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沿革
威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簡稱科協),原稱威海市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成立於1956年7月20日,設委員會,由常務委員會負責日常工作,下轄醫學、工學、理學、農學等四個組,會員85人。在行政上,市科協初歸市委宣傳部領導,由宣傳部長兼任科協主席。 1959年10月至1969年8月,市科協歸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後科委撤銷,科協復歸市委宣傳部領導。“文化大革命”中,科協停止工作。1979年3月5日,恢復科協機構,全稱為威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到1982年,市科協下轄市區、 孫家疃、田村、羊亭、蒿泊、溫泉、崮山等7個公社科協;全市建有醫藥衛生學會、機械工程學會、電子學會、農學會、林學會、水產學會、水利學會、農機學會、理學會等9個學會,共有會員1,510人。
主要活動
自1956年7月市科協成立至1966年6月,與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和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 聯合舉辦講演、展覽、幻燈、報告會等246次,聽眾(觀眾) 32,204人次,其中講演與報告會212次,聽眾11,385人次;展覽27次,觀眾18,589人次;放映幻燈7次,觀眾2,230人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工農業技術。包括機械速成看圖、機械操作技術、建築工程技術、電機和鍋爐的使用保養、安全用電、良種選育、果樹栽培管理、家畜防疫等。醫藥衛生。包括傷寒論、乙型腦炎、婦女衛生、避孕知識和防疫知識等。自然科學常識。人類進化、風雨雷電、原子能、數學及一般自然知識等。
1979年3月恢復科協至1982年, 市科協進行的活動有:圍繞工農業生產需要,舉辦英語、日語、電子技術、多工位刀具、熱處理、電工和鍋爐技術以及遠紅外乾燥技術等培訓班、學術講座和學術報告會;緊密結合當前生產實際,協同市經濟委員會等部門,推廣多工位刀具、太陽能利用、遠紅外乾燥、節煤節電等新工藝新技術;通過編印《威海科技》、《科技參考》等報刊,舉辦科技展覽,放映科教影片與幻燈,在全市青少年中進行“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協同市教育局、團市委等單位舉辦青少年數理化競賽,在青少年中,開展小發明、小創造活動,普及科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