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哈工大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簡介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於1920年,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首批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是哈工大於1985年,在當時航天工業部批准下在山東省威海市創辦的校區。 哈工大(威海)在哈工大“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下,經過26年的發展,形成了“立足海洋,服務山東,拓展國防,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辦學特色。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於1920年,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首批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哈工大堅持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經過9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實力雄厚,居於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多學科、開放式、研究型的國家重點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是哈工大於1985年,在當時航天工業部批准下在山東省威海市創辦的校區。校園依山傍海,恬靜嫻雅,歐式建築風格與簡潔明朗的現代建築風格,寓意著哈工大文化的傳承、中西文化的合璧、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哈工大(威海)在哈工大“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下,經過26年的發展,形成了“立足海洋,服務山東,拓展國防,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辦學特色。201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山東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定,標誌著校區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0餘人,研究生600餘人。
哈工大(威海)始終秉承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在教學上堅持哈工大統一標準、統一規範,並在培養模式、課程設定、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創新改革,積極探索學生“創新教育、自我教育”的途徑,建立了從一年級基礎學部教育管理到高年級導師制的學生培養體制。良好的學風與校風促進了學生培養質量明顯提高。2011年學生四級英語一次通過率89.85%,考研率39.7%,出國率5.2%,就業率93.3%,展現了名校的人才培養效益。同時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獲省級以上獎勵251項,其中,國際一等獎8項,國家級獎勵17項。校區連年被山東省評為大學生創業示範院校。2011年校區0702101班團支部被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哈工大(威海)根據國家和山東需要與校本部交叉互補設定學科,形成了船舶、海洋、汽車與先進制造、信息、管理等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和基礎學科構成的學科體系。現有10個院(系),2個教學部,38個本科專業,共享校本部的148個碩士點和82個博士點,單獨設定的碩士研究生一級學科2個、二級學科19個。建有國際微電子研究中心、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空間結構研究中心、機器人研究所、複合材料研究所、海洋環境研究所等各類研究機構57個。其中,3個是國家級科研機構設立的分支機構,10個是院士親自領導的研究所(中心)。
哈工大(威海)堅持以服務山東藍色經濟發展需要為己任,不斷推進多領域套用科學研究,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近年來,承擔了數百項以“863”為代表的科研項目,並已在新體制雷達、制導技術、船舶工程、海洋工程、車輛工程等方向凸顯特色,尤其在電子對抗、水下焊接、分離與合成技術、企業信息化、數位化醫療裝備、快速艇、特種車輛等方面取得重要科研成果。一些企業與校區建立聯合實驗室,成為技術和產品的孵化基地。
哈工大(威海)堅持多學源、多元化建設師資群體。在500餘名專職教師隊伍中,教授122人,副教授156人,博士化率達到51%,部分院系已達85%。校區還有一支院士、長江學者和知名專家、海外學者組成的雙基地教授和兼職教授隊伍。多年來,校區堅持教授上講台為本科生授課,堅持青年教師進校要過“教學關、科研關、水平關和教書育人關”的優良傳統,由此,校區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各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
哈工大(威海)還很年輕,但哈工大的文化傳統和深厚底蘊給了他堅韌的靈魂、拼搏的意志和寬厚的品格。歷史賦予了我們神聖的使命,時代給了我們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將以全面提高辦學質量為出發點,以建設船舶與海洋特色學科為重點,以服務藍色經濟建設為主要方向,堅定信念,乘勢而上,在建設與哈工大協調發展的大學校區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