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塘

安家塘位於杭州市江乾區白塔嶺北復興大道北側,東起甘水巷,西至白塔山。總面積為0.88公頃。名稱始於民國,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民居中仍保留許多完整的三合院。2004年被杭州市政府列入歷史地段保護規劃。

百科名片

安家塘老街區位於杭州市閘口北側,東起甘水巷,西至白塔山。名稱始於民國,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民居中仍保留許多完整的三合院。2004年被杭州市政府列入歷史地段保護規劃。

一、地理位置

安家塘歷史地段位於杭州市江乾區白塔嶺北復興大道北側,沿甘水巷向南側不遠就是錢塘江,江邊矗立著著名的五越遺構一白塔。西靠白塔山,向西距離虎跑路和錢塘江大橋約 1 公里。向北不遠有浙贛鐵路從村落背後繞過。總面積為0.88公頃。
安家塘村西北側為西湖南岸的群山余脈白塔山與幾處魚塘,東南側為杭州鐵路局機務段辦公及宿舍樓。南側有小路一直通向復興大道,路旁還有石刻與古泉井。該地段地勢有平緩起伏,綠化環境較好,可聞山色水聲,風景極為清幽。

二、歷史概況

安家塘是民國時期形成的西湖錢塘江畔的小村莊。南宋時為皇城近郊,這裡是杭城南部水陸交通門戶。中河南段在此地南側白塔下流入錢塘江,沿江岸設有船埠渡口。這裡也是杭州通向富陽、新城的驛道所經之處,也曾為觀潮勝地,規模之大風氣之盛嘆為觀止。據說民國時期安家塘村商業已十分繁華富足。
南起復興大道西段,由甘水巷沿白塔山東麓曲折北上即至安家塘。甘水巷曾名擔水巷,民國杭州府志記載,九曜寺在擔水巷,俗稱安家塘。安家舍堂為寺,故名。相傳,寺為宋曹彬下江南時建。奉彬為土神,宋紹興中普明禪師開法席,苦無水,夜夢神從地現,旦泉涌,甚甘。今稱龍山泉,亦稱上井,現水質尚好。
復興大道南側即是建在江乾區閘口白塔嶺上的白塔。白塔是五代吳越國晚期遺物。塔旁原有白塔寺,現已不存。白塔為白色石質仿木構雕造的樓閣式實心塔,八面九層,通高16米 。基座刻有流動的海浪與山峰,寓意“九山八海 ” 。白塔挺拔優美,仿照木構建築真實,雕刻精美細膩,是建築藝術與雕刻藝術完美結合的代表作,保存至今,成為吳越古都寶貴的文化遺存。這座古 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白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傳統民居特色

歷史地段內傳統民居主要是安家塘村的一些傳統民居建築群。這些民居為杭州地方傳統式樣,多為三合院,有高牆與門樓與外部分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杭州市地方傳統民居的歷史風貌。
從布局上看,由於規模較小,整體格局不夠清晰。其中一幢宅院前有一處人工水塘,可能為防火患的太平池。這些民居大部分格局較為完整,有明顯的中軸線,大多為南北朝向,部分為東西朝向。部分民居僅餘正房,而且局部也遭到改動。地段內其餘均為解放後農民的自建房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