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潮州話稱女人為“姿娘”。在封建禮教的長期束縛下,解放前,尤其是在抗日戰爭之前,韓江三角洲平原婦女絕大多數都是道地的“內人”,沒有走出社會,不準“拋頭露面”。潮州姿娘,從小便受到封建禮教的影響,被視為是要嫁出的“別人家神”,“女人從夫”,“婦女理內,丈夫理外”。所以把女兒叫“走仔”。女人在小姑娘的時期,便要學些針工手藝,要幫助家庭勞動,嫁出之後,成為別家的家族成員,要遵守家規、族規、鄉規,要奉事翁姑、丈夫,要乾好家庭勞動,理好家庭雜務。每天,早上要比丈夫起得早,下廚煮飯。自己要趕緊梳妝,要打水給翁姑和丈夫洗臉,要備好早餐請翁姑及丈夫先吃,自己最後才吃。早餐後洗鍋洗碗煮豬食,餵豬餵雞,洗衣;如有孩子,又要餵孩子、管好孩子。有小姑、小叔的還要照顧小姑小叔,還要打掃收拾廳房。餘閒就是縫縫補補,以至乾一些針工手藝,或者是搬曬燃料,接著又是煮飯煮菜,備午餐。平原農村婦女從來沒有午睡的習俗。除老婦女外,當媳婦的也不敢打盹。午後還要做針工或其他手藝。逢到曬穀子、做醃菜,以及農忙時家中的配合備耕備種或收穫後的各種勞動,那就更忙個不了。下午過後要收好衣服,或其他曬物,又是備晚餐,餵牲畜……各種雜務乾好後,自己修洗完畢,才能閒下來與鄰居閒聊或唱聽潮州歌冊。如果逢到時年八節,還要備好拜神祭祖宗的供品,做米製品,煮肉蒸魚。如果家人病了,煎藥、護理,也落在媳婦身上。除了富家有婢女,少婦有多的空閒時間外,一般婦女為了得幾個手藝工錢補充生活,有織布、績麻的,更普遍的是乾繡花、抽紗、織網等工藝活。揚名內外的潮州刺繡以及近百年來的潮州抽紗,是潮州婦女的家庭副業。
口頭傳說
在潮州地區,相信連三歲小孩都懂得女人叫“姿娘”,男人叫“打埠”,但你可知道這一稱呼的由來?
相傳在古時候,人們都過著自做自給的生活,主張女主內男主外。這樣一來,女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負責家中的一日三餐,煮好飯,做好菜。而男人,除了種好田,還經常要外出打打獵,打些山雞野兔之類的回來,讓一家老少補補身子。
因為飯即糧,煮飯也即煮糧,所以男人打獵回家就經常對女人嚷:“煮糧人,猛猛物碗來食。”而打獵也即打補品,所以女人也常回應男人說:“打補人,愛食就來食,勿迭大聲迫喉。”
久而久之,女人就被稱為“煮糧”,男人就被稱為“打補”了。這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姿娘”、“打埠”。
實際由來
李新魁、林倫倫《潮汕方言詞考釋》中,對此已作解釋:“打埠”源自古漢語詞“丈夫”,因語音流變而現成為“打埠”。古代便是用“丈夫”稱呼男子。如《戰國策·趙策》:“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再如《管子·地數》:“凡食鹽之數……丈夫五升少半,婦人三升少半,嬰兒二升少半。”均是“丈夫”與“婦人”相對,表示男子無疑。
“姿娘”:“”姿娘“本為”珠娘“,南朝人任昉的《述異記》記載:“越俗以珠為上寶,生女謂之珠娘。”宋代周亮工《閩小記·珠娘》稱“福州呼婦人曰珠娘。”《辭海·語詞分冊》也說“古時閩越一帶稱女孩兒為珠娘。”潮州話屬閩方言,其語言相承,均以”珠娘“表示女人。
而‘捕’的原因包括:
補
能補的不一定非要是打來的,“煮糧”也可以補,圈養的豬以及老得不能耕田的牛牛,也可以補。也就是說,如果非要“補”,那不一定是男子的專職,女子、老人甚至兒童也可以實現“補”、稱為“補”。
埠
更多的是對出外海港的稱呼。出外海港,要么從商,要么從漁。但商與漁,兩種均需要一個關鍵前提,即有過硬的航海技術。而這一關鍵技術,對於早年的潮州來講,確實缺乏的。 A、早期的潮州文明,是一支外來、落戶、並逐漸同化與被通化之後才慢慢形成的文明,相對保守、對周邊本土文明保持較強的警惕心理,甚至還有敵對與戰爭,比如和閩南畲族的長久戰亂。這是外來戶得意生息的必要傳統。而相對封閉的特點,在保證了繁衍的同時,也將部分外界走在前面的文明與技術拒之門外。番禺南越古國一帶的造船技術、潮州本根中原地帶和江浙吳越國的航海技術,紛紛與潮州文明失之交臂,無法順利傳入。這一方面,斷絕了航海技術外來的途徑。 B、一項技術,除了外來,當然也可以自發產生和研製。但對潮州文明來講,與其要他們向海外發展,還不如說他們更傾向於擊敗周邊敵對勢力,將周邊通化掉,之後與老根源的中原地帶取得聯繫、認祖歸宗、通商發展。也就是說,如果講到通商,早年的潮州人可能更多地會想到找中原與北方——那樣即可發展本族群,又能認根本,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取巧也是潮州文明性格特點之一。基於這個因素,又讓航海技術自主研發的可能性抹滅。 C、當然,最後潮州還是有“埠”的,而且汕頭在18世紀中後期,還是遠東重要的通商港口,但此時“埠”已經遠遠在“捕”確立統稱地位之後的很多年了,經營著“埠”的潮州從商男子,早就已經約定俗成地被諸多貌美姿娘們稱為“打捕”了。
地理因素
潮州地區瀕海,但更多的是憑藉衝擊平原、灘涂地帶肥沃的田地,進行農業耕作;同時在丘陵和破地獵打野味。對於棲息地的選擇,遷徙前的中土固話思想,讓潮州文明更傾向於陸地而非大洋。但陸地,也存在“捕”,而且可能是大量的“捕”——除了海邊(含近海)可以捕魚捕蝦蟹之外,還有一點不能忽視的:捕,不一定靠海!潮汕,就算沒有了海,也從不缺水,韓江、榕江等大小河流,滾滾著貫穿了整個平原;還有更多的散落在各縣鎮鄉村的大量的池塘,這些都是“捕”的場所,而且是不許航行技術的“捕”的場所!一講到“捕”就聯想著出海,是一種美麗的錯覺。
4、“捕”相比起“埠”“補”等,雖然更為精確,但“捕”來的 ,也確實可以補養身子、補給體力;開了“埠”,商業所得也可以補貼家用。後來的“捕”“埠”“補”不分、通用,也倒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