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組填充法

位元組填充法是採用一些特定的字元來定界一幀的開始和結束的方法。過去採用的開始和結束字不同的,但近幾年多數協定傾向於採用使用相同的位元組,稱為標誌位元組(flag byte),當標誌位元組出現在待傳送的數據信息當中時,就會被誤認為是幀的邊界。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是,傳送端的數據鏈路層在出現標誌位元組的數據段前插入另一個轉義字元(通常取ESC),而在接收端的數據鏈路層在把數據送往網路層之前刪除這個插入的轉義字元。這種技術稱為位元組填充(byte stuffing)。然而,如果用來填充的轉義字元出現在待傳送的數據信息當中,又該如何處理呢?答案仍是在出現的這個轉義字元前插入一個轉義字元。這樣子當接收端接收到兩個連續的轉義字元時就不會當做EOT(傳輸結束字元)而使幀出現錯誤。因此,接收端的數據鏈路層在去掉填充字元後上交給網路層的IP數據報與傳送端傳送的原始IP數據報是完全相同的。BSC及ARPANET仍使用的IMP-IMPPPP使用的位元組填充法略做簡化,其表示位元組填充舉例。面向字元的二進制同步通信規程協定都採用這種位元組填充法,但網際網路數據鏈路協定ppp使用的位元組填充法略做簡化。

目前用戶接入網際網路有多種方式,常用的是電話撥號入網和寬頻入網。但是,無論何種種入網方式都不可能自己直接連線到網際網路上去,而是要通過某種4主入網連線到天1特網服務提供者18p,才槲妾入網際網路。Isp正是從事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牙n信息増值的服務商。每一個isp都從網際網路的管理機構或從更大的isp申請一批Ip地址並擁有伺服器和路由器,路由器通過高速通信線路(專設或租用)與網際網路相連。對廣大用戶來說,ISP是進入網際網路的嚮導。用戶向某一個18p辦完入網註冊手續,獲知入網的必要數據(如用戶名和口令、E-mail地址、ISP伺服器的域名和域名系統伺服器的IP位址等)後,即可對所使用的計算機進行入網設定。對於點對點信道,在PPP協定出現之前仍使用面向字元的SLIP協定,但SLIP存在不少缺點,如無差錯檢測功能、通信雙方需事先知道對方的IP位址、SLIP僅支持IP不支持其他協定、存在多種版本等。為了克服SLIP這些缺點,1992年又制定了點對點協定ppp( Poine-to-Point Protocol ),1993年和1994年的修訂,在制定PPP協定時,主要的是要一改以往遵循傳輸、差錯檢襠、rj、檢測連線狀態、支持多種網路層協定和多種類型鏈路、最大傳送單元、網路層地址協商和數據壓縮協商等方面也有明確的需求,還明確不再設定糾錯控制、流量控制、編制序號、只支持點對點的全雙工鏈路通信等功能。PPP協定的簡單設計既提高了協定的可靠性,同時也有利於提高不同製造商對協定的不同實現的互操作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