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儒學在中國學術史上,除了個別短暫的時間之外,向為顯學。研究者甚眾,而累積的著述可謂汗牛充棟、不可勝數。這一點,翻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可瞭然於胸。近世以來,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和規範傳入中國,以此研究、探討儒學,又成為新的學術熱點。現在看來,包括“文革”期間對孔子儒學的徹底否定,其實也是對儒學的一種片面理解或認識。當代的“國學熱”,理性解讀和固執偏愛與徹底否定者,仍然分庭抗禮、互不相讓。其實,一邊倒的局面,反而不是學術繁榮的表現,目前的景象恰恰說明儒學和儒學研究的價值所在。從另外的角度說,古來眾說紛紜,方今熱點猶在,置身其間,一定可以左右逢源。倘若機緣輻輳,還可以在其間縱橫馳騁,往往有意外之得。
不惟如是,近二十年來,在各地陸續出土的簡帛,尤其是業經整理的“郭店”和“上博”簡中,許多佚籍是歷代學人無緣見到的寶貴資料,其中有不少篇章涉及早期儒學的人物和思想,為古代思想史研究尤其是持續升溫的早期儒學研究增添了強大助力。
出版信息
作者:李健勝著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561349588
頁數:232頁
開本:小16開
定價:30.0
目錄
序
導論
上篇 子思生平著述考釋
一 子思身世述略
二 子思生卒年代新釋
三 子思從學考釋
四 子思門人弟子考釋
五 子思著述情況辨析
六 《子思子》內容考釋
七 輯佚本《子思子》辨析
八 《孔叢子》所載子思言行辨析
下篇 子思思想研究
一 孔子與子思之間:先秦仁學譜系的構成(上)
二 子思與孟子之間:先秦仁學譜系的構成(下)
三 子思“五行”釋說
四 “子思之儒”的仁學思想
五 “子思之儒”的禮學思想
六 “子思之儒”論“義”
七 “子思之儒”論“中庸”
八 “子思之儒”論“誠”
九 “子思之儒”的批判思想和抗議精神
附錄一 淺議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對象
附錄二 儒學熱的冷思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