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姚大志博士的研究領域包括法國科技史、技術哲學、科技發展戰略、科技史編史學等。他是自然科學史所西方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委員。目前,他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巴黎一大(Panthéon-Sorbonne)合辦的現當代史研究所(Institut d‘histoire moderne et contemporaine )訪學。
學習經歷
2006-2010,北京大學,哲學系,科技哲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2000-2003,內蒙古大學,人文學院,科技哲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6-2000,內蒙古大學,文史哲綜合實驗基地班,獲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0-至今,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助研、副研
2003-2006,內蒙古大學,人文學院,助教、講師
行政職務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西方科技史研究室 副主任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學位委員會委員
學術組織資格
技術史學會(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會員(2012-)
英國科學史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會員(2013-)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會員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會員
各類組織任職
技術史學會(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國際化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Committee)委員(2016-2018)
中國科學院青年聯合會第四屆委員會 委員(2015-2020)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 青年學術小組 組長(2015-)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 青年工作理事會 理事(2012-)
研究領域
技術哲學、法國科技史、技術史、科技發展戰略、科技史編史學
出版論著
論文
Yao Dazhi, Per Högselius. Transforming the Narrativ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chnology: East and West in Bertrand Gille’s Histoire des Techniques. Acta Baltica Historiae et Philosophiae Scientiarum
方一兵,姚大志,試論冶金工業遺產的技術史價值,《工業建築》
Yao Dazhi. Neglected French Thinkers Who are relevant to La Technique et le Temps.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說明:本文是《行走在邊緣的法國思想家》(《中國圖書評論》,2013年第1期)的英文轉載。)
姚大志,《行走在邊緣的法國思想家》,《中國圖書評論》,2013年第1期
姚大志,《福曼新命題:後現代轉向及其對當代科技史的影響》,載《中國科技史雜誌》,2012年
姚大志,《技術與文明:貝特蘭·吉爾的全球技術史模型》,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85卷,第一期,第75-76頁(說明:本文是《論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技術史模型》(《科學文化評論》,2010年,第四期)的轉載。)
姚大志,《論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技術史模型》,載《科學文化評論》,2010年,第4卷,第四期,第56-73頁
姚大志,《論柯瓦雷科學革命觀中的共時性視角》,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年,第三期,第27-32頁
姚大志,《技術系統的進化》,載《中國科技史雜誌》,2008年,第29卷,第三期,第 297-306頁
姚大志,《論索緒爾普通語言學中作為假設的語言》,載《內蒙古大學學報》,2005年,第六期,第106-110頁
姚大志,《論波普爾的規律觀》,載《內蒙古大學學報》,2003年,第35卷,第149-151頁
李笑春,姚大志,於金龍,《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意識》,載《內蒙古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第13-18頁
論著
姚大志(編),技術, 哲學與時間,中國圖書評論
學術報告(部分)
2014年11月6日-9日,美國,密西根州,Dearborn,第57屆技術史學會年會(No. 57 SHOT Annual Meeting);會議報告:“The Failure of an Official Enterprise? The Role of Descriptions des arts et métiers of the Académie des Sciences in 18th Century France”
2014年 9月2日-6日,葡萄牙,里斯本,第六屆歐洲科學史學會年會(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SHS);會議報告:“ THE FAILURE OF DESCRIPTIONS DES ARTS ET MÉTIERS IN 18TH CENTURY FRANCE?”
2014年7月,北京,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第二屆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國際前沿態勢青年學者研討會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14年度青年學者夏季研討會;會議報告:《啟蒙運動與法國科學》
2013年7月22日-28日,英國,曼徹斯特,第24屆國際科學、技術和醫學史大會;會議報告:“On Transforming Chines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echnolog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2012年12月1-2日,中國,廣州,第六屆全國現象學科技哲學會議;會議論文《當代法國技術哲學概述》
2012年10月3日-7日,丹麥,哥本哈根,“SHOT Annual Conference(第55屆技術史學會年會)”;會議報告:“On Transforming Chines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echnolog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2012年5月1日-9日,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討會;報告:“French Moderniz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2012年3月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Hixon-Riggs Forum(希克森-里格論壇);受邀報告:“Technocracy: Cases Studies from France and China”
2011年8月,山東,煙臺,第五屆全國現象學科技哲學會議;會議論文:“Forman新命題:後現代轉向及其對當代科技史研究的影響”
2011年7月,美國,馬里蘭州,“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Since the Enlightenment(啟蒙運動以來物理學史中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學會國際學術會議)”,Centre of History of Physics主辦
2011年6月,北京,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國際學術前沿青年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告:“福曼新命題:後現代轉向及其對當代科技史研究的影響”
2010年12月,北京,人民大學,“知覺與行動”北京研討會;會議報告:“On Engaged coping as an Embodied Action: McDowell’s Contribution to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
2010年8月,北京, 北京大學,國際比較哲學圓桌會議;報告:“一種概念主義的行為觀是否可能?”
2009 年11月,廣西,南寧,第三屆全國現象學科技哲學會議;會議論文:“概念主義的具身行為觀是否可能?——Dreyfus 對 McDowell 的批評”
2009年1月,日本,東京,the 3rd BESETO Philosophy Conference(第三屆北京-首爾-東京哲學會議 );會議報告: “On The Two Modes of Actions that a Subject takes with a tool”(英文)
2008年10月,浙江,杭州,第二屆全國現象學科技哲學會議;會議報告:“Body, Instrument and Motor Intentionality”(英文)
2007年10月,陝西,西安,第一屆全國現象學科技哲學會議;會議報告:《技術的秩序》
綜述、評論、書評
姚大志,史曉雷,《第57屆技術史學會年會綜述》,《中國科技史雜誌》,載2015年第2期,第257-260頁
姚大志,《技術史學會第55屆年會綜述》,《中國科技史雜誌》,載2013年第1期,第133-137頁
姚大志,《全球視角下的工程師、科學家與政治進程》,載《中國科技史雜誌》,2012年第2期,第239-242頁
姚大志,《達沃斯,為了分離的會面》,《科學時報》,2010年,2月4日
翻譯
湯姆·洛克摩爾(Tom Rockmore),《梅洛-龐蒂,知覺的首要性和知識的歷史限度》(Merleau-Ponty,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and the Historical Limits of Knowledge),姚大志譯,載《理解梅洛-龐蒂》,杜小真,劉哲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雅克·艾呂爾(Jacques Ellul),《技術的秩序》(The Technical Order),姚大志譯,載《技術哲學經典讀本》,吳國盛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
其他
姚大志,《“科技史治學之道座談會”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召開》,《自然科學史雜誌》,2014年 第二期
姚大志,《“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討會在德國舉行》,《中國科技史雜誌》,2012年第三期,第395頁
榮譽 獎勵 資格
2014年 中國科學院 “國際組織任職及後備人員培訓班”結業
2013年 中國科學院 “青年訪問學者”資助
2012年 中國科學院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研集體獎”
2010年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