下基層、補損解難促發展”活動的契機,組織幹部下到社區,全面摸排不穩定因素,制定措施和解決方案並將責任落實到人。二是狠抓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對歷史遺留問題採取“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積極爭取省、市、區的支持。三是不斷暢通上訪渠道,完善下訪和回訪機制,讓民眾有表達意見和發泄個人消極情緒的渠道。四是加強社區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相繼在社區黨員中開展了義工聯盟會、巾幗風采展示節、黨員信賴之家等有特色的活動。
啟示建議
(一)失地農民的安置模式需要不斷創新
失地農民群體的產生及現有安置模式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城市化進程與現有的城鄉二元制度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實質是城市化進程被現有的城鄉二元制度所扭曲,導致城市化過程不完全、不充分、不徹底,這是失地農民現有安置模式中出現種種矛盾、問題和衝突的根源所在,給農民安置小區的文明創建工作帶來很多難題。因此,要從根本上破解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失地農民及其安置這一難題,就必須深化改革,破除城鄉二元制度,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不斷創新被征地後農民的安置模式,實行“以地置換社會身份”,凡農民就應該有土地,凡土地被征的農民則直接轉換為市民,完全享受城市市民的社會身份和相應待遇,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失地農民”這一特殊群體的產生。安置已經完全轉換社會身份的新市民,其矛盾和問題會大大減少。
(二)切實解決好現有安置小區中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
提高對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程度,消除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是建設和諧社會和文明社區的重要任務。建議多渠道籌措保障資金,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將其納入城市居民範疇,提供可靠的失業救助、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最終將失地農民轉變為“市民”。本著民眾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則,採取“四個一點”,即“政府出一點、集體補一點、個人繳一點、市場征地主體拿一點”的辦法,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由國土資源部門在征地費用撥付過程中負責統一辦理,及時、足額轉入社保基金專戶,確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