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鵬[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

姚鵬[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

姚鵬,男,1977年生,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職於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000-2005年就讀於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海洋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2000-2005年就讀於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海洋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2010年英國約克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現為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化學會、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和歐洲有機地球化學家協會(EAOG)會員。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普通會員。

歐洲有機地球化學家學會(EAOG)會員。

河口海岸科學協會(ECSA)會員。

中國海洋學會會員。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生態學報》、《海洋學報》、《海洋與湖沼》、《Acta Oceanologica Sinica》、《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Ecologic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審稿人。

研究方向

海洋有機生物地球化學,主要關注水生生態系統中化學生物標誌物分析與套用。

主要貢獻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各1項,作為課題骨幹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和973項目等的研究工作。共發表學術性文章23篇,其中SCI收錄6篇。

在研項目

1. 不同來源有機碳在長江口-東海內陸架的水動力分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2-2015,41176063,72萬元,主持人)。

2. 扇貝對蝦加工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及扇貝養殖生態環境保障技術的套用與示範(2012-2016,國家海洋局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1205031,201萬元,參加)。

3. 長江口及鄰近海域底邊界層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研究(2010-2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40920164004,150萬元,課題骨幹)(合作研究對象:Prof. Thomas Bianchi,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Texas A&M University,USA)。

4. 不同粒徑顆粒物在高渾濁河口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中的作用研究(2010-2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976044,52萬元,第3位)。

5. 海洋浮游藻特徵色素高分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研究(2009-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項目青年科學基金,40806029,20萬元,主持人)。

6. 海洋環境變化與水母暴發的相互作用(2011-2015,國家基礎研究重大項目(973)“中國近海水母暴發的關鍵過程、機理及生態環境效應”第二課題,2011CB403602,330萬元,課題骨幹)。

代表性論文

1. Yao P,Yu Z G*,Deng C M,Liu S X,Zhen Y.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pigments in relation to nutrient status in Jiaozhou Bay,China. 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10,89⑶: 234-244. (SCI).

2. Yao P,Yu Z G*,Deng C M,Liu S X,Zhen Y. Classification of marine diatoms using pigment ratio suite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1,29⑸. : 1075-1085. (SCI).

3. Yao P,Yu Z G*,Deng C M. Pigment signatures of some diatoms isolated from China sea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6,25⑴: 108-118. (SCI).

4. Liu S X,Yu Z G,Yao P*,Zheng Y,Li D. Effects of irradiance on pigment signatures of harmful algae during growth proces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1,30⑹: 46-57. (SCI).

5. Zhao J,Yao P,Yu Z G*,Bianchi T S. Orthogonal design for optimization of pigment extraction from surface sediments of Changjiang Estua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1,30⑷: 33-42. (SCI).

6. Yu Z G*,Deng C M,Yao P,Zhen Y,Qian S B. Prasinoxanthin-containing Prasinophyceae discovered in Jiaozhou Bay,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7,49⑷:497-506. (SCI).

7. Zhao J,Bianchi T S*,Li X X,Allison M,Yao P,Yu Z G*. Historical Eutrophication in the Changjiang and Mississippi Delta-Front Estuaries: Stable Sedimentary Chloropigments as Biomarkers.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12. (SCI) 已接收。

8. 尹紅珍,姚鵬*,於志剛. 邊緣海環境中陸源有機質的化學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海洋環境科學,2012. 已接收。

9. 姚鵬,於志剛*,鄧春梅,劉淑霞,甄毓. 基於診斷色素分析的膠州灣浮游藻功能類群研究. 海洋與湖沼,2012. 發表中。

10. 姚鵬,尹紅珍,姚慶禎,陳洪濤,劉月良. 黃河口濕地土壤中正構烷烴的分子組成特徵及物源指示意義. 環境科學,2012. 已接收。

11. 姚鵬,於志剛*. 海洋環境中的厭氧氨氧化細菌與厭氧氨氧化作用. 海洋學報,2011,33⑷: 1-8.

12. 姚鵬*,於志剛,趙美訓. GDGT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套用進展.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1,41⑸: 71-78.

13. 姚鵬,於志剛. 海洋沉積物中現存微生物化學標誌物完整極性膜脂研究進展. 地球科學進展,2010,25⑸: 474-483.

14. 姚鵬,於志剛*,米鐵柱. 海洋浮游藻類的化學分類法. 海洋環境科學,2003,22⑴: 75-80.

15. 於志剛*,姚鵬,甄毓,姚慶禎,米鐵柱,陳洪濤. 河口底邊界層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研究進展. 海洋學報,2011,33⑸: 1-8.

16. 劉淑霞,姚鵬*,於志剛. 環境條件對浮游藻色素特徵的影響及套用研究進展. 海洋環境科學,2011,30⑹: 891-896.

17. 高元鵬,姚鵬,米鐵柱,陳洪濤*,張欣泉,於志剛. 小清河口的葉綠素a及理化環境因子的分布特徵和統計分析. 海洋科學,2011,35⑺: 71-81.

18. 鄧春梅,姚鵬*,於志剛,牛增元. 基於反相C8色譜柱的海洋浮游藻色素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有效性驗證.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1,41(S5): 272-278.

19. 趙軍,姚鵬,於志剛*. 海洋沉積物中色素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地球科學進展,2010,25⑻: 139-148.

20. 鄧春梅,姚鵬*,劉淑霞,於志剛. 海洋浮游藻色素分析和化學分類研究進展.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0,40⑷: 91-98,104.

21. 於志剛*,姚鵬,姚慶禎,米鐵柱. 中國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研究進展(1998-2002). 海洋科學進展,2002,20⑷: 127-135.

22. 於志剛*,米鐵柱,姚鵬,甄毓. 赤潮藻鑑定與定量檢測方法進展.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9,39⑸: 1067-1076.

23. 鄧春梅,於志剛*,姚鵬,陳洪濤,薛春勇. 東海、南黃海浮游植物粒級結構及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8,38⑸: 791-798.

主要項目

1.東海沉積物中碳氮循環關鍵過程耦合研究(2015.11-2016.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201564008,85萬,主持)。

2.不同來源有機碳在長江口-東海內陸架泥質區的再礦化作用研究(2014.01-2015.12,海洋化學理論與工程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主科研基金目標導向性課題,201413022,16萬,主持)。

3.海洋有機生物地球化學(2013-201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41221004,研究骨幹)。

4.不同來源有機碳在長江口-東海內陸架的水動力分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2-2015,41176063,72萬,主持)。

5.扇貝對蝦加工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及扇貝養殖生態環境保障技術的套用與示範(2012-2016,國家海洋局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1205031,40萬,研究骨幹)。

6.長江口及鄰近海域底邊界層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研究(2010-2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40920164004,課題骨幹)(合作研究對象:Prof. Thomas Bianchi,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Texas A&M University, USA)。

7.長江三角洲前緣河口移動泥生物地球化學和碳的保存(2012.10.01- 2013.10.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第2位)。

8.不同粒徑顆粒物在高渾濁河口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中的作用研究(2010-2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976044,第3位)。

9.海洋浮游藻特徵色素高分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研究(2009-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項目青年科學基金,40806029,20萬,主持)。

代表性文章

25.潘慧慧,姚鵬*,王金鵬,張婷婷,趙彬,李棟.長江口不同粒徑顆粒物中有機碳的來源、分布和降解.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2016, 46(2).待刊。

26.趙彬,姚鵬*,潘慧慧,張婷婷,李棟,王金鵬.長江口表層沉積物中有機碳的來源、分布與成岩狀態.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2015, 45(11): 49-62.

27.李棟,姚鵬*,趙彬,王金鵬,潘慧慧.長江口-浙閩沿岸沉積色素的分布特徵及其指示意義.環境科學, 2015, 36(8):2791-2799.

28.張婷婷,姚鵬*,王金鵬,潘慧慧,高立蒙,趙彬,李棟.調水調沙對黃河下游顆粒有機碳輸運的影響.環境科學, 2015, 36(8):2817-2826.

29.王金鵬,姚鵬*,孟佳,趙彬,潘慧慧,張婷婷,李棟.基於水淘選分級的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表層沉積物中有機碳的來源、分布和保存.海洋學報, 2015, 37(6): 41-57.

30.吳珍珍,姚鵬,蘇榮國*,陳小娜,石曉勇.基於交替三線性分解的浮游藻螢光識別分析技術研究.中國雷射, 2015, 42(5): 0515003.

31.潘慧慧,姚鵬*,趙彬,孟佳,李棟,王金鵬.基於水淘選分級的長江口最大渾濁帶附近顆粒有機碳的來源、分布和保存.海洋學報, 2015, 37(4): 1-15.

32.姚鵬*,郭志剛,於志剛.大河影響下的陸架邊緣海沉積有機碳的再礦化作用.海洋學報, 2014, 36(2): 23-32.

33.姚鵬,於志剛*,鄧春梅,劉淑霞,甄毓.基於診斷色素分析的膠州灣浮游藻功能類群研究.海洋與湖沼, 2013, 44(4): 866-876.

34.姚鵬,於志剛,郭志剛.大河影響下的邊緣海沉積有機碳輸運、埋藏和再礦化研究進展.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3,33(1): 154-160

35.姚鵬,尹紅珍,姚慶禎,陳洪濤,劉月良.黃河口濕地土壤中正構烷烴分子指標及物源指示意義.環境科學, 2012, 33(10): 3457-3465.

36.尹紅珍,姚鵬*,於志剛.邊緣海環境中陸源有機質的化學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海洋環境科學, 2012, 31(1): 128-135.

37.姚鵬,於志剛*.海洋環境中的厭氧氨氧化細菌與厭氧氨氧化作用.海洋學報, 2011, 33(4): 1-8.

38.姚鵬*,於志剛,趙美訓. GDGT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套用進展.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2011, 41(5): 71-78.

39.劉淑霞,姚鵬*,於志剛.環境條件對浮游藻色素特徵的影響及套用研究進展.海洋環境科學, 2011, 30(6): 891-896.

40.鄧春梅,姚鵬*,於志剛,牛增元.基於反相C8色譜柱的海洋浮游藻色素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有效性驗證.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2011, 41(S5): 272-278.

41.姚鵬,於志剛.海洋沉積物中現存微生物化學標誌物完整極性膜脂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 2010, 25(5): 474-483.

42.鄧春梅,姚鵬*,劉淑霞,於志剛.海洋浮游藻色素分析和化學分類研究進展.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2010, 40(4): 91-98,104.

43.於志剛*,姚鵬,甄毓,姚慶禎,米鐵柱,陳洪濤.河口底邊界層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研究進展.海洋學報, 2011, 33(5): 1-8.

44.趙軍,姚鵬,於志剛*.海洋沉積物中色素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 2010, 25(8): 139-148.

45.姚鵬,於志剛*,米鐵柱.海洋浮游藻類的化學分類法.海洋環境科學, 2003, 22(1): 75-8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