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歌舞劇院

安徽省歌舞劇院

始建於1956年。由安徽省歌劇團、安徽省文工團、安徽省歌舞團沿革至今,現已發展成擁有歌舞團、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花鼓燈藝術團和藝術創作中心、演出管理中心、舞美藝術中心、藝術人才培訓中心及五個職能部室的綜合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劇院簡介

主要作品

50年多來,先後創作、移植、上演了百餘部(台)大型歌劇、舞劇、交響音樂和民族音樂作品,積累了一批富有濃郁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的節目,如歌曲《雙條鼓兒敲起來》、《啊,櫻花》、《頌歌獻給敬愛的周總理》、《鳳陽飛出金鳳凰》、《春風吹綠花鼓鄉》、《走向滿天彩霞》等;器樂曲《淮北新歌》、《送糧路上》、《廬州春色》、《黃梅之花》、《花鼓燈會》等;安徽民間歌舞《花鼓燈》、《雙回門》、《十二條手巾》、《十把小扇》、《搶板凳》、《鳳陽花鼓》、《鳳陽新歌》等,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獲得獎項

舞蹈《東渡》在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中獲得4個獎項;民族神話舞劇《劉海與金蟾》,打下了民族舞劇創作的基礎;大型花鼓燈歌舞劇《摸花轎》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成彩色藝術片;舞劇《冬蘭》、《孔雀東南飛》廣受好評。反映鳳陽小崗人“敢為天下先”的大型民族舞劇《厚土》獲省五個一工程獎。大型安徽民間歌舞音畫《皖風徽韻》廣受讚譽,舞蹈《連心鎖》、花鼓燈舞蹈《燈》《淮水舞韻》、《徽女情》、《鄉舞鄉情》等分別在“全國舞蹈比賽”和“荷花獎”大賽中獲獎。在首屆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中,我院的舞蹈《燈》、《徽女情》、音樂類《皖風戲韻》、《富民強省之歌》、《天也說你好,地也說你好》《共同的生日》分別獲獎。

承辦活動

近年來編創、承辦的《回歸頌》、《八一頌》、《美的旋律》、《科大在我心中》、第十八屆全國郵品頒獎晚會《方寸天地》、省九運會開、閉幕式大型表演《龍騰虎躍江淮風》、《托起世紀的輝煌》、迎接新世紀的《世紀曙光》、慶祝建黨八十周年的《壯麗航程》、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的《小平·您好》、慶祝建國55周年的《盛世江淮》、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共鑄民族魂》、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的《放歌新征程》等百餘台大型綜藝晚會均獲成功。為謳歌祖國,讚美安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屢創佳績。

對外交流

安徽省歌舞劇院是安徽對外文化交流和中外文化合作的藝術視窗,先後赴日本、朝鮮、德國、奧地利、俄羅斯、墨西哥、泰國、韓國、法國、瑞典、尼日尼亞、獅子山、馬里、多哥、幾內亞比索等國家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演出。該院音樂家小組曾在第七屆亞洲音樂節上榮獲演出優秀獎。

著名指揮家李德倫、黃曉桐、曹鵬、陳貽鑫、張國勇、俞峰、曾田宏昭(德國)、彭家鵬、陳澄雄(台灣)、王正平(台灣)等先後執棒應邀來我院指揮多台音樂會。著名演奏家殷承宗、俞麗娜、盛中國、許忠、孔祥東、蔡崇力(香港)、陳中申(台灣)、陳鴻燕(香港)、於紅梅、姜克美等與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成功合作,提升、開拓了安徽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的藝術水準和發展之路。

2008年安徽省歌舞劇院攜手著名的“吳氏策劃”,赴德國、瑞士、奧地利、埃及四國,在德國的慕尼黑、艾森、不萊梅、瑞士的琉森、奧地利的維也納、埃及的開羅、亞歷山大成功地舉辦了2009中國(牛年)新春民族音樂會,特別是2月1日安徽民樂登上了著名的“金色大廳”的舞台,奏響了皖風徽韻的華章。

屢獲殊榮

近年來,安徽省歌舞劇院屢獲殊榮:2000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5年被中宣部、文化部等十四部委授予全國“三下鄉”先進集體稱號;2005年被人民日報社、品牌雜誌社等單位授予“中國歌舞團十大影響力品牌”。

發展理念

安徽省歌舞劇院堅持“求真、至善、唯美、創新”的理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藝術生產為中心,以打造品牌為抓手,著力打造花鼓燈這一響噹噹的徽文化品牌;傾力打造民族管弦樂這個既有輝煌歷史,又有代表人物的特色品牌;努力打造交響樂這個高雅藝術品牌;全力打造舞美藝術成為效益品牌。

機構設定

本劇院共有12個機構設定,具體分類如下:

歌 舞 團

歌 舞 團(全稱:安徽省歌舞劇院歌舞團,對外稱安徽歌舞團)

專門從事歌劇、舞劇(含芭蕾舞)、歌舞劇、歌舞類節目的創作、排演;

從事安徽民間歌舞的創作、挖掘、整理、演出。能夠學習、借鑑演出各國、各民族歌舞節目的職業化,富有安徽特色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省級藝術表演團體。

交響樂團

交響樂團(全稱:安徽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對外稱安徽交響樂團)

專門從事中外古典、近現代各類優秀的交響樂、室內樂作品的演奏;從事為歌劇、舞劇、合唱、歌舞節目伴奏;兼顧為省內戲曲團體劇目伴奏;為電影、電視、廣播、音像製品配樂演奏。

雙管配製、中型的職業化隊伍。

承擔在我省傳播高雅藝術、普及和發展交響樂事業,推動人民民眾特別是院校師生音樂素養提高的歷史重任。

承擔通過交響樂的演出,增強省內外、國(境)內外的文化交流,塑造我省文化強省形象的重任。

民族管弦樂團

民族管弦樂團(全稱:安徽省歌舞劇院民族管弦樂團,對外稱安徽民族管弦樂團,簡稱安徽民族樂團)

專門從事以我省民族、民間音樂演奏,繼承、創新演奏中華民族各類優秀作品的配置基本齊全的中型民族管弦樂團。

承擔創作、收集、整理、改編加工我省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的工作;

承擔為民族藝術門類作品伴奏、協奏,為影視、音像製品演奏、錄音的工作;

承擔聚合我省民族音樂家、演奏家,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精粹,凝聚民族精神,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的工作;

承擔民眾性音樂事業的推廣、普及、輔導,為提高我省人民民眾民族音樂文化素質的任務。

花鼓燈藝術團

花鼓燈藝術團(全稱:安徽省歌舞劇院花鼓燈藝術團,對外稱安徽省花鼓燈藝術團)

花鼓燈藝術是我省獨有的文化資源,是建設文化強省進程中必須認真打造的文化品牌,為適應這一文化品牌建設的需要,單獨組建花鼓燈藝術團。

專門從事挖掘、收集、整理、創作,提高,傳播(演出)花鼓燈藝術的按市場規律動作的新型職業化藝術表演團體。

承擔挖掘、整理、創新花鼓燈音樂、舞蹈的工作;

承擔在國內外演出市場不斷上演花鼓燈劇(節)目,進行文化交流的工作。

承擔探索專業藝術團體自負盈虧,企業化經營和人才培養的新路子的重任;

承擔傳承花鼓燈藝術,打造安徽文化品牌,創造花鼓燈藝術“三度輝煌”的重任;

參與劇院各類劇(節)目的演出。

藝術創作中心

藝術創作中心(全稱:安徽省歌舞劇院藝術創作中心)

組織、協調院部確定的各項創作任務。

組織、參與相關演出工作。完成教學、訓練大綱的制定、督促、檢查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成果。

參與各團、中心競聘上崗考核細則的制定,協調、參與藝術系列的考核小組的組成、考核等事宜。

收集、整理、提供藝術創作生產、演出的各類資料。

組織各門類的業務觀摩、進修。負責專業技術人員外借、外聘簽約的管理工作。

完成院部交辦的其它任務。

舞美藝術中心

舞美藝術中心(全稱:安徽省歌舞劇院舞美藝術中心,對外稱安徽舞美藝術中心)

從事全院各藝術門類,藝術產品所需的舞台美術(含燈光、音響、服裝、化妝、道具、裝置、繪景、效果等)等工作。保障全院各類藝術創作、演出任務的完成;

負責舞美各部門的器材設備、資產的管理、使用、維護保養,確保所屬固定資產管好、盤活,創造效益;

負責舞台美術、技術的研究、試驗、創新,為藝術生產提供與時俱進的技術保障;

參與演藝業市場的拓展,立足本院,服務全省,爭創“兩個效益”;

負責管理錄音棚的使用,用裝備和技術參與音像製品的製作,擴大產業效益。

完成院部交給的其它工作。

演出管理中心

演出管理中心(全稱:安徽省歌舞劇院演出管理中心)

負責全院名藝術門類、藝術產品的市場調研、推介、行銷工作;為藝術生產提供信息,為藝術產品開拓市場。

負責協調各團、中心、部室涉及演出事宜的工作;

負責全院演出場次,演出收入的分解、實施、完成工作;

負責院屬小劇場的運營,管理工作;

完成院部交給的其它工作。

人力資源部

負責按上級主管部門批准的方案,對全團的內設機構、人員編制、人事工資工作進行有效地管理。

負責按幹部管理條例在院長的領導下或配合上級人事部門做好乾部的考察、考核、聘任工作。

負責全院的崗位管理,做好全員聘用制工作,做好人事代管後的進院人員的各項管理工作。

負責協調各團、中心、部室的年度考核,做好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考核、轉正定級,負責全院的病、事、休假的統計管理工作。

負責管理未聘、待聘人員。

負責日常的人事管理,做好人員進出,聘用、退休、外借等管理工作;

負責職稱推薦申報、認定、評審、聘用管理工作;做好工資調整、職務變動、晉升的申報、審批、實施工作。

負責在職職工的繼續教育、深造、進修的管理。

負責文書檔案、人事檔案、機要檔案、各類印章的管理。

負責各類檔案、通知、規章制度的起草、修定,傳送、歸檔工作。

完成好院長交辦的其它工作。

財務資產管理部

為加強財務和國有資產的管理,調整設定財務資產管理部。

負責全院的財務、資產、統計、審計等管理工作。

負責對小劇場的財務管理;

負責對專用賬號(如工會、基建等)的管理;

負責對全院固定資產的管理;

負責全院的統計、審計工作(如貨幣化分房、醫療保險、醫療費用等);

參與產業化運作工作。

對外聯絡部

負責全院各藝術門類、藝術產品的市場調研、推介、行銷工作;

負責劇院開拓市場,服務全省所需開展的對外聯絡、協調;負責向社會推介劇院的藝術生產、文化交流等信息;

負責對外文化交流事務的管理。

完成院部交給的其它工作。

離退休工作部

做好離退休人員的各項服務工作。

做好各項政策的上傳下達、解答釋疑工作,起到橋樑疏導作用。

完成院部交辦的其它工作。

院辦公室

做為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全院公共事務,在院長或分管副院長的領導下,協調全院各部門事務性工作,負責崗位交叉銜接的協調。

協調服務全院的黨務、工會、共青團工作;

負責文明創建、綜合治理、計畫生育工作;對外協調、聯絡駐地街道、派出所,為劇院創造和諧的外部環境;

內設保衛科,負責排演場、倉庫、辦公室、宿舍樓房的安全保衛、消防工作,負責本院戶籍管理工作;

指導物業管理部門,管好大院內的各項公共行政事務;

負責全院藝術生產所需配合的各項事業性工作;

負責行管人員的考核、考勤的崗位管理工作;

負責職工貨幣化分房,醫療保險的統計、實施工作;

負責臨時性用工的管理;

完成好院部交辦的各項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