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園文化旅遊區

孝莊園文化旅遊區

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遊區,簡稱孝莊園,是以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出生地為主題的大型歷史人文景區。景區位於內蒙古科爾沁草原腹地,通遼市科左中旗境內,原達爾罕親王府舊址,距離通遼市區48公里。 景區總占地面積1萬畝,規劃有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嘎達梅林紀念館,白龍湖,科爾沁與後金盟誓碑、科爾沁蒙古風情園等十餘處景點,核心景點是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已正式向遊客開放。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孝莊園文化旅遊區孝莊園文化旅遊區
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遊區,是以清朝國母、科爾沁草原走出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出生地為主題,以“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為主景區的大型歷史人文景區。
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遊區位於通遼市境內的原達爾罕親王府舊址、國道304線西側(科左中旗境內),距通遼市區48公里。園區總占地面積近萬畝,規劃有孝莊園故居·達爾罕親王府、孝莊博物館、嘎達梅林紀念館、達爾罕兵營、白塔寺、白龍湖、科爾沁與後金盟誓碑等十多處景點。核心景區為“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按照“尊重歷史、符合規制、修舊如舊、復建精品”的原則復建,為清代中後期至今二百多年來中國最大的古建築復建工程,中國目前現存規模最大的親王府邸,被譽為中國“王府之最”。
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遊區,現已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批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列入“十二五”期間全區最具帶動力和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王府復建工程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建築最高獎“草原杯”。
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遊區,將通過一定時間的努力,逐步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孝莊園將發揮文化視窗作用、歷史傳承功能和人文地標意義,成為展示通遼歷史文化、展示通遼歷史名人的載體,成為人文歷史主題突出的精品景區,成為通遼的一張特色名片,成為科爾沁歷史文化的傳承基地、研究基地和展示基地。
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遊區於2012年8月19日正式開園,孝莊園的形象大使為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

親王府簡介

孝莊園的核心景點“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位於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孝莊園文化旅遊區內,距通遼市區48公里,為“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的出生之地。
王府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最初,是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清代漠南蒙古第一部落--科爾沁部首領、孝莊文皇后的父親宰桑的府邸和住帳地,後於清順治年間,宰桑之子、孝莊文皇后的四哥滿珠習禮晉封為扎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王府因此得名。至清末,共世襲罔替十二代達爾罕親王,有多位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府內。康熙大帝一生三巡科爾沁,祭奠祖母,在這裡大宴過蒙古眾鄉民,寫下了著名的《至科爾沁部與眾蒙古宴》詩;乾隆皇帝兩次駐蹕達爾罕親王府,將他摯愛的固倫和敬公主下嫁給第五代達爾罕親王,乾隆還在府內舉辦了三十三歲生日慶典。民族英雄嘎達梅林曾擔任王府最後一任軍務梅林。
王府至清末逐漸衰敗,土改時被徹底損毀,2008年開始復建,於2011年11月復建完成。達爾罕親王府的復建,遵循了“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符合規制,復建精品”的原則。復建後的王府,為清代中期至今二百多年來中國最大的復古工程,中國目前現存規模最大的親王府邸。王府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四百五十米,總占地面積十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一萬五千多平方米,總計由九十餘座古建築組成。整個建築全部採用青磚灰瓦木結構,使用古代的磨磚對縫、彩繪、貼金、地仗等傳統工藝。王府分中東西三路,中路七進院落,從前向後依次為府門、儀門、印務處、銀安殿、寢殿、孝莊故居、玉佛殿;西路為扎薩克衙門、內務衙門、王爺演武場、馬廄;東路為驛館、王府小花園、公主府、孝莊博物館、倉廩等組成。整體為傳統木結構建築,青磚灰瓦,雕樑畫棟,富麗恢弘,民族特色濃郁。被譽為“中國王府之最”。
王府內設有孝莊博物館、達爾罕親王府歷史展館、科爾沁蒙古馬文化博物館、科爾沁民俗博物館、元人秋獵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