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掘
整個考古挖掘工作於2014年5月開始,歷時一年結束。台中市長林佳龍、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屈慧麗等人在2015年5月一同宣布了安和遺址的挖掘成果,並為“安和阿嬤”揭開面紗。2016年4月28日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在台中發掘出4800年前母親緊抱著嬰兒的化石,當中所流露出的母愛令考古人員動容。
該化石是考古學家在台中市西屯區一個占地400平方米的安和遺址中挖掘出。這是出土的48套骸骨中的其中一套,此外還有五具孩童骸骨。考古人員發現,他們生前有嚴重蛀牙及拔牙的習俗。
除了挖掘出48具骸骨外,該遺址還出土了4000多件陶片、三連杯、雙連杯,及許多石斧、板岩箭簇、閃玉錛等器物。此外也有石虎、狗、大型魚鰓蓋骨、魚脊椎骨、山羌、鬼鼠、蛇、鯊魚牙齒、貝殼等,及古代稻米、種子等史前生態遺留。
命名
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主任屈慧麗指出,上述化石經過碳14(carbon-14)檢測,可判斷屬於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800至4000年之間。這是目前台中市出土人骨中年代最久遠的,可說是台中“最早的媽媽”。他們將該化石命名為“安和阿嬤”。“安和阿嬤”的母親年約20歲,身長160公分,而懷中的嬰兒身長約50公分。她臨死前深情款款凝視著嬰兒的姿勢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