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搖籃

媽媽的搖籃

由羅明先生創作的文學長篇小說《媽媽的搖籃》總共分為六個章節,在講述故事情節的同時,作者也提出了當今社會存在的嚴肅問題,讓人深思如何尊重老人,又該如何孝敬老人,並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希望普天之下的年輕人都能傳承中國傳統的美好品德。 該書於2015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品簡介

媽媽的搖籃 媽媽的搖籃

由羅明先生創作的文學長篇小說《媽媽的搖籃》總共分為六個章節,在講述故事情節的同時,作者也提出了當今社會存在的嚴肅問題,讓人深思如何尊重老人,又該如何孝敬老人,並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希望普天之下的年輕人都能傳承中國傳統的美好品德。

該書講述了敗家子吳非因出生於解放前祖父、父親靠經商發家,在解放後被劃成地主的農家裡。解放初期作為地主老爺的吳忠成在土改期間被折磨死了。五十年代後期其子吳顯也因是剝削階級的後代除受管制外還被徵發到北國邊陲墾荒且一去不復返了。因此,在五十年代末出生的吳非待降生入世後,母親陳英子便把他視為小皇帝,從小到大都隨他自由,書讀不去又好吃懶做,在社會上飄遊浪蕩了一、二十年,直到九十年代初都三十有餘了方經四方“親友”撮合,才勉強娶到了個比他小十來歲的“青樓女”。可這兩個都是一丘之貉,他們不但不可憐老媽,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偷砍老媽二、三十年辛辛苦苦栽培的老椿樹,偷賣老媽起早摸黑耕耘的糧食,甚至在老媽已年逾古稀,已真年老體衰的時刻,還勾結鄉野強盜在某天夜裡盜走老媽耕牛便外逃,逼得老媽陳英子終於憂鬱病逝。幸虧有一鄰村(即吳非的母舅這一村)吳言、吳芳兄妹倆不僅僅只認陳英子為姨母,還直接把她當親生母對待來孝順並在她仙逝後甘願當其子料理後事。要不然呀,當媽的陳英子肯定無棺材裝殮肯定無人安排下葬啊。

於是乎,作者不得不為此提出了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新世紀下一代該不該贍養老人?又該如何贍養老人?這一重要的社會問題,作者在書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是該書的價值所在。

該書於2015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羅明,男,布依族,1966年11月02日出生,中文、法學雙本科學歷。中學教師,副高職稱。本人已發表了各類作品逾百件,並獲得各種獎勵近百次。2002年秋曾出版過一冊文學合集。現寫有長篇小說三部,中篇三篇,小說選一部,詩集兩部,長詩一冊(約三千行),散文三十多篇,雜感集一冊,學術論文三十多篇,新聞稿件二十餘篇,影視文學劇本四部以及舊體詩詞數十首。2014年11月有部電影劇本《初戀在那大坑邊》在《電影文學》雜誌發表出來,第二部劇本《回歸》2015年秋將從《電影文學》雜誌發表。

基本信息

作 者: 羅 明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徐 榮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700×1000mm1/16

印 張: 6

版 次: 2015年10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24.00元

作品導讀

目 錄

一、長篇《媽媽的搖籃》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二、短篇小說

《鄉村愛情》

《鵝年相見》

《外祖父的晚年》

《半截入土》

作品的價值在於

吳非的媽並非吳言和吳芳兄妹倆的親姨媽,但吳言和吳芳卻能夠把別人的母親當成自己的母親,多年來默默無聞地盡力幫助吳非的母親陳英子。就哪怕在陳英子被不孝之子吳非設計請人來偷盜自家的耕牛去,母親最終含恨氣死,且吳非和姍姍這對狗男女又逃之夭夭之後。但早年喪父,青年喪母的吳言和吳芳兄妹倆還乾脆擔當陳英子的兒女到膝前盡孝,並破財花了幾千元將“姨母”陳英子安葬。為此,筆者便不得不如此認為:在當今社會,年青人該如何尊重老人?

《媽媽的搖籃》主要人物出場表

1、吳言:男,待業高中生,含恨外出務工者,情感行家。後考入省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

2、吳非:男,待業高中生,墮落敗家子。不爭氣農民工。後來離家出走,不管母親死活。

3、媽媽——陳英子:吳非母,半文盲。勤勞耿直的婦道人家,淳樸老實、心地善良的老婦人。後被媳兒遺棄而憂鬱辭世。

4、莊禹:男,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本科生,高中語文教師,校園小說家兼詩人,散文家。工作五年後考入本省第一學府攻讀文藝學碩士研究生。

5、張光宇:男,商企老行家,商家大老闆,在商界騙術本領高。

6、姍姍:女,吳非妻,典型的潑婦,不講良心的兒媳。是農村不敬不孝老一輩的典型。

7、翠喜:農村純情少女,沉默寡言的姑娘。是邊遠貧困山村樂於助人的代言人。

8、吳芳:女,吳言的妹,很懂感情,是最關心別人母親的國中生,也是中學生敬獻愛心的典型。後考入地區民族師範學校去學習。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