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孫信德,字德康,號達人。一九三四年生於浙江奉化,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聯邦德國曼漢姆市東亞學院客座教授,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副團長兼上海百老書畫院執行院長。達人家境清貧,幼時失學,未及弱冠即遠離故里到上海謀生。尚能溫飽,便致力書法,專心求進,不問寒暑,孜孜不倦,深得各體結構之要決,尤精楷、行。楷法初學歐陽、參以智永千文、工整秀麗,極盡剛健婀娜之致;隸書學乙瑛、禮器、得其遒勁飄逸之妙,步入中年師法鄧石如,益復渾厚,其餘對漢魏唐宋各家無不涉及,特別對近代書法名人於佑任情有獨鍾,集其精神而自成一家。
唐人有詩云:“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勝於詩。”文如其人,書亦如之。達人性情淳厚,助人為樂,尊賢敬老,獎掖後進,不遺餘力,人且以此多之。其作品曾應邀去新加坡、日本、德國、台灣和國內的江蘇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地展覽,頗有影響。為了書法的普及,上海書畫出版社約他編寫—“怎樣寫楷書”。接著又約他書寫—“金訓華日記”大中楷書字帖,五次再版,印數達180萬冊,風行海內外,學者稱便。還應上海電視台之請,講授楷法,甚得好評。國內名勝古蹟邀其題字者接踵,四川儀龍朱德紀念館、永州柳宗之紀念館、安徽李白紀念館、河南嶽飛紀念館、江蘇鄭板橋紀念館、普陀佛山、江浙諸寺等均留有他的墨跡和碑刻。其作品還被江蘇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連雲港博物館和日本、德國等地博物館收藏。去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他以世博為內容,用五種書體創作了上百幅書法精品在上海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數十位共和國將軍及社會各界人士給他發來了賀信、賀詞,上千餘人參加了開幕式,盛況空前好評如潮。由於世博會的輻射影響及孫信德先生的藝術成就,不久該展整套作品移展寧波鎮海,展出期間有數十幅作品被藏家現場收購,40幅作品售得人民幣80多萬元,孫先生他拿出其中的50餘萬元捐贈了給寧波鎮海慈善總會。
近年,達人於揮毫之餘,研治古典文學,以豐富書法藝術之蘊涵。國內著名佛經學家、文壇耆宿蘇淵雷教授對達人書法有極高的評價,曾作詩云:
卓犖全憑腕力恃,剛中婀娜見為難;
多君落筆刪凡俗,爛漫天真始足師
作品概覽
楷書孫先生的楷書厚重遒勁,繼承魏碑之精髓,溶顏體之氣魄。
行書行書方面,大氣磅礴,筆畫間氣韻相通,筆法與章法相得益彰,獨成一家之風貌。
草書孫先生的草書或如蒼鷹搏擊長空、或如猛虎縱橫山林,氣勢如虹。
隸篆其隸書與篆書亦造詣深厚,呈現老先生一如既往的厚重堅實之風格,同時也浸透著滄桑的歷史感。
題匾孫先生為國內知名建築、古蹟、名剎、紀念地揮毫潑墨,彰顯中國之文化氣韻。
相約世博
上海世博會期間,孫信德先生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個人書法展反響熱烈,其後在上海美術館展出,獲得極大成功。上海世博會為此專門製作一套紀念郵票,作為對孫信德的褒獎。情懷共和國老將軍
孫信德先生作為中央機關老幹部康樂文化指導中心副主任,以書法會友,譜寫了一曲曲與共和國老將軍們交流的融融樂章。2000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共和國百名將軍與特區農民書畫展”,劉華清、王光英、張廷發、徐信等軍隊領導人出席開幕式。2004年,於南昌博物館成功舉辦了慶祝“神舟五號”飛船上天和建軍77周年書畫展,戴學江上將等出席開幕式。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中辦老幹部局局長宋奎蘭、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萬年等領導出席孫信德先生的書法作品展。
書法歷程
家境貧寒,幼時失學,1948年底他隻身一人離家到上海當學徒。
解放後,他進機械學校學習,後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工作,因自幼喜愛書法,有了溫飽,舊趣重拾。他“專心求進,不問寒暑,孜孜不倦,臨摹各家名帖,深得各體結構之要訣”。
到上世紀80年代,孫信德書法已蜚聲國內外,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批會員,也是“文革”後上海書法家協會成立時的第一批會員。
從1982年起,他先後在大陸和台灣舉辦個人書法展覽,其作品還被眾多博物館收藏。“中國一大會址嘉興南湖、四川儀隴朱德紀念館、湖南永州柳宗元紀念館、安徽李白紀念館等,以及普陀、九華等名山、江浙諸寺等均留有他的墨跡。
對書法藝術我沒有深刻的見解,但由於幾十年做內外新聞宣傳工作的職業習慣,對書法的社會效應卻非常敏感。孫信德熱心書法普及,服務於社會,早在“文革”時期,他應上海書畫出版社的約請,與友人編寫了《怎樣寫楷書》一書,還出了大、中楷書字帖,五次再版。還應上海電視台的邀請講授楷書結構,為多家學校授課,甚得好評。
奉化與台灣有特殊的淵源,1995年5月他應台灣藝術協會的邀請舉辦個人書法展,溝通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共識。那次他應邀到蔣緯國先生家中,與其共敘鄉情。
上世紀90年代,孫信德多次應邀走出國門,1993年他前往新加坡,多次舉辦個人書法展覽。他還被邀請去日本、德國展出,並被德國曼漢姆市東亞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古人曰“書如其人”,並有“以書明志”,“以書達人”之說。孫信德說,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內涵極其豐富,書法要創新,但要符合中國文化的傳統,保留和發揮漢字的內蘊與藝術美。我聽說,他在古稀之年,仍在刻苦研究中國文化的演變和古典文學,以豐富自己的藝術底蘊,“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一九九四年十月,由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孫炳炎先生親自發起組織一次規模盛大的孫信德書法展覽,並由他出面邀請政府部長、國會議員主持開幕式,在孫炳炎會長的幫助下,部分作品作為禮品分贈給總統和政府各部部長。
一九九五年六月,應台灣中國藝術協會邀請,去台灣舉辦個人書法展覽,歷時二個月。受到台灣“國安會主席”蔣緯國、“國民大會”秘書長陳金鑲等要員的親切接待。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先生專門為孫信德先生辦了入境手續,台灣電視台董事長、四信銀行行長陳重光先生和國際獅子會會長為展覽剪了彩。
一九九六年六月應日本南方港口志布志議會之邀請,去那裡舉辦父子三人書畫展,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所攜作品都被當地收藏。
二○○五年七月一日,應聯邦德國萊法州路德維經濟大學東亞學院恩勒特院長邀請去曼漢姆市博物館舉辦書法展覽,並被該大學的東亞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從一九八五年到二○○五年,先後應邀在上海美術館、南京江蘇美術館、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奉化溪口及新加坡、台灣、日本、德國等地舉辦過八次聯展和個人作品展覽。
書法造詣與社會影響
1949年,上海一所機械學校招生,胸懷大志的孫信德當即報名參考。當時考試課程是數學、政治兩門。因孫信德僅僅識字而已,數學考了零分,由於平時愛看書報,政治卻考了滿分。學校認為他政治覺悟高,破格錄取了他。畢業後由於好學肯乾,他被任命為廠里的政治輔導員,同時還是當時解放日報的一名特約通訊員。但內心深處,孫信德更熱愛書法,讀書時每堂書法課都讓他興奮不已。無論是滴水成凍的寒冬,還是赤日炎炎的盛夏,每天都在自己簡陋的小屋裡臨摹碑帖,揮毫練字到深夜。“要集各家之長,自成一體”,是孫信德的藝術追求。他從隸書著手,以漢代乙瑛、禮器二碑為日課,朝夕臨摹。隸書有了一定基礎後,又開始學習楷書,兼取歐陽詢、褚遂良的兩家之長,他的楷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深諳隸楷二體的孫信德又苦學行書之暢然自在的筆意與情致。中年之後,孫信德又陡然變法,成為鄧石如一派的追慕者,在書藝中融入篆隸的意味,筆法愈見渾厚。著名書法家茆帆曾稱讚其書:風神自在,妍潤得宜,枯勁有己,而又閒雅逸達。上個世紀70年代末,孫信德在上海書壇嶄露頭角。由上海書畫社出版的《金訓華日記》大、中楷書字帖2本,5次再版,印數高達180萬冊,一時風靡全國。許多院校、文化機構聘他為書法教師,並在上海電視台講授書法。求書者也接踵而來,國內新建的紀念館、名勝古蹟如奉化檔案館,寧波美術館,上海烈士陵園,普陀山等地都留下了他的墨跡與碑刻。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孫信德的書名已蜚聲海內外。1988年孫信德回到家鄉創辦了奉化書畫社。1993年9月,孫信德應聘前往新加坡南洋大學任教。此間的1995年,他應台灣中國藝術協會的邀請,前往台灣舉辦個人書法展,歷時兩個月,受到台灣民眾的廣泛好評。旅居新加坡7年,他出版了《孫炳炎先生人生哲學》四體書法集,而且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黃金輝總統曾親筆寫信給他,並贈送紀念品。當地中華總商會為他舉辦了規模盛大的個人書法展覽。媒體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民眾報》、《武壇》、《武嶺》等報刊用整版篇幅介紹他的活動,他還以貴賓的身份出席新加坡電視台交流活動。2000年,孫信德從新加坡來到深圳,正巧碰上深圳市檔案局正籌建共和國老將軍書畫檔案專館。由於孫信德曾與老一輩將軍交往甚密,因此被深圳市檔案局聘請為副館長。2005年,在寧波和上海先後舉辦個人書法展.最近出版有<孫信德書法集>,<孫信德近作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