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性論文有:
1、《論宮體詩產生的原因》,載《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2、《從矯枉過正到自我修正——明代文論中的一個特異現象》,載《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3、《論明代小說批評中史學意識的流變》,載《江西社會科學》1998年第6期。
4、《論清代小說批評中史學意識的蛻變》,載《齊魯學刊》1998年第5期。
5、《元代歷史劇文人作者的創作心態蠡測》,載《藝術百家》2001年第2期。
6、《明清傳奇之歷史劇創作的黨人心態》,載《戲曲藝術》2001年第3期。
7、《說不盡的“昭君出塞”——新版揚劇〈王昭君〉觀後感》,載《文藝報》2001年10月18日“藝術周刊”。
8、《史學意識與中國古代歷史劇的發生》,載《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9、《本位與超越——從新版揚劇〈王昭君〉看戲曲的現代化》,載《劇影月報》2002年第1期。
10、《本位批評的缺失——論中國古典史劇理論的批評範式》,載《南京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11、《〈譜定紅香傳〉傳奇及其作者考》,載《文獻》2002年第2期。
12、《論明清小說創作中的戲劇因素》,載《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13、《從“江流”故事的演變看古代戲劇與小說的趨俗性》,載《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3期。
14、《藝術與藝術的歷史——試論樣板戲批評中的本體失位》,載《大舞台》2002年第1期。
15、《曲史觀:中國古典史劇文人創作的中心話語》,載《求是學刊》2002年第4期。
16、《中國民族戲劇的三維釋說》,載《中國圖書評論》2002年第3期。
17、《論中國古典史劇理論的批評範式:代置式》,載《戲劇藝術》2002年第3期。
18、《以曲為史:中國古代文人的歷史劇創作》,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19、《中國古典史劇理論中“曲史觀”的形成與演進》,載《戲劇》2002年第4期。
20、《文獻學與文藝學的並舉——評姚品文〈寧王朱權〉》,載《書目季刊》(台灣)第36卷第4期。
21、《中國古代歷史劇本事溯源》,載《中華戲曲》第28輯2003年5月。
22、《〈石巢傳奇四種〉創作考辨》,載《文獻》2003年第3期。
23、《從曲體使用看明清之際戲曲創作的通融性》,載《戲曲藝術》2004年第1期。
24、《茅維及其凌霞閣雜劇考述》,載《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2期。
25、《明清戲曲史的縮影——評金英淑〈《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載《中國圖書評論》2004年第4期。
26、《明清之際雜劇作期叢考》,載《戲曲研究》第65輯。
27、《秦子陵及其〈如意珠〉傳奇創作考辨——兼論新發現的〈紅羅記〉傳奇稿本》,載《文學遺產》2004年第5期。
28、《明末清初傳奇作期叢考》,載《中華戲曲》第31輯。
29、《阮大鋮南京戲劇活動考》,載《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