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簡歷
孫曉明, 男,1963年9月生,江蘇人. 中共黨員。
1990 年獲南京大學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聯合培養礦床學博士學位
1990.07 - 1992.10 在華東有色地勘局研究所任礦床室主任,工程師
1992.11 - 1998.02為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
1998.02 - 1998.08 為 Dept. of Geology, NMT, USA訪問科學家
2000.06 - 2000.10 為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訪問教授
1996 年 - 2002 年 兼任中山大學地學院副院長、院長、中山大學海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位委員會委員等
目前為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博士導師
目前兼任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副院長、國際經濟地質學家學會(SEG)會士、國際礦床成因協會(IAGOD)執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質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廣東省海洋資源與近岸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國家教育部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本科高校海洋科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山大學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海洋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地球化學》、《礦床地質》、《地質論評》、《高校地質學報》、《安全與環境學報》和《岩礦測試》等學術刊物編委、成礦作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礦床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國土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員、廣東省骨科矯形技術及植入材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批地質調查技術專家庫入選專家、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水工環及礦產地質勘查評審專家、廣東省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評審專家等。
二.主要獎勵:
1990年獲南京大學首屆“光華獎”
1991年獲江蘇省第二屆“中青年科技獎”
1991年獲華東有色地勘局“十佳個人”和“先進生產者”稱號
1994年獲中山大學“馬應彪獎”
1995年獲中國地質學會第五屆“青年地質科技獎” 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
1998年獲廣東省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1998年獲中山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1998年獲廣東省首屆“青年科技獎”
1996年被選為中山大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併入選廣東省“千百十工程”
1997年入選國家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資助計畫” 2002年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2003年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 2008獲得南粵科技創新優秀學術論文獎
2009年被聘為廣東省高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4年獲得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三.主要科研項目:
1. 1992~1996:新疆阿其克布拉克—梧桐溝一帶找礦前景及找礦靶區優選與評價,國家八五攻關項目(三0五項目)(N0.85-902-05-05),第二完成人
2. 1993~1996:粵北大寶山多金屬礦中伴金銀賦存狀態和分布規律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No.930227); 主持人
3. 1996~1999:粵中長坑大型熱泉型金銀礦成礦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49502029); 主持人
4. 1998~2001:粵東嵩溪大型獨立銀銻礦成礦流體四維體系礦化軌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49773195); 主持人
5. 1998~2001:粵東大型獨立銀銻礦成礦流體四維體系(3Dt)礦化路徑,國家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主持人
6. 1995~1997:東南沿海中新生代以來熱泉型金銀礦化研究,中山大學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
7. 1995~1997:雷射質譜及其在礦物學和地質年代學上的套用,中山大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主持人
8. 2000~2001:凡口超大型鉛-鋅礦成礦流體地球化學, 教育部國家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基金。主持人
9. 1998~2001:粵東獨立銀礦成礦流體礦化軌跡,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No.970123)主持人
10. 2002.1~2004.12, 華南黑色岩系鉑多金屬礦中貴金屬元素賦存狀態和來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40173025)主持人
11. 2000.1~2002.12,卡林型金礦中不可見金和納米金的原子級解析度Z襯度圖象技術及電子能損失光譜(EELS)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B類)(No.49928201),合作主持人
12. 2000~2004粵西韌性剪下帶型金礦成礦流體地球化學, 國家973項目子題。(No.G1999043200), 主持人
13. 2003~2007:印-亞大陸碰撞造山與成礦綜合研究,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一級課題(No. 2002CB412610) ,主持人
14. 2001~2005:多金屬結核成礦時空演化模型及我國契約區資源綜合評價研究, 國際海底區域研究開發“十五” 項目(No. DY105-01-02-1); 主持人
15. 2003~2006: 蘇北大陸深鑽中的流體地球化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 (N0.40399142); 主持人
16. 2004~2006, 西太平洋海底富鈷結殼中鉑族和稀土元素及鈷的賦存狀態及富集機理, 國際海底區域研究開發“十五” 項目(DY105-01-04-13); 主持人
17. 2003~2006: 海底富鈷結殼中微量氣體組成及鉑族元素(PGE)賦存狀態,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No. 2003),主持人
18. 2004~2005: 西太平洋海底富鈷結殼中鉑族和稀土元素及鈷的賦存狀態及富集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40343019); 主持人
19. 2004~2005: 蘇北大陸深鑽中超高壓變質岩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岩石圈構造、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課題(No.2003015); 主持人
20. 2005~2007: 西太平洋海山富鈷結殼中鉑族和稀土元素及鈷的賦存狀態及納米地球化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40473024); 主持人
21. 2005~2008:“大陸板塊會聚邊界的地幔動力學與現代地殼作用”第一課題“大陸板塊邊界的三維物質組成及變質演化”,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二級課題(2003CB716501),主持人
22. 2005~2007: 西太平洋海山富鈷結殼中鉑族元素稀土元素和鈷的納米地球化學研究,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No.20040558049), 主持人
23. 2007~2009: 哀牢山金礦帶韌性變形過程及其納米尺度水/岩反應和金礦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40673045) ,主持人
24. 2007~2008. 江蘇溧水觀山銅多金屬礦礦床成因和找礦預測。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委託研究項目,主持人
25. 2007~2009. 海底多金屬硫化物中貴金屬元素和微量氣體地球化學。國際海底區域研究開發“十一五” 項目, 主持人
26. 2008~2011. 印度洋海底熱液硫化物中貴金屬元素賦存狀態和成礦流體地球化學,中國科學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基金課題(編號: MSGLCAS); 主持人
27. 2008~2012: 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期碰撞造山型金礦成礦機制和礦化模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No. 40830425). 主持人.
28. 2008~2012: 碰撞造山過程中的Au成礦作用.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一級課題(No. 2009CB421006, 三江特提斯複合造山與成礦作用), 主持人.
29. 2009~2011:藏南喜馬拉雅期碰撞造山型金礦成礦機制。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 主持人
30. 2011~2018.天然氣水合物成礦區納米尺度自生礦物/水界面反應及微生物效應研究(No:GZH201100305-06-06),“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與試采工程”國家專項(簡稱“127工程”),主持人
31. 2012~2014. 南海海底冷泉噴口自生沉積物納米礦物學和地球化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南海深海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畫培育項目(No: 91128101), 主持人
32. 2011~2015. 富鈷結殼成礦演化模型研究. 國際海域資源調查與開發“十二五”課題(DY125-13-R-05). 主持人
33. 2011~2015. 天然氣水合物自生沉積物納米礦物學和地球化學. 廣東省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項目.主持人
34. 2013~2016. 印度洋洋中脊熱液場沉積物貴金屬元素納米礦物學和地球化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41273054 ),主持人
35. 2013~2014. 印度洋洋脊熱液場貴金屬元素富集機理和流體地球化學。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山大學重大項目培育資助計畫項目(No. 12lgjc05 ). 主持人
36. 2013~2015. 印度洋洋中脊熱液場沉積物貴金屬元素納米礦物學和地球化學.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優先發展領域). 主持人(No. 20120171130005 )
37. 2014~2018. 三江特提斯構造域複合造山過程中金成礦作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聯合基金重點項目. 主持人( No. U1302233).
38. 2015~2020. 特提斯構造域複合造山過程中的金礦化,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子題, 主持人(No.2015CB452604)
39. 2017~2020. 藏南曲松-錯古-折木郎剪下帶韌性變形和碰撞造山型金礦成礦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41672071), 主持人
四.代表性論著
(一). 主要專著:
1、 孫曉明,徐克勤,任啟江,Read R.Keays, 1996,吉南太古宙高級變質地體和金礦。地質出版社。
2、 孫曉明,柯長桂,張顯球,林紹標,1996,粵北丹霞紅層地質地貌及超大型礦床。地質出版社。
3、李兆麟, 孫曉明,楊榮勇等,2000,南天山東段韌性剪下帶金礦床地質地球化學,中山大學出版社。
4、王敏, 孫曉明, 2007. 華南黑色岩系鉑多金屬礦床地質地球化學及成因. 地質出版社。
5、熊德信, 孫曉明, 石貴勇, 2007. 雲南哀牢山喜山期造山型金礦帶礦床地球化學及成礦模式. 地質出版社。
6、徐莉, 孫曉明,翟偉,湯倩,梁金龍. 2009.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CCSD)流體地球化學和礦化. 地質出版社。
7、何高文, 孫曉明, 薛婷, 2011. 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地質地球化學特徵與成礦機制對比. 地質出版社。
8、陸紅鋒, 孫曉明,張美. 2011.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賦存區沉積物礦物學及地球化學. 科學出版社。
五.教學活動和研究生培養:
主講《地球科學概論》、《礦床學》、《高等礦床學》、《礦床地球化學》、《現代同位素地球化學》、《海底礦產資源》和《科技論文寫作》等課程; 目前主要招收礦床地球化學、成礦流體地球化學、海底礦產資源、納米地球化學和環境地球化學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聯合招收納米地球化學方向博士研究生。已培養研究生50餘人。2008年起招收地球科學和海洋科學領域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