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後王氏

宅後王氏家族,為王姓家族的一個分支,始於明朝初年,以洪武年間任費縣儒學訓導的王桓為始祖。自此後賢士輩出,為讓世人更多的了解這個家族,本人參考《王氏宗譜》的記述,概括了它的起源、簡介、遷徙、分布、支派、行輩用字等幾個方面,以便與讀者共同研究

歷史沿革

文/王如良
費縣王姓俱多,有“無王不成莊”之說。王姓人口在全縣姓氏中占首位。據考察王氏來源,大都出自姬姓,蓋西周文王姬昌之後裔。在這些王姓當中,其中有一支,始祖為明初洪武年間任費縣儒學訓導的王桓。因世代居住於費縣縣衙官宅後,所以人們都習慣地稱費縣宅後王家。後來子孫繁衍,徙居他鄉者,當人們問起祖籍何處,都自稱是費縣宅後王家。隨著歷史的演變與人口的繁衍,這支王姓便自然行為一個王姓的支系——宅後王氏。
宅後王氏家族 自始祖王桓起,在費縣建立了一個信仰孔孟之道的書香世家。 王桓之子王景泰,明永樂年間官至大明府(今河北省 魏縣境內)知府。王景陽繼承父業官至訓導。王景陽之子王縉以歲貢起家任通州吏目。王家到四至七世間不在為官,務以耕種為業。
第五世王寧,生活在明朝中葉(宣德至正德年間),為人德高望重,有六子十二孫 ,活到九十七歲,故人稱百歲老人。鄉人朱昶有詩讚曰:“偉哉斯形,九十餘齡。神清氣爽,鶴髮顏童。賓之元首,仁實其名。六男承嗣,十二孫繩。翕合家道,喜氣盈庭。儼若神像,允嗣思成。” 現影像已經重新揭裱,神采奕奕。
到第八代,人口已初俱規模。他們始終以書香門第而自居,為鄉人所敬仰。
王默,字圭峰;幼年就讀於費縣儒學。一生精藥理,又熱與史記文獻。在明朝嘉靖至萬曆年間,著有《費縣誌》四卷。
王洪濟,增廣生員,猶好文墨繪畫,其畫精於草蟲,有“草戲蝶落,蟲食有聲”之象。
第九代王家又有賢者步入仕途。
王元佐,一生慷慨輕財,人有緩急必身任而不辭,明朝萬曆間 官至蒙城縣令,有政績。王雅量有詩讚曰:“七尺修軀貌偉然,吾家侃侃彥方賢。名留莊子游濠處,志在澹臺浮海年。月旦偏驚憑社膽,纓冠不受拯人錢。生來一段丈夫氣,曹子難描代我傳。”
王慎,為王默之子,期承父志,下帷苦讀,官至淄川訓導,升天長教諭。後以子王雅量追封文林郎,奉鄉賢。
王家發展到十代,是最為顯赫的階段。有族兄弟五十四人,其中 王建中,天啟間任湖廣靖州州判。王雅量,明萬曆二十二年舉人,三十二年進士,官至光祿寺卿。萬曆三十三年初任山西陽城縣令,有政績,擢南台監察御史。萬曆四十三年任山東巡撫,奉命巡按遼東,萬曆四十六年任陝西巡撫,後晉升大理寺少卿,光祿寺卿等職。其政績載入典史方誌。故後崇禎帝賜御葬,追封右戶部侍郎。著有《長馨軒集》等書,可謂費縣之一代聖賢。王貞度,戶部儒士,任饒陽主簿,升鳳陽縣丞。王賜恩,由生員選鴻臚寺序班 。王賜命,官至北京兵馬司指揮,好文墨猶善小楷,有《六十詩集》留世。王賜袞,官至隴洲知縣。
王家十一代以後進入清朝。先後有十一 代王揄善,官至太原府揄次縣知縣。 貴州裕慶知縣王介福,道光辛巳舉人,乙未進士,。王家清朝期間先後有幾百人步入仕途,成為王家的榮耀。自民國革命至今,王家又有王敬明(原北京航空學院副書記),王法義(原臨沂市政協副主席)等等,不少的家庭成員投身於社會 主義建設中,並做出了顯著的貢獻,有的成為國家的棟樑。
王氏家族雖為官宦世家,但後世多以耕種為業。自明初一代祖王桓,到第六代,始終居住在費縣城裡。自六代王繹的後人,人口發展較快。王氏的遷徙大致是在明朝正 德至嘉靖年間開始。由城內向鄉下發展,開荒種田。其後人隨以遷往居住。七代王翰章的後人遷往陽口。王表章的後人多以遷至城西北,現今的韓莊。九代王恬的後人遷居城 南的高家行(今鞏莊)。到明朝萬曆年間,縣丞楊果蒞費,倡導墾農田,建官莊,招流民。在這個時期王家以 農田定居遷徙的現象大為普遍。從一些史料記載看,以第九代、十代者為多。
明末清初,王家幾乎全部遷居鄉下。歷清朝二百多年間,王氏人口發展較快。為了生計也不斷頻繁遷徙。就目前居住人口較集中的村落,陽口,巨莊,寒兩寺,辛章等,俱為十代王 建中、王建極的後人。南新莊,神橋,苑上,由吾,北東州俱為王雅量的後人。鞏莊,彩山前,左家王莊,西蔣等俱為九代王恬的後人。下河頭為七代王用章的後人。毛草灣,愛家溝等費南山區一帶俱為八代王洪潛的後人。韓莊為八代王洪沛、王洪湛、王洪瀾、王洪渤四兄弟的後人。這一支人占宅後王氏三分之二的人口。自韓莊遷出較大的村莊有,王家莊,沿河莊,蔡莊,張家寨,安慶莊,朱滿,方城西街,房家繭坡,平邑五村,溫水,南諸峰,蒙陰的垛莊,嶧縣等地。十代王賜袞及其後裔與明朝崇禎十一年六月間遷居雲南貴州一帶;王賜袞之孫王符曾於清朝雍正十二年間,以貴州監生任費縣知縣一年。
從現在的調查中得知,王家的後裔遍及全國各縣市。並部分遷往台灣、美國,新家坡等國家、地區。

據《王氏宗譜》第十六代記述的王氏族人居住的情況顯示:

(如下以十代祖名諱列舉)
十代祖王建中的後裔住址在陽口、許由城、小由吾、城裡、鳳凰莊、古城、城裡北樓子(勝利市場)一帶。
十代祖王建極的後人居住址在新章、榆村、城裡北街、曲池、寒涼寺、長興莊、寒涼寺、巨莊一帶。
十代祖王雅量長孫芝茂的後人居住在南新莊、秦家屯、大由吾、趙家莊,次孫芝瑞的後人居住在神橋、城裡、胡楊莊,三孫芝榮的後人居住在苑上、大由吾,四孫芝法的後人居住在北東州、大平安莊。
十代祖王守度的後人到十六代僅兄弟二人,即王苕、王芙,他的後人居住在東周疃。
十代祖王雅度的後人居住在北王莊。
十代祖王貞度的後人居住在康家莊。
十代組王謹度的後人居住在鞏莊、許由城、馬頭崖、西蔣、石橋、丘陽、陽家莊、彩山前、碗窯、西蔣、大吉樂莊、大埠、長久莊、化吉莊。
十代祖王賜袞後人遷居雲南貴州一帶(至今未能通譜)。
十代祖王賜玉的後人居住在王家山頭(隸屬盛家村)、教場、薛莊北店十八代人有王鈇fu、王鹿。
十代祖王賜印的後人居住在南諸馮等,一些住址沒有登記。
十代祖王賜符其後人居住在尹家梭莊、城裡、南諸馮、李家村、郭家莊。
十代祖王賜命其後人居住在黃涯、愛家溝、邱上。
十代祖王志曾其後人居住在平邑五村。
十代祖王貴德其後人居住在曹車。
十代祖王志孟其後人居住在韓莊村。
十代祖王志寬其後人居住在韓莊村。
十代組王心印其後人居住在韓莊、黃汪頭、城裡今民主街、小賢河、八楞橋、黑龍江甘南縣、碌碡亞。
十代祖王心瑞其後人居住在韓莊。
十代祖王養正其後人居住在韓莊、嶧縣。
十代祖王養中其後人居住在韓莊、埠口、保全莊、城裡。
十代祖王養性其後人居住在簡坡、王家莊、韓莊、利溝、南新莊。
十代祖王克敬其後人居住在韓莊。
十代組王克儉其後人居住在韓莊、王過山(王固山)。
十代祖王克復其後人居住在王過山、崔莊、廣豐莊、曹車。
十代祖王永慶其後人居住在沿河莊、和尚莊、韓莊。
十代祖王安慶其後人居住在諸滿西街、張家寨、韓莊。
十代祖王體節其後人居住在城裡、朱家嶺、城北山、小安慶莊。
十代祖王丕振其後人居住在下河頭。
到目前為止,王家自十八代以後遷徙的情況也比較多,一些居住外省的,比如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台灣等有的基本和家鄉系。大凡清朝末期外出的有的已經失去了聯繫。如沂水縣、嶧縣、蒙陰、安徽的五河,河南的偃師等等,因無地址,給聯繫帶來難度。
宅後王氏後裔的行輩用字,在二十代以前沒有具體的規範。但在用字上十分講究,各支如兄弟,叔伯兄弟,堂叔伯兄弟之間;都是用同一字做為“輩”,名字的用字上多以同部首的字。隨著人口的繁衍,子孫命名,有的犯有祖上名諱。清朝同治九年 (公元1870年) ,有族人王炳光,王道三,從二十一代起選用了二十個字。曰:“立法全宜正,長遵廼可從,相承同繼步,尚在著昌隆。”以上行輩的排出,將為後世子孫在命名時理清了紊亂。
王氏族人歷經六次總譜續修,目前尚存兩部,共約150餘卷。王氏家族自明初至今六百多年來,據目前初步統計約12之眾,可謂費縣大族。
近幾年來,隨著明代在朝為官的王氏族人王雅量的事跡再度被弘揚,這支王姓支派也更顯的更讓人羨慕,諸文章、網路的語句中也有人多次提到過。由於有的文章出自外姓之手,他們對這支王氏家族的概況進行了演義式的包裝,然而讓世人對這支王姓的來歷產生了誤解。如在有的文章以及網路里曾經有人稱:“王雅量祖籍青州,五世祖王桓任職費縣文學掌故時,攜家定居費縣城,世代為書香人家。 ”從以上的語句看,王雅量的祖輩是從青州遷居費縣的。並說五世祖王桓曾任過費縣文學掌故,因此攜家眷定居費縣城。可是,讓我們這支王氏後裔難以理解的是“五世祖王桓”是從何尊稱的呢?。稽考《王氏宗譜》,始祖為王桓,到王雅量則為第十世。本來是始祖的王桓怎么就成了五世祖了呢?再考,十代祖王雅量在創修《王氏宗譜》時的序言中說:“歐陽氏曰:‘祖譜之法,宜斷自可知之祖,夫人而不知其祖謂之禽犢,欲知其祖矣,而牽合附會遠盼華胄,尤謂之梟獍乎。’若王之得姓為吾祖者,吾不及知也,所可知者,學博公耳。公以選舉科進士,司鐸費庠,載在碑記不誣。噫嘻!公之先世,豈世居於費乎?抑自他而卜居乎,名諱世次遐不可問矣!然自此一傳再傳,至餘十代仕者皆有政於當世。處者,皆修隱德於鄉黨,無非公之家法所貽也。”王雅量在序言中明確闡述,確立王桓為始祖,對於他身世不去考證。又據《王雅量墓志銘》中:“王世家費邑,國初,始祖桓應賢良征為費儒學掌故。”看來,作為進士出身的王雅量距始祖僅間隔二百年都無法考證的問題,今人有何憑據亂下結論呢!費縣宅後王氏一支是從青州遷來一說純屬虛構。那么是否空穴來風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專門請教了撰文者,原來他聽由吾人(指王雅量第三孫王芝榮的後裔)說的。經考證,王雅量的父親王慎,曾經到淄川任過儒學訓導,後來升任安徽天長縣教諭,遷官期間途徑費縣故鄉,見兒子雅量仕進未成,便投檄不赴。因當時淄川隸屬青州府所轄,故王芝榮的後裔稱他的先祖(指王慎)曾到青州做官回來的。現在網路以及有文章中的誤說也終於弄了個水落石出。因此,九世祖王慎曾到淄川(隸屬青州)做過官,而並非是始祖王桓是從青州遷來的,期望王氏後人不要把誤傳當作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