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媒介與社會書系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11279993, 7811279991
條形碼: 9787811279993
商品尺寸: 23.2 x 17.2 x 1.4 cm
商品重量: 358 g
ASIN: B0046W4KR2
內容簡介
《媒介社區化聚合》在當前媒介研究熱的背景下,跳出了媒介批評和媒介產業研究的固有思維,從媒介社區聚合的角度來探討媒介、客群、社區與傳媒產業的內在邏輯關聯,推動了媒介社區化與媒介產業聚合研究的深度整合。
《媒介社區化聚合》在傳媒產業經營模式轉型的大環境下,分析了媒介社區化聚合的域內外環境及其內涵,探討了媒介社區化聚合的產業影響力,用IDIM模型和3C商業模型進行了嚴謹有力的實踐論證,並基於此對媒介社區化聚合進行了反思和展望。
薄琥,先後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金融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博士學位。
有十餘年傳媒從業經驗,創建過多家知名公司/機構並擔任其高層職務,曾服務於北京奧組委、上海世博局、廣州亞組委、國家信息中心等多家政府部門,以及渣打銀行、金佰利、中糧集團、中信銀行、中國移動、一汽奧迪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熱心公益事業,參與籌備中國菩提愛心協會清泰安養園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新博希望國小;2008年參與創建“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項基金”。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重聚與轉型/1
一、碎片化的傳播時代期待重聚/1
二、傳媒產業的經營模式尋求轉型/5
三、如何實現重聚與轉型成為亟待回答的問題/6
第二節 研究綜述/11
一、客群聚合的相關研究/11
二、社區及社區主義的相關研究/13
三、傳媒產業整合趨勢研究/20
第三節 基本概念界定/23
一、媒介社區化的定義/23
二、相關概念辨析/24
第1章 媒介社區化聚合的背景/30
第一節 媒介社區化聚合的社會文化語境/31
一、人類社會組織的社區化趨勢/31
二、消費社區的出現與消費模式的轉變/33
第二節 媒介社區化聚合的技術基礎/36
一、平等互動的媒介/36
二、開放共享的媒介/39
第三節 客群需求的驅動/41
一、客群媒介環境的變化/42
二、客群需求的變化/44
第四節 傳媒經營的現實要求/47
一、現實的困惑/48
二、媒介社區化的多維整合思路/49
第五節 媒介社區化的制度背景/52
一、媒介社區化的制度需求/53
二、政策調整的問題與趨勢/54
本章小結/56
第2章 媒介社區化聚合的內涵/58
第一節 傳媒產業各要素的變化/59
一、客群成員與客群群體/60
二、媒體的轉變/69
三、廣告主與廣告機構、第三方評測機構的變化/73
第二節 媒介社區的構成/78
一、媒介社區的“黃金羅盤”組合模型/79
二、媒介社區的價值與類型/86
本章小結/91
第3章 媒介社區化聚合的產業影響力/94
第一節 媒介社區化聚合對媒介資源的影響/96
一、對廣告資源的影響/97
二、對內容和渠道資源的影響/102
三、對資料庫資源的影響/105
四、對品牌資源的影響/109
第二節 媒介社區化聚合對競爭能力的影響/111
一、提高媒體成員對內容資源的原創力與組織力/112
二、增強對客群成員的粘聚力/113
三、提升對利益相關者的整合力/115
第三節 媒介社區的構建路徑——IDIM模型/117
一、識別——客群成員的定位/118
二、區分——成員的聚合/120
三、互動——整合與對等互惠的社區關係/124
四、成員化/126
第四節 媒介社區化聚合下的3c商業模型/129
一、3C模型的構成/130
二、3C模型的運行模式/131
三、3C模型的盈利模式/132
第五節 案例分析/134
一、李靜——中國的瑪莎·斯圖爾特/134
二、構建天女社區的陽光媒體集團/136
本章小結/150
第4章 媒介社區化聚合的未來思考/152
第一節 媒介社區化聚合的未來展望/153
一、未來社會的一種重要組織形態/153
二、未來社會關係的鏡像/155
三、媒介組合更豐富、速度更快、自由度更大、合作方式更多/160
四、人性化、個人化和互動性將主導媒介社區的發展/161
第二節 媒介社區化聚合的反思/165
一、如何處理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過度自由化之間的衝突/166
二、如何處理媒介社區聚合中共性與個性的衝突/168
三、如何處理數據挖掘過程中個人隱私保護的問題/169
四、如何處理過度商業化與維護媒介社區公信力之間的衝突/175
本章小結/178
參考書目/180
後記/191
在我的博士生中,薄琥是比較特殊的,可謂亦師亦友。慣常的東西,例如培養計畫、必讀書目、定期的研究報告,肯定是他亦步亦趨地聽我安排。但每次見面,我也能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東西,諸如新媒體,諸如當下眼花繚亂的市場運作,還有青年人中或職業經理人中流行的一些時髦又時尚的東西。談到這些話題,都是薄琥說,我聽。
說薄琥特殊,還體現在他統籌兼顧的能力上,他能把學業和工作兩個方面平衡好。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業餘時間攻讀博士學位的不少,但往往疲憊不堪。而薄琥,好像兩者都沒有耽誤,並樂在其中。在他讀博士的後期,每次見面,談他的論文選題和構想時,都顯示了他思考的深度,顯示了他讀了不少相關的書。
本書就是在薄琥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完成的,應該說,還是很具前沿性的。當然,這也是一個挺時髦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