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耐蜥

孔耐蜥

孔耐蜥(學名Kuehneosaurus)又名滑翔蜥、孔耐龍、庫恩奧龍,是晚三疊紀的爬蟲類,發現於英國。孔耐蜥大約72公分長,擁有從身體突出14.3公分長的肋骨 ,之間有皮膜連線,可能是用來在樹間滑翔,就像現代的飛蜥。孔耐蜥屬於孔耐蜥科,是一個滑翔爬行動物,屬於鱗龍形下綱,該下綱也包含了現代蜥蜴與喙頭蜥。Kuehneosuchus是其近親,兩者可能是同一物種,或是兩性異形。

基本信息

孔耐蜥(學名Kuehneosaurus)又名滑翔蜥、孔耐龍、庫恩奧龍,是種晚三疊紀的爬行動物,發現於英國。孔耐蜥大約72厘米長,擁有從身體突出14.3厘米長的肋骨,之間有皮膜連接,可能是用來在樹間滑翔,就像現代的飛蜥。孔耐蜥屬於孔耐蜥科,是一個滑翔爬行動物,屬於鱗龍形下綱,該下綱也包含了現代蜥蜴與喙頭蜥。孔耐鱷(Kuehneosuchus)是其近親,兩者可能是同一物種,或是兩性異形。
孔耐蜥(學名Kuehneosaurus)又名滑翔蜥、孔耐龍、庫恩奧龍,是種晚三疊紀的爬行動物,發現於英國。孔耐蜥大約72厘米長,擁有從身體突出14.3厘米長的肋骨,之間有皮膜連線,可能是用來在樹間滑翔,就像現代的飛蜥。孔耐蜥屬於孔耐蜥科,是一個滑翔爬行動物,屬於鱗龍形下綱,該下綱也包含了現代蜥蜴與喙頭蜥。孔耐鱷(Kuehneosuchus)是其近親,兩者可能是同一物種,或是兩性異形。氣動力學研究指出孔耐蜥可能不是滑翔者,而是利用肋骨與皮膜在樹間降落。在2008年的研究指出當孔耐蜥以45度降落時,時速可達每秒10到12米。飛行時的俯仰動作可由舌骨上的皮瓣來控制,如同現代的飛蜥。孔耐蜥化石時期: 晚三疊紀 孔耐鱷(左)、孔耐蜥(右)的想像圖 保護狀況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亞綱: 雙孔亞綱 Diapsida 下綱: 鱗龍形下綱 Lepidosauromorpha 目: 始蜥目 Eolacertilia 科: 孔耐蜥科 Kuehneosauridae 屬: 孔耐蜥屬 KuehneosaurusRobinson, 1962  種 孔耐蜥 K. latusRobinson, 1962 (模式種)孔耐蜥(學名Kuehneosaurus)又名滑翔蜥、孔耐龍、庫恩奧龍,是種晚三疊紀的爬行動物,發現於英國。孔耐蜥大約72厘米長,擁有從身體突出14.3厘米長的肋骨,之間有皮膜連線,可能是用來在樹間滑翔,就像現代的飛蜥。孔耐蜥屬於孔耐蜥科,是一個滑翔爬行動物,屬於鱗龍形下綱,該下綱也包含了現代蜥蜴與喙頭蜥。孔耐鱷(Kuehneosuchus)是其近親,兩者可能是同一物種,或是兩性異形。 氣動力學研究指出孔耐蜥可能不是滑翔者,而是利用肋骨與皮膜在樹間降落。在2008年的研究指出當孔耐蜥以45度降落時,時速可達每秒10到12米。飛行時的俯仰動作可由舌骨上的皮瓣來控制,如同現代的飛蜥。 孔耐蜥化石時期: 晚三疊紀 孔耐鱷(左)、孔耐蜥(右)的想像圖 保護狀況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亞綱: 雙孔亞綱 Diapsida 下綱: 鱗龍形下綱 Lepidosauromorpha 目: 始蜥目 Eolacertilia 科: 孔耐蜥科 Kuehneosauridae 屬: 孔耐蜥屬 Kuehneosaurus Robinson, 1962 種 孔耐蜥 K. latus Robinson, 1962 (模式種)

氣動力學研究指出孔耐蜥可能不是滑翔者,而是利用肋骨與皮膜在樹間降落。在2008年的研究指出當孔耐蜥以45度降落時,時速可達每秒10到12米。飛行時的俯仰動作可由舌骨上的皮瓣來控制,如同現代的飛蜥。
孔耐蜥
化石時期: 晚三疊紀
孔耐鱷(左)、孔耐蜥(右)的想像圖
保護狀況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亞綱: 雙孔亞綱 Diapsida
下綱: 鱗龍形下綱 Lepidosauromorpha
目: 始蜥目 Eolacertilia
科: 孔耐蜥科 Kuehneosauridae
屬: 孔耐蜥屬 Kuehneosaurus
Robinson, 1962

孔耐蜥 K. latus
Robinson, 1962 (模式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