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子城建於吳黃龍三年(231),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子城周長二里十步,高、厚為一丈二尺,占地7.5萬平方米。唐末由於子城外興建了羅城,故原城改稱子城(另說原在子城周圍遍植梓樹,先前叫梓城,後訛化為子城)。從三國至清代,子城均為嘉興(秀州)衙署或軍治所在地,據光緒《嘉興府志》稱,元代子牆正門有麗譙,宋時城上建天王殿、箭樓等建築。子城譙樓重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為磚木結構三楹樓房,重檐歇山頂,花式屋脊,四鋪水小脊,發戧如意頭,戧角雕刻龍頭,迴廊飛檐,具有我國古代樓台特色。城東有箭垛,至今仍保存完好。現存的子城及譙樓是1990年重修,長約百米,桓牆為磚石結構,城上設有垛口、下置城門,門為木質,門口有石獅鎮守。登城遠眺,禾城風貌、南湖煙雨盡收眼底。
舊時沿子城外有錦帶橋,河旁植梓樹,景色優美。唐代劉禹錫、宋代張先、沈括、陸蒙老等都有膾炙人口的佳作。陸蒙老《披雲閣》詩云:“城角巍欄見海涯,春風簾幕暖飄花。雲煙斷處滄江闊,一簇樓台十萬家。”
子城在太平天國時曾建聽王府,1860年6月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隊發聽王陳炳文、護王陳坤書等攻占嘉興,第二年陳炳文大興土木,在此建造七進聽王府,到1864年嘉興被潘鼎新、程學啟攻陷時也尚未竣工,可見其工程浩大。80年代,在中山路的姚氏舊宅中還發現過8幅太平天國壁畫。
概況
子城,相傳始建於三國吳黃龍年間(229——231),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子城面積原有7.5萬平方米,周長二里十步,高、厚均為一丈二尺。從三國至清代均 為嘉興(秀州)府衙或軍治。 子城一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唐末在原城外又建大城,故原城改稱子城;另一說法原城周圍遍植梓樹,故叫“梓城”,後演化為“子城”。據光緒《嘉興府志》稱,元代子城正門有麗譙,宋時城上建天殿、箭樓等。至現代,城垣已改築,僅存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之譙樓及東側城牆。子城重修後開放。修復後的子城長百餘米,譙樓為磚木結構三楹樓房,重檐翹角,宏麗壯觀。垣牆為磚石結構,城上設有垛口,下置城門,門口有石獅鎮守。登樓遠眺,禾城風貌、南湖煙雨盡收眼底。在太平天國時,子城內曾建7進聽王府,清鹹豐十年(1860)四月二十六日,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屬陳坤書、陳炳文等攻占嘉興,十二年陳炳文晉封聽王乃大興土木,建造聽王府。同治三年二月,清軍占領嘉興,清兵淮軍入城後,大肆搶掠、拆屋,聽王府房舍門窗都被拆賣。後4進樓房於光緒二十八年六月失火焚毀。1914年在子城內建浙軍第二十一團營房,俗稱西大營。這裡相沿為軍隊營房或軍事單位駐地。西大營於1937年11月毀於日軍的炮火。翌年7月,敵偽在此地建“綏靖司令部營房”。至1942年,子城內大小營房共20多幢,都是日本式建築。1946年蔣經國在這裡辦“國防部預備幹部局特設嘉興青年中學”。這所中學的校名很長,很特別;學生也“特別”、都是青年軍復員軍人,是作為國民黨預備幹部來培養的。這些青年,大都富有朝氣,在進步思想影響下,不少人對國民黨腐敗政治產生了不滿情緒。1949年1月,“青中”解散。2月,國民黨預乾總隊從南京開赴嘉興,分駐東大營和西大營。“青中”的部分軍官、學生也編入“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