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年

姚大年是一人名,一、革命先烈姚大年,原名姚其昌,生於1923年8月,浙江安吉縣梅溪人。二、安徽農業大學教授姚大年,男,1955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安徽省首批高校學科拔尖人才、省作物學會理事,現任農學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

1.革命先烈

原名姚其昌,浙江安吉縣梅溪人,1923年8月生於一個農民家庭。國中畢業後,他在安吉縣聯合師範求學半年,因日軍侵略而到福建沙縣。
1942年9月,在福州高中讀書,,此期間,姚大年和進步青年閱讀進步書刊,立志革命,並參加學校的進步活動。1943年5月,他與袁雪道等幾位同學離開福州高中準備去延安,至江西贛州因經濟困竭,經人介紹進入利源化工廠當練習生,8月轉到桂林,在東山國小任教。翌年3月在桂林國民黨航空委員會飛機製造廠當學徒,參加了李丹領導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從事革命活動。
1944年夏,姚大年到陽朔縣興坪鎮參加陳寅星、楊漢成等組織的“興坪戰時青年服務隊”。1945年2月參加地下黨領導的桂東北人民抗日縱隊臨陽聯隊,3月由楊漢成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臨陽聯隊第四中隊副隊長,第一中隊中隊長。同年7月臨陽聯隊根據中共廣西省工委“隱蔽精幹”的指示,將聯隊骨幹分批撤離到鐘山英家隱蔽。不久,省工委安排姚大年等到黃姚中學以教師身份從事地下革命活動。1946年他當選為黃姚黨支部委員。

2.安徽農業大學教授

男,1955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安徽省首批高校學科拔尖人才、省作物學會理事,現任農學院副院長。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從事小麥育種研究及種子科學與技術研究。1980年1月安徽農學院技工班畢業並留校工作;1980年2月-1986年8月安徽農學院農學系輔導員;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安徽農學院農學系就讀碩士研究生;1989年8月-1995年7月任安徽農業大學農學系助教、講師;1995年9月-1998年7月在中國農業大學農學系就讀博士研究生;1998年8月-2004年6月任安徽農業大學農學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2004年7月起,任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承擔《種子生產學》、《種子學》、《農學專業英語》、研究生《高級種子學》、《作物種子專題》等課程;主持或參加省級和校級教學研究項目3項;參編全國高等農林院校規劃教材《種子生產學》(副主編)、《種子生物學》(參編)。2000年以來,主持的安徽省“十五”二期科技攻關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共4項;在小麥品質育種、澱粉品質、Waxy蛋白、糯小麥和種子科學與技術方面發表論文16篇;獲得省(部)科研成果和獎勵、成果共7項。

科研簡介

2000年以來,主要承擔《種子生產學》、《農學專業英語》、研究生《高級種子學》、《作物種子專題》等課程;主持或參加省級和校級教學研究項目5項;參編全國高等農林院校規劃教材《種子生產學》(副主編)等。
在國內較早從事小麥品種澱粉品質及糯性變異的研究。1995年以來,在小麥遺傳育種、品質改良及種子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發表一批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小麥品種澱粉性狀、麵條和饅頭品質、糯小麥、戊聚糖和脂肪氧化酶等。2003年獲中國糧油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10年獲《中國農業科學》“高影響力作者”稱號。
2000年以來,在小麥品質改良、良種繁育、小麥生產技術推廣及糯小麥等方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專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安徽省農業綜合開發和合肥市科研項目等國家、省(部)和市級科研項目10多項。
2001年以來,主持或參加的科研和教研項目獲得省(部)和市級科研和教研成果及獎勵9項,包括教育部科技成果1項、農業部豐收計畫一等獎1項、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及三等獎1項、安徽省宿州市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宿州市科技合作獎1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