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均銓

孫均銓

生年不詳,號秋崖,祖籍辰溪,後來居住湖南麻陽岔村〈今舒家村鄉丁家村〉,在辰溪進修,清乾隆甲寅恩科舉人,嘉慶十三年戊辰科進士,嘉隆四年(1809)任永順府教授,子弟上千人。至道光初年,辰溪進士的孫均銓任鳳凰敬修書院院長,與孫均士續修《苗蠻辨》等書。很有才華,嘉慶年前中進士名列湘西前茅,道光元年張得雨觀察延主敬修講學,講學討論之風興起,有名氣的比如包安容、楊光瓊、楊昌拔等人的居室每天都很熱鬧,後聘請孫均銓修鳳凰廳志,他考證詳實,簡單得體。修完廳志後孫均銓繼續講學,七十歲後死,但至今鳳凰縣的講習之風仍然沒有超過孫均銓那個時期。

人物簡介

《苗蠻辨》中寫道:“蠻猶有上下之分,苗則無所統紀。”關於苗族社會的特點,《永綏廳志》有比較詳細的記述:“生苗各分寨落……有部落無酋長,其俗不以人命為重,寨中有父子兄弟數人數十人,強梁健斗或能見官講客話者,則寨中畏之,共推為寨長;如寨中再有一人一戶,則又各自為黨。或一寨一長或一寨數長,皆以盛衰強弱迭更易,不如他部之有酋長世受統轄也。在其所作的《苗蠻辨》中說過,唐代苗族就有五大酋長,用石、隴、吳、麻等姓。到了嘉慶初年,隨軍到湘西鎮壓苗族起義的漢中道嚴如煜(漵浦人),卻把苗有五大姓之說歪曲成“ 五姓真苗說”。“ 五姓真苗說”人為地縮小了苗族的範疇,使我們把一些苗族土司作為異族。

主要業績

此說先見於孫均銓的《苗蠻辨》,其中有曰:“其時蠻中大姓則有彭氏、舒氏、向氏、冉氏、田氏,各有分土,中環五種土酋,有石、隴、吳、麻等姓,今苗姓有此,疑即是苗。”到了嘉慶年間,嚴如煜在《平苗議》中寫道:“統計三種苗,惟吳、龍、石、麻、廖五姓為真苗,其歐陽、彭、洪等姓乃外民入贅,習其俗久遂成族類。”這就把五種土酋為苗的說法深化為“五姓為真苗”,即五姓真苗說。此說被後人承襲,謬誤留傳後世。其實苗族自己就有削、沒(羋)、邊(卞)、管、卡、來(萊)、刊等七大苗姓,他們使用的漢姓不計其數,若按多少來決定大小的話,那彭、向、田也是苗族中的大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