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首先是少數異常星雲,它們非常強烈地被加熱,同時它們含有大量離子,即失去一個或幾個電子的原子。其輻射強度(或與高能粒子互相碰撞),取決於參與這一過程的原子數量和失去的電子數量。高能“風”“吹散”周圍物質中的特殊氣泡,其中一些氣泡在拍攝的照片中呈現出不同的彩色弧光。
但是什麼是這種原子激發的起源呢?可能是高能年輕恆星,或是隱藏在星雲內部的某個奇異天體。這些奇異天體又如何列入宇宙演變的現代圖像中?安裝在智利南歐天文台(ESO)的一架巨大望遠鏡最近對這些奇異星雲進行了大量最新觀察,設在比利時列日市天體物理和地球物理學研究所一組天文學家查明,4幅麥哲倫雲(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是銀何系兩個最近的伴星系,離開地球約幾萬光年)照片中星雲高度電離。
在前3幅星雲照片上,比利時天文學家順利地識別出高能輻射(紫外線等)起源:最強烈加熱、最巨大恆星(並且其中幾個是雙星)。這可能是沃爾夫-拉葉星(WR-Wolf-Rayetstars),其亮度超過太陽亮度100萬~1000萬倍,但是它們只能燃燒幾百萬年,而不是幾十億年,就像“已死亡”的黃矮星一樣,其質量超過同類恆星質量20倍,表面溫度超過9萬度。在第4幅星雲照片上,比利時天文學家沒有成功可信地識別出高能輻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