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仁少年時期
幼年在垣曲私立濟蒼國小讀書。畢業後就到河南焦作中學讀書。從小受四叔姚理平(他是老黨員)革命思想影響。到中學後又接近進步老師和同學,經常傳看進步書籍。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和同學們積極回響北京“一二·九”學生運動,鬧學潮,臥軌請願,到工廠、礦山和商店宣傳抵制日貨,為喜峰口、百靈廟抗日將士進行募捐的活動。在當時影響很大。
於1938年夏秋之交與張植周同學一起步行經同善鎮、陽城、長治等地找到屯留故城八路軍總司令部,經四叔姚理平介紹參加革命隊伍,再經介紹隨一批青年學生到抗大學習。
姚崇仁加入共產黨
1938年10月上旬來到革命根據地延安。被編入抗大蟠龍大隊學習。同年11月光榮參加中國共產黨。
1938年12月黨中央決定為打破國民黨對延安的殘酷經濟封鎖,為在敵後培養更多的抗日骨幹,把抗大辦到敵後根據地,決定一分校到晉東南,二分校到晉察冀。我們是12月23日離開蟠龍,冒著冰天雪地跋涉兩千多里路,終於勝利到達晉察冀邊區,在那裡大家很快投入緊張的學習環境中,在敵後方要在戰鬥中學習,一邊學習、一邊防備敵人的偷襲和掃蕩。
1939年9月從抗大二分校畢業,組織決定抽調一批畢業同學到軍區衛生學校學習,我是當時選中的一個,介紹到軍區衛生學校(即以後的白求恩衛校,白求恩醫大前身)。
1939年9月到衛校被編入軍醫二期。在敵後辦學,經常遇敵機轟炸,生活學習環境也很艱苦的,但同學們學習勤奮,情緒高漲。
1941年春天,我從白求恩衛生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冀中軍區九分區衛生部做醫生,由於工作需要,幾個月後被任命休養所所長,負責傷病員的治療任務。
1942年,日本鬼子對冀中地區實行舉世聞名的慘無人道的“五·一”大掃蕩、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敵人實行了鐵篦合圍,拉網式幾十里大規模掃蕩,追捕八路軍和老百姓,到處崗堡林立,公路如網,村村封鎖溝。在這種恐怖的戰爭環境中,我們所里的醫生、護士在村幹部老百姓的配合下挖地道,保護傷病員,把傷病員轉移藏在地道里醫治,堅持把一批批傷病員安全轉移到晉察冀山區根據地。在解放戰爭中,榮獲華北解放紀念章。日本投降後,在部隊先後任地區隊和部隊團衛生隊隊長、旅醫務主任、白求恩學校護訓大隊長。1948年8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又轉到華北人民政府,由董必武主席任命為華北政府衛生科科長,在董老身邊工作。以後北京解放進入北京,就在中央衛生部和北京絨線胡同門診部任主任和北戴河中央幹部休養院任副院長。1954年因工作需要調往廣州華南農墾總局衛生處任副處長。
1956年調往中山醫學院先後任附屬一院革委會副主任、二院副院長、革委會主任,學院黨委辦公室主任兼學院總務長,中山醫學院副院長(中山醫學大學前身)。
姚崇仁晚年經歷
1984年由中央衛生部批准離休。退下領導崗位後,參加省老幹部活動中心的老人大學,書法班學習,參加抗大合唱團。經常深入機關、學校、工廠、少管所等單位進行演出,宣傳黨的革命傳統。現擔任抗大廣州校友會副會長,省老乾活動中心老年書法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雖然社會工作較多,但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革命戰士,能在有生之年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黨的事業繼續發揮餘熱,盡微薄之力,也是自己最大的願望。業績曾入編《古城外的鬥爭》地方性書籍。
姚崇仁書法作品展
由離退休工作處、北校區離退休黨總支、中山大學“秋菊”詩書畫攝影協會聯合舉辦的姚崇仁書法作品展,於5月20日起在北校區離退休教職工活動中心大廳展出。展覽選取了姚崇仁同志離休後在不同重要節日期間創作的書法作品20多幅,展現了姚崇仁同志一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精神風采。展覽將延續到六月底前,歡迎同志們前來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