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學院人文學院

法學教研室 哲學教研室 2004年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⑸

​學院概述

安徽中醫學院人文學院是於2008年10月在原社會科學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原社會科學部是於1997年在原來的馬列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的基礎上合併而成的。2001年原社會科學部與醫藥經濟管理系合併成立新醫藥經濟管理系,2002年3月與醫藥經濟管理系分離,恢復社會科學部,2008年又在原社會科學部的基礎上成立人文學院,人文學院由三個組成部分:人文學院、社會科學部和公共藝術教學部。人文學院主要承擔全校各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語文課、醫古文課、法律課、公共藝術課等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的教學任務,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人文素質教育教學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我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人文社會科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部門。

學院領導

人文學院書記兼副院長:周亞東
人文學院院長兼副書記:魏 驊

師資力量

人文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3人,具有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教師27人,占教師總數的85%,具有高級以上技術職稱14人,具有中級技術職稱17人,助教2人。人文學院下設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大學語文(含醫古文)、公共藝術、法律8個教研室。師資隊伍以青年教師為主體,師資隊伍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有敬業愛崗精神,思想活躍,學術科研氛圍較濃。教師隊伍知識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教師之間能相互團結、相互協作,工作環境寬鬆、民主。人文學院從2010年9月開始新招收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生,另外,正在積極培育研究生專業,為招收研究生做好準備工作。

學科建設

人文學院現開設各類必修課和選修課總計近20門。教師能積極從事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專業介紹

對外漢語
學制四年 授文學學士學位
招生時間:2010年9月首次招生。
培養目標
本專業注重漢英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漢語言文化知識和寫作能力,同時具有較全面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和系統的中醫藥專業知識,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中外文化交往以及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有較全面了解的複合型、套用性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專業英語、寫作、語言學概論、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與禮儀、國外漢語研究、專業英語、對外漢語教學通論、教育學、心理學、中醫學、中藥學等。
就業去向
國家公務員;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從事外交、外事、外貿、中外文化交流、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

承擔科研

在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中,近年來,我部共承擔省級教研課題多項,省級科研項目6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項,院級教研課題15項,參加橫向課題研究8項。每年有幾十論文、教材發表或出版,尤其在《自然辯證法通訊》、《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倫理學研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中外法學》、《衛生政策》、《中國經濟史研究》、《民國檔案》等國家核心刊物均發表過多篇論文。人文學院領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後,不僅提高了理論認識水平,而且大大地解放了思想,突破了以前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大膽地探索性地開展解決創辦新專業問題,現在,創辦新專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在新形勢下,人文學院將繼續努力,與時俱進,為學院培養高素質人才,作出新的貢獻。

下屬機構

大學語文教研室

前身可溯至原隸屬中醫系、公共基礎部的醫古文教研室,是年輕的人文學院中歷史最悠久的教學科研部門。其主要職責是面向全校學生,承擔以大學語文、醫古文為中心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授課與教學研究工作。
《大學語文》是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主幹課程,它具有傳播人文精神、開展道德薰陶與思想教育的非凡功能;大學語文課程所體現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文章及文學作品的鑑賞,使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充實、豐富、健康,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二是通過對各類文章要領及語言表達技巧的體認,提高語言文字的實際套用水平。《醫古文》是研究古代醫藥文獻語言文化現象的一門課程,是中醫、針灸等專業本科生的基礎課程,也是高等中醫藥院校的主幹課程。其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古代醫藥文選和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閱讀實踐,培養學生閱讀中醫藥古籍的能力,為學習後續之古典醫著課程,畢業後鑽研古代醫籍,掃除文理上的障礙,同時促使一部分學生在本專業領域爭取進一步的深造和發展。2005年9月,《醫古文》遴選為校級精品課程。2007年5月遴選為省級精品課程。
大學語文教研室教師在科研方面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不僅開展了教材教法研究,還深入到中醫文獻研究、中醫古籍流布研究、中醫寫作研究等領域。為加強學校的語文教育,創設出《套用寫作》、《古詩詞欣賞》、《古典文學名著鑑賞》、《經典電影欣賞》、《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等系列選修課程。在學科建設上,醫古文學科是學校中醫醫史文獻碩士學位授權點的組成學科之一,主要從事中醫古籍整理和訓詁研究,自2003年以來,已培養中醫古籍整理和訓詁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5名。
大學語文教研室現有教師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講師1名,師資隊伍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合理,保證了教師隊伍的活力和可持續發展。

公共藝術教研室

教研室概況:
人文學院的公共藝術教研室於2008年下半年正式成立。根據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教體藝廳【2006】3號)的精神和要求,根據中醫藥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需要,公共藝術教研室成立至今,在沒有專職教師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充分發掘校內潛力,整合師資力量,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大學美育》、《藝術導論》、《音樂鑑賞》、《舞蹈鑑賞》、《影視鑑賞》、《京劇鑑賞》、《中國古代名著鑑賞》、《攝影藝術》等多門限選課程和任選課程。教研室每學年承擔各類公共藝術課程總計近兩千個學時。今後還將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需求和師資力量情況,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逐步增設一些選修課,如《書法鑑賞》、《美術鑑賞》等。
課程性質:
《全國普通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明確指出,公共藝術課程是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設立的限定性選修課程,對於提高審美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法學教研室

法學教研室成立於2003年9月,至2009年4月一直隸屬於醫藥經濟管理學院,2009年5月因學校機構調整併入人文學院。教研室現有四名專職教師,年齡均在40周歲以下,其中3名教師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級職稱。
法學教研室自成立以來,先後為學校衛生法學方向、醫事法律專業、醫藥貿易專業、醫療保險專業、醫藥信息管理專業、藥品行銷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套用心理學專業等教授法律專業課程。這些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商法學、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經濟法概論、智慧財產權法、契約法、衛生法學、醫療事故條例、法律邏輯學、勞動法律法規、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課程建設:法學教研室按照教務處要求,組織教師根據所授專業對象編制了課程的教學大綱和課程簡介。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科學地選取教材,並撰寫教案與講稿,注意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做到突出重點,講清難點。在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上努力做到形成性考核。按照規範要求,組織教師建設與完善相關課程的試卷庫工作。在教學方法上不斷追求創新,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積極引用案例教學法,形成了一定的教學特色。教研室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教師們互享信息資源,注意吸收新成果,向學生傳遞新信息。教師們積極撰寫教學研究論文,在省級刊物上公開發表了兩篇。此外,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有兩名教師參加了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的高等學校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獲得培訓證書。
科學研究:法學教研室成立以來,教師們積極進行科學研究活動。教師目前發表論文總計10篇,其中國家級核心期刊有兩篇。教師承擔科研課題有兩項:(1)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項目編號是2008sk420,項目名稱是“循環經濟法之減量化優先原則在清潔生產中的套用研究”,該項課題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為發表了兩篇論文。(2)安徽省青年教師資助項目,項目編號是2008jqw081,項目名稱是“構建我國醫患衝突的調解制度研究”。

所獲榮譽

榮 譽 獎
2003.6 蒯世安 省級 優秀德育工作者
2003.9 賈喜平 校級 優秀共產黨員
2003.6 孫 超 校級 優秀黨務工作者
2003.6 楊立紅 校級 優秀德育工作者
2003.9 楊才寬 校級 優秀教師
2003.9 哲學教研室 校級 先進教研室
2003.1 祝傳頌 校級 教師基本功競賽三等獎
2004.9 鄧論教研室 校級 先進教研室
2004.9 林永紅 校級 優秀教師
教 學 科 研 獎
教研室 姓名 獲獎項目 獎勵級別
鄧 論 王曉宏 道德教育的主體性研究 2002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徵文​, 二等獎,省委教育工委
哲 學 孫 超 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視角和系統對策 2002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徵文​,優秀獎,省委教育工委
德 育 周亞東 孫 超 高校德育教學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全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第九屆青年德育論壇優秀獎
鄧 論 王 屹 中國特種針灸法教學軟體 2004年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⑸
哲 學 楊立紅 、李忠萍、賈喜平、林永紅任健 《毛澤東思想概論》多媒體教學課件及教案 02--04校級教學成 果 二等獎
社科部 孫超 周亞東 賈喜平 蒯世安 醫學院校"兩課"教學主導信息貫穿模式研究 02--04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哲 學 孫 超 教學改革中的素質教育研究 02--04校級教學成果三等(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