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2年7月畢業於萊陽農學院牧醫系畜牧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8年12月獲山東大學碩士學位;
1995年5月獲南斯拉夫NoviSad大學博士學位;
1995年6月至1997年6月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攻讀博士後。
承擔多項社會兼職:九三學社海淀區委委員;九三學社中國農業大學基層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九三學社中國農業大學第一支社主任委員。國家農業部、科技部及北京、山東4個縣市的顧問。
主要貢獻
主持(或主參)了國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際合作(美國)等科研項目13個,其中四項總體上達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出版專著三部,主編或與人合著四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69篇,其中英文23篇,第一作者46篇。近5年發表論文33篇,其中5篇被SCI收錄。參加國際會議16次,先後應邀出訪日本、奧地利、匈牙利、美國、荷蘭等14個國家。在利用蚯蚓技術處理與轉化農業有機廢棄物與綜合利用研究方面,在國際上有較高聲譽。
兼任北京蚯蚓技術研究所所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國際蚯蚓養殖協會(美國)亞洲與大西洋分會負責人;中國生態學會和中國畜牧獸醫學會會員;美國生態學會會員;國際生態工程學會會員;歐洲環境毒理與化學協會會員;美國《套用土壤生態學》編委(SCI源);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歐盟ECOCERT國際生態有機食品國際檢查員;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專家(甲級證書,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認可委ISO14000審核員;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農業專題專家組成員;國家863項目生物有機肥課題專家組專家;國家973重大基礎前期研究課題組組長;美國《套用土壤生態》SCI雜誌編委會委員。
孫振鈞教授自1985年以來,鑽研蚯蚓高產養殖理論與技術,對人工控制條件下和自然狀態條件下蚯蚓的生活規律、繁殖習性等詳細觀察和比較研究,搞清了人工養殖條件下蚯蚓種群特徵和空間分布類型,對蚯蚓養殖中的高產生態因子進行了系列研究,揭示了許多在自然條件下蚯蚓所不具備的生態特性。根據這些研究成果並參照國內外有關資料,創立了蚯蚓人工養殖理論和系列技術。該蚯蚓高產養殖系列技術包括深層高密度養殖、溫床塑膠大棚養殖和周年循環養殖,解決了蚯蚓養殖中產量低、生產不連續這兩個多年來一直未解決的問題,套用該養殖技術,露天養殖180天,每平方米產鮮蚓15.4kg,折合畝產10244.5kg,溫床塑膠大棚周年循環高產養殖床,每平方米產蚯蚓22.5kg,折合畝產1.5萬公斤。
此項研究全面系統地分析蚯蚓和蚯蚓糞的化學成分,發現蚯蚓粉蛋白不僅含量高,胺基酸組成和比例適宜,而且亮氨酸、精氨酸和賴氨酸含量較花生蛋白和魚蛋白高2-3倍,是優質的必需胺基酸補充劑。同時蚯蚓糞營養評價表明,蚯蚓糞完全可以代替部分飼糧,並具有促進豬、雞、魚生長的作用。為此篩選出了以蚯蚓(粉)代替魚粉,以蚯蚓糞代替部分麩皮、玉米的魚、雞、豬最佳化飼料配方。飼養試驗表明,與常規魚粉飼料配方相比,飼料成本降低33-43%,增重率則提高15-20%,經濟效益極顯著。建立了三處蚯蚓與畜禽魚結合綜合養殖示範場,為發展高效低耗無公害畜牧業提供了一條新途徑。目前,這些技術已在全國16省市130多個場(點)推廣。近年來藉助在國外學習的機會並利用先進實驗設備與手段,系統地研究了蚯蚓體內酶、胺基酸絡合金屬、多肽等有效成份和有益微生物組成,成功開發出了蚯蚓複合酶製劑和胺基酸複合營養液,並於1996年11月通過了山東省科委組織的現場驗收,蚯蚓益微製劑正在中試中。動物飼養試驗表明,上述產品對畜禽具有保健和促進生長發育雙重作用。這些研究結果添補了國內空白。以蚯蚓提取物為主要原料的新型植物生長抗病促進劑正在研究中。
獲獎記錄
蚯蚓營養分析及綜合利用的研究在1993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位。
1989年12月孫振鈞主持的《膠東半島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項目獲山東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9年10月《家雞微核測試及其在飼養環境監測中套用》論文獲農業部建國四十周年青年畜牧獸醫科學工作者科技進步優秀論文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