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概述
威寧鳳山寺,位於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草海鎮西北2.5公里之鳳山上,是威寧眾多古建築中年代最早的一處。據《重建鳳山寺》碑記載,其寺始建於明代。
寺廟歷史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今草海鎮地置烏撒衛,隸雲南都司。在此之前的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曾置烏撒路,十五年(1278年)設軍民總管府,二十一年(1284年)改為軍民宣慰司,烏撒為其所領八部之一。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遣使敕諭烏蒙、烏撒諸夷酋:“朕歷覽群書,見西南諸夷莫不朝貢中國。以小事大,義所當然。朕受命天下主,十有五年,而烏蒙、烏撒、東川、芒部、建昌諸處酋長猶桀驁不朝。朕已遣征南將軍穎川侯、左副將軍永昌侯、右副將軍西平侯率大軍往征。猶恐諸酋長未諒朕意,故復遣內臣往諭,如悔罪向義,當躬親來朝,否則,遣人入貢。”在大軍壓境、“恩威並用”攻勢下,烏撒諸蠻降明,卜實授烏撒土知府。征南將軍傅友德“遂城烏撒,得七星關以通畢節,又克可渡河。於是,東川、烏蒙、芒部諸蠻震,皆望風降附。”自此以後,中原文化逐步深入烏撒,促成漢彝文化交融。威寧鳳山寺的建立,便是這段歷史發展的見證。
據建寺碑記稱,雖名“鳳山寺”,但供奉的卻是道教尊崇之神“北極真武”。早年鳳山寺,人稱“真武觀”,又稱“上帝廟”,由真武大殿、左右兩廂和前面下殿組成封閉式四合院。所謂“真武”,又稱“玄武”,是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宋真宗因避聖祖趙玄朗諱,改“玄武”為“真武”。在彝族世居之地修建道觀,可見當時漢文化在威寧地區影響之深。
寺廟修復
威寧真武觀左右兩廂毀於鹹豐七年(1857年),同治六年(1867年)修復,並沿中軸線增建三清殿和戲樓,於西廂後側建大觀樓、小觀樓。整個建築群占地5000平方米。
前殿為硬山式,面闊三間約14米。山門前有一對高3米、直徑0.4米的雲龍紋石華表。正殿面闊三間13.8米,進深9.7米,前有廊,明間正中設須彌座神龕,供真武大帝塑像。殿前有月台,上置一石香爐。殿左右廂房均面闊三間11.5米,進深8.5米。左廂為住房,右廂為過廳。過廳後壁辟一圓光門,可入側院登大觀樓。大觀樓與小觀樓有廊相通,登樓可眺望山麓草海。
威寧草海成湖於140多年前。以後又在草海湖區修建龍王廟、斗姥閣、六洞橋、煙柳堤、川主廟、觀海樓、觀鹿台,其中六洞橋與煙柳堤迄今猶存。民國初年,護國將領蔡鍔興師討袁,途經威寧,曾在長堤檢閱護國將士。蔡鍔,字東坡,湖南邵陽人。草海一度被人稱為“東坡湖”。由於威寧鳳山寺及相關建築物具有重要文物價值,於1985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經政府撥款和社會集資進行維修,風采不減當年。
寺廟景致
在威寧縣城,除了草海,上帝廟是一個很好的風景點。上帝廟海拔比縣城高400米左右,位於縣城的東北角,距縣城直線距離2公里左右,森林植被很好,裡面建有鳳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