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的影響
談到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不能不提的人物,就是孔子。上個世紀 70 年代,美國的一位學者在排列人類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一百位名人時,把孔子排在第五位,僅次於耶穌和釋加牟尼等人。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孔子的影響力恐怕要排在第一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孔子學說的影響。 孔子是中國儒學的創始人。兩千餘年來,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不僅體現在政治、政治、文化等方面,也體現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之中。有的外國學者甚至把儒家思想看作是中國的宗教思想。實際上,儒家學派只是中國古代許多學派中的一支,它是一種哲學思想,並非宗教,只不過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被奉為正統思想,長期占有獨尊的地位。孔子的思想不僅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也影響了亞洲的一些國家。時至今日,因為華僑華人遍及全球,可以說孔子思想的影響已不僅限於中國和亞洲了。
孔子簡介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 551 年,死於公元前 479 年,比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早一百多年。孔子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之後他隨母親定居到現在中國東部的山東省。孔子名字叫孔丘, “ 孔子 ” 是人們對他的尊稱。在中國古代,一個人的姓氏後中一個 “ 子 ” 字,是表示對這個人的尊敬的稱呼。 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在這個時期,原來統一的國家體制被打破,產生了許多小諸侯國。孔子就生活在其中一個叫魯國的國家,魯國在當時是文化最發達的國家。 孔子一生幾乎沒有做過什麼大官。但是他很有學問。在中國古代,受教育是貴族的特權。但是孔子用他自己的方式,打破了這種貴族的特權。他自己招收學生講學,不論什麼階層的人,只要交少量的物品作學費,就可以到他那裡去學習。孔子向學生們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倫理思想,據說先後共有三千人做過他的學生,其中有好幾位成了像孔子一樣的大學問家。這些人繼承和發展的孔子的思想,並且廣為傳播。
孔子的學說
為什麼孔子的學說在中國封建時代能一直占有統治地位呢?這一個不容易一下子說清楚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他的嚴格的等級思想和政治改良的思想,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在當時也有利於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孔子強調嚴格的倫理規範和秩序,認為一個做下屬的違背了上級或者做兒子的違背了父親,都是很嚴重的罪過。按照他的理論,做國君的就要好好治理國家,當平民的就應當忠於國君。每一個人都有多重身份,可能既是兒子,又是父親,還是臣子等,但必須在不同的場合保持嚴格的尊卑界限。這樣國家就太平,人民就能生活安定了。 孔子的學說在剛出現的時候,並沒有立即成為主流思想。到了公元前二世紀,當時的中國已是一個強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統治者發現孔子的理論很適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穩定,於是被定為國家正統的學說思想。 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的書是一本叫《論語》的小薄書。書里主要是孔子的語錄及孔子與他的學生們的對話錄。這本書在中國古代被奉為像西方《聖經》一樣的聖書。如果是一個平民,就要用這本書的思想來規範自己的生活;如果一個人想要做官從政,也必須深刻學習這本書。在中國歷史上有 “ 半部《論語》治天下 ” 的說法,意思是說,只要學到了《論語》中一半的理論,就足以去治理國家了。 實際上,《論語》並不是一本充滿說教的書,而是一本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的書,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在這本書里,孔子的言論涉及到很多方面,有關於讀書、音樂的,還有關於郊遊、交友的等等。其中記載一個叫子貢的學生問治國家的事,說軍隊、糧食和人民如果必須捨去一個的話,舍哪一個呢?孔子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軍隊。孔子學說的內容很豐富,其中有許多東西在現在看來仍然具有很高的價值。他在《論語》中的許多話,今天已成為中國人經常引用的俗語了。比如他說: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因此人們之間應該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