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安卡拉病毒,也叫心包積水—肝炎症,是在巴基斯坦發現的新雞病,主要危害3~6周齡肉雞,而後備母雞和蛋雞隻偶爾發生。該病早在1985年就已見有散發病例,1987年3月在喀拉蚩附近的安卡拉地區一個肉雞場發生暴發性流行。安卡拉病就由此而得名。到1988年夏,該病已擴散到全巴基斯坦,造成了上億隻肉雞死亡。在死亡高峰,該病猖獗到使25%以上的肉雞生產者破產。在這次流行的頭10個月中,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已達1570萬美元。
病原
本病經實驗室檢測證實為腺病毒感染。而對於腺病毒來說,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包涵體肝炎,而包涵體肝炎已經在我國存在了最少三十多年,其發病已被大多數獸醫工作者所了解。而這次發病的病毒與包涵體肝炎同源,都是腺病毒感染,只是血清型上有所變化,據有關專家透露可能是血清四型,以往我們發現的包涵體肝炎一般其它型較多。所以本次的發病也屬於包涵體肝炎,只是血清型有所不同。
流行病學
本病主要發生於1~3周齡的肉雞、817、麻雞,也可見於肉種雞和蛋雞,其中以5~7周齡的雞最多發。因首次發現於巴基斯坦喀拉蚩靠近安卡拉的地方,故又名安卡拉病。發病雞群多於3周齡開始死亡,4~5周齡達高峰,高峰持續期4~8天,5~6周齡死亡減少。病程8~15天,死亡率達20~80%,一般在30%左右。本病可垂直傳播,也可水平傳播。雞感染後可成為終身帶毒者,並可間歇性排毒。就本病症來說,現在主要集中在在山東、河南、江蘇等地。
臨床症狀
主要侵害的是肝臟、脾臟、腎臟。潛伏期短、發病快。其特徵是無明顯先兆而突然倒地,沉鬱,羽毛成束,出現呼吸道症狀,甩鼻、呼吸加快,部分有羅音,排黃色稀糞,有神經症狀,兩腿劃空,數分鐘內死亡。四、解剖病變:病雞心肌柔軟,心包積有淡黃色透明的滲出液。肝臟腫脹、充血、邊緣鈍圓、質地變脆,色澤變黃,並出現壞死。腎腫大、蒼白或暗黃色。肺淤血水腫、外觀發黑,部分有氣囊炎(疑有其他感染),脾臟輕微腫大,肌肉淡白,可視黏膜變淺,腸道變化不明顯。
診斷
憑其發病症狀和病理變化即可作出初步診斷,肝臟切片中見到嗜鹼性核內包涵體可診斷,確認需做雞胚肝細胞培養進行病毒分離。
防控措施
本病主要治療方案對症治療為主,主治思路為
a.抗病毒。
b.保肝護腎,
c,強心利尿,
d.控制繼發感染。
另外飼養管理方面疫區的主要防控措施還是要通過安卡拉病毒抗體安抗預防能對本病進行有效控制和淨化。預防還應當應從種雞入手,本病有很強的垂直傳播性疫情緊急可採用自家組織滅活苗進行緊急接種能有效降低死亡率。防控本病還要從減少應激,防止熱應激,降低密度,增大通風,保證所需氧氣不足,降低負壓防止氧氣不足,導致心肺功能衰竭。同還要吸附黴菌及毒素,提高機體免疫力。
藥物防治
a.抗病毒措施:發病初期使用植物血凝素。
b.保肝護腎:由於本病會出現肝腎腫大、色澤變黃等炎症的變化,可以使用利水消腫、扶正固本,通利二便的藥物,恢復肝腎機能,增強藥物吸收利用率。
c.強心利尿:由於本病出現較多的心包積液,導致心臟和血液循環發生問題,血液中的水分向組織間液滲出,出現肝水腫、心包積液等症狀。因此,需要通過使用強心藥物來維持心臟功能,通過使用高效利尿藥來消除組織間液的水分而緩解心包積液和肝腎水腫。可以使用牛磺酸、樟腦磺酸鈉、安鈉咖來強心,使用呋塞米等利尿藥利尿來緩解心包積液、肝腎水腫現象,同時可另外加用ATP、肌苷、輔酶A等補充能量。
d.清除病毒:使用專業安卡拉病毒抗體安抗進行治療。卵黃抗體富含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g)迅速中和並清除血液中特定病毒。使各組織器官內的病毒凋亡。阻礙病毒在機體細胞內的複製,協助機體排除病毒,繼而從根本上使機體擺脫病毒侵害。
飼養管理
a.減少應激,防止過度驚嚇導致心跳加快而淺,供氧不足,心包積液會導致心臟壓塞征。
b.避免熱應激會,注意通風降溫,供給雞隻充足的新鮮空氣,保證氧氣供應。今年的暑濕天氣表現突出,這也是夏季容易發生本病而且今年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c.在發病區、發病季節,注意養殖密度不要過大,甚至可以降低密度。這樣雞群的需氧量能夠充分供應,且溫度容易調控。
d.密閉式雞舍,注意負壓不要過大,以防止雞舍缺氧。必要時可適當加大進風口面積,加大風力風速。也可以使用正壓通風,以保證氧氣供應。
e.黴菌及其毒素的幫凶角色,對本病提供很大的助力,他會嚴重影響到肝腎功能疫區飼料全程添加脫霉劑,能夠有效防止黴菌及其毒素對肝臟腎臟的侵害。
f.使用安抗每瓶用於治療,配合植物血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