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記》假託明孝宗朝為時代背景,著意敘述了忠臣孝子的典型文玉粦和具有叛逆性格的巾幗英雄趙湘仙的故事。文玉粦文武雙全,智勇兼備,剛柔相濟,威德並重。在劉雄作亂、唐王發難、英王篡位、雲昌入侵、孝宗朝風雨飄搖之際,他支將傾之大廈,挽狂瀾於既倒,一匡天下,中興明朝,自己也封公入相,位極人臣。趙湘仙秀外慧中,機伶果敢,精明強幹。她女扮男裝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奪得頭名狀元。她作為欽差大臣奉旨巡按天下,平反冤獄。國難之中,她襄理政務,延攬人才,力御奸佞,功勳卓著。孝宗復位後,她官拜宰輔,爵至列侯。後來真相暴露,她拒不奉復妝婚配之詔,絕食而死。趙湘仙的悲劇結局,突破了《再生緣》續書者對孟麗君、《筆生花》對姜德華命運安排的傳統模式,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和藝術魅力。該書囊括了二十多個家族,塑造了一百五十多個人物形象,其主要人物各具個性,神采飛揚。全書結構巧妙合理,場景宏偉壯闊,情節曲折生動,語言清麗流轉。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它都為《天雨花》、《筆生花》所不及,而能與《再生緣》並駕齊驅,在中國彈詞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子虛記》除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由世界繁華報館印行過八卷本前十回外,全書沒有出版過。八卷刻本收藏單位有復旦大學圖書館、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子虛記》的稿本由汪蕖後人世代相傳,另有多種抄本在社會上流傳。目前發現的抄本共有五部,分別藏在南京圖書館、南京師大圖書館、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首都圖書館和天津南開大學圖書館。其中,南京師大藏本系趙國璋先生於1956年從蘇州文學山房(即著名的江杏溪書店,今蘇州古舊書店前身)購得,共六十四回,分為六十四冊。南京師大藏本為完本。首都本缺第三十卷,裝成五十二冊,抄於光緒九年。南圖本缺第五十九卷、第六十四卷,裝成62冊。南開本抄於光緒壬子(1912年),書主原為安徽定遠縣的方詠韶(字韻陶)女士,在抄寫過程中她對《子虛記》作了改動,該本總目為五十九回,共七十四冊,缺三回左右。
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子虛記》被列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2-1990》;1985年,南京師範大學古籍研究研究員李靈年和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顧復生,根據南師大圖書館所藏抄本點校《子虛記》。可惜因多種原因,顧、李二人的點校稿不但沒能出版,連稿件也遺失了。長期以來,彈詞名著《子虛記》還深藏閨中,廣大讀者無緣目睹它的美麗風采。2010年11月,經王澤強博士牽線,汪藕裳後人與淮安博物館簽訂協定,將幾代人精心守護的《子虛記》全套手稿捐贈給該館,流浪了一百二十七年的《子虛記》稿本終於有了一個安全的歸宿。
2011年12月24日上午,由江蘇省文物局組織的近現代文物定級工作在淮安市博物館開展。省文物局陳寧欣、賀雲翱等7名省文物鑑定專家組成員對市博物館的文物進行了定級工作。汪藕裳的手稿《子虛記》一套共64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