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災害防禦協會理事、專家組成員。主要業績:在湖北省地質局區測隊工作15年,參加1:20萬宜昌幅、長陽幅、羅田幅、神農架幅、鍾祥幅、應城幅、隨縣幅、宜城幅等區域地質礦產調查設計、野外調查和編寫最終報告,多次被省區測隊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1980年調回家鄉興山縣,赴野外踏勘礦點2O0餘個,找到43種礦產資源,編著了10萬字的《湖北省興山縣地質礦產資源概況》和50萬字的《21世紀興山礦產開發》二部專著,撰寫礦產開發和地質災害防治學術論文、研究報告70篇,同全縣人民共同開創了興山礦產開發工作的新局面,1998年全縣礦產開發工業產值10.7億元,上交利稅4392萬元,分別比1980年增長390倍和184倍,占縣工業總產值和財政收入78.4%和48%。勘查、鑑定128處山崩、滑坡、土石流等地質災害險區,編寫報告82篇,使險區民眾607戶、9007人及時撤離險區,無一人傷亡,減輕災害損失30O0餘萬元。為宜昌市科學技術專家,多次被縣委、政府授予特等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科技工作者、傑出興山人、興山十佳公僕稱號,連續四屆被評為省管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受到省政協、宜昌市委、市政府部門表彰。傳略業績入編《湖北科技精英》、《跨世紀的創舉·三峽工程慶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大文化英才傳略會典》《中華驕子》、《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紀珍藏版)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