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代號白牡丹

她的代號白牡丹

她的代號白牡丹是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作者是肖雲星。

小說講述了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長江北岸.南京城裡的敵人一片混亂之際,我地下女黨員丹華奉中國人民解放軍江北前線指揮部命令,到上海執行一項非常重要非常特殊的任務.這項任務關係到整個戰局的發展.這項任務的名稱就叫作白牡丹行動計畫。

基本信息

小說

作者 肖雲星 著 出版地 鄭州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81.05

頁數 338頁

開本 19cm

中圖分類號 I247.5

作者簡介:肖雲星,山東昌樂城南-----南肖村人。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於山東昌濰中學。歷任昌濰特區文工隊隊員,空軍801部隊宣傳隊員、文化教員,空降兵師偵察參謀、宣傳科幹事,武漢空軍政治部創作組創作員,空降兵四十三師一二九團政治處主任、副政委,開封市文聯創作室主任、副主席及文聯主席、黨組書記。開封市第六屆政協常委,河南省作家協會第五屆常委、理事。1959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她的代號白牡丹》、《天幕下的戀情》,電影文學劇本《碧空雄師》(已拍攝發行),中篇小說集《大將雄風》。其中,他的作品《她的代號白牡丹》在全國引起廣泛影響,並多次再版,曾被改編為長篇評書等其他文藝作品形式,後由作者自己改編成8集電視連續劇劇本並已錄製播出。

真實故事

八十年代初期,一部名為《她的代號白牡丹》的小說風靡全國,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小說連續廣播節目中,由著名演員張筠英播出。這部小說也曾被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改編成長篇評書在電台和電視台播出,家喻戶曉。甚至還被改編成花鼓戲等其他文藝形式。2007年,由常熟評彈團演員景菊平改編成評彈,與顧健夫妻檔在杭州演出。至於電視劇,更是改編成了三個版本。這部小說為何有如此的魔力呢?原來,這是根據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黎明時分的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寫就而成。

1949年4月18日深夜,軍務局長俞濟時匆忙送給蔣介石一份電報,電報中寫道:“新華社4月18日電駐上海浦東的國民黨傘兵三團全體官兵毅然起義,參加人民解放軍,全體官兵向毛主席、朱總司令發了致敬電……”這份電訊使蔣介石立刻臉色蒼白,頭暈目眩,往後便倒。俞濟時搶先抱住,醫生、副官、侍從聞聲而至,亂作一團……

團長欣然接受策反

蔣介石為什麼在得知傘兵三團起義的訊息後,會如此沮喪和大動肝火呢?這與他對該團的器重和期望值很有關係。

國民黨的傘兵部隊,最初由國民政府責成杜聿明於1944年在昆明創建,劃分為一、二、三團,隸屬陸軍總部。傘兵軍官都是國民黨中級和高級軍事院校的畢業生,一律美式裝備,是以傘降或機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戰的合成兵種,具有空中快速機動和地面猛烈突擊的作戰能力,因而成為蔣家王朝的特種嫡系機械化部隊。蔣介石曾將這支部隊用於兩廣、湖南等地的對日作戰。日本投降後,傘兵司令部由昆明開往上海,而後調駐南京,內戰期間加入徐州戰區與我軍作戰。但在1949年初,隨著我軍3大戰役的勝利,南京蔣家王朝即將土崩瓦解的時刻,蔣介石卻命令這支精良部隊由南京調防上海,以構築最後的堡壘。其中第三團駐防安亭、三林塘一帶,擔負滬寧線和滬杭線鐵路警備任務。這第三團齊裝滿員,戰鬥力強,曾在對日作戰中屢建戰功;豫東戰役中,在傘兵一、二團團長相繼陣亡的情況下,唯這個三團團長靈活指揮殺出重圍,因而備受蔣賞識,視為掌上明珠。1945年9月9日,同盟國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中國政府在南京主持“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時,曾專門調遣訓練有素的傘兵三團全體官兵參加儀式彰顯軍威,可見三團的特殊地位。

就在渡江戰役前夕,為了謀求最後的逃路,蔣介石匆忙趕至上海,召見傘兵司令張緒滋少將和3個傘兵團的正副團長們,決定將傘兵部隊調往福建,然後去台灣。就在這次召見時,蔣特意單獨對第三團團長劉農畯交底:到台灣後,將三團編為自己的“御前衛隊”,給予特殊待遇。3月中旬,傘兵司令張緒滋根據蔣的命令,開始制定南撤方案。

然而第3團團長劉農畯並非等閒之輩。這個“長滿絡腮鬍子的臉颳得鐵青”的中年人,出生於湖南紹東,早年曾參加過北伐革命軍,大革命失敗後他便參加了國民黨部隊。1931年考入陸軍通訊學校11期。1943年又考入陸軍大學21期,在此期間結識了中共黨員段伯宇。劉農畯陸大畢業後分配到戰鬥部隊,當上了陸軍上校團長。當此大廈將傾之際,何去何從,他在苦苦思索。他曾在辦公室親筆寫下宋代詩人黃庭堅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可以看出,他與一般國民黨軍隊的高層指揮官是有些不同的。

中共中央上海局的地下工作者很快掌握了蔣介石策劃傘兵團南下出逃的意圖,也了解三團團長劉農畯的經歷,決定把他作為策反對象開展工作。事不宜遲,策反工作委員會書記張執一(後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立即派李正文與段伯宇取得了聯繫。

段伯宇,畢業於國民黨陸軍大學,和劉農畯同為陸大21期同學。抗戰期間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其胞弟、國民黨軍務局參謀、地下黨員段仲宇推薦入軍務局,主管軍事情報。按地下黨指示,段伯宇以隸屬關係和同窗之誼接近劉農畯。

老同學見面自然非常親切和隨意,經過幾次交往,劉農畯表明了心意,願意投奔共產黨。段伯宇向劉傳達了中共上海局的指示:利用南撤之機,在上海舉行起義;然後調轉船頭北上,直馳蘇北連雲港解放區。劉農畯欣然接受這個方案,並同意讓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員會派周其昌打入傘兵團,與李正文單線聯繫。為名正言順,劉農畯委任周其昌為三團通信連“中尉通信員”,住在團部,以便及時掌握情況。

在中共上海局策反傘兵三團的同時,還有兩條線也在緊張地做著他們的策反工作。一條是4縱隊兵站站長孟虎,一條是在國民黨二廳任職的陳家懋,他們都是中共黨員。只不過當時的地下工作都是單線聯繫,互不通氣。

被推遲的“南撤命令”

解放戰爭的進程,比預料的還要快。人民解放軍繼淮海、平津戰役之後,百萬雄師直逼長江北岸,國民黨統治集團一片慌亂。行政院長孫科匆忙宣布:“內閣”政府南遷廣州。

蔣介石在哀嘆之餘,抓緊制定應變計畫——在堅守長江南岸防線的同時,將嫡系精銳部隊撤往台灣,保存實力,以便東山再起。為此,責成國防部命令傘兵司令部:“著傘兵部隊分作3個梯隊,分別於3月中下旬、4月下旬,按一、二、三團順序,從海路南撤福州待命。不得有誤。”

這個命令意味著蔣介石逃跑計畫的實施。劉農畯立即將此情況通過周其昌轉告了我地下黨。

接到情報後,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員會研究決定:放棄原定的傘兵團晚些時候配合其他國民黨部隊在上海起義的方案,讓傘兵三團在調防途中起義。同時,為集中策反力量,中共上海局決定把對策反傘兵三團的3股力量匯合在一起,歸上海策反委員會統一領導。這樣,這幾路地下工作者才接上了關係。

此時,南撤計畫又有了新變化。3月20日,國防部給傘兵司令部下達命令:“因戰局吃緊,日後恐無法解決運輸船隻,三團需提前起程,與傘兵司令部軍械處一道,和傘兵二團合併為一個梯隊,於3月28日撤離上海。”

接到這道“提前起程”的命令,劉農畯心中一驚。因為目前官兵的工作還沒有來得及做,另外與二團合編梯隊行動多有不便。他趕緊囑咐周其昌立即向“策反委”負責人張執一、李正文報告。

這時候的上海灘已處於腥風血雨之中。根據蔣介石的手令,軍警憲正一齊出動,對地下党進行大規模搜捕。此時的張執一、李正文已暴露身份,不得不匆忙轉移去了蘇北根據地。策反委員會的工作改由張登主持,傘兵三團起義一事則移交給田雲樵負責。他們仔細研究以後,認為應該設法推遲南撤時間,還要確保三團單獨調防,這樣才能保證起義萬無一失。於是通過內線來干擾和推遲南撤的行動計畫。

3天后,傘兵司令部接到段仲宇報告:“傘兵三團一營在上海北站執行特別警戒,京滬杭警備司令部要集中兵力布防上海外圍戰線,旬日之內抽不出人力接替一營,故三團暫時不能南撤。至於該團待後撤離時的船隻,我當一定負責準備。”此時的段仲宇,已調任國民黨上海港口司令部少將副司令,專管海陸運輸船隻調度。他按照“策反委”的指示,給傘兵司令部施加了“滯後南撤”的影響。

傘兵司令張緒滋不敢在沒有接替的情況下,把負有“特別警戒”任務的三團一營拉走。便電告國防部:“擬同意三團與軍械處延至4月13日一起撤往福州。一、二團則在3月28日按時起程。”國防部作了答覆。

這正是大家所企盼的。劉農畯接到三團推遲南撤的命令後,內心稍安;但又怕再出意外的麻煩,便急切要求會見新的聯絡員舒忻,商討起義具體事宜。

4月7日,舒忻受張登、田雲樵之命,在浦東三林塘劉農畯大恐難成功。因為江南是國民黨的天下,難逃海上空軍的追擊,傘兵不習海戰,必致船毀人亡……

“為什麼一定要在江南起義呢?我們的看法,可以在江北起義!”舒忻知道,劉農畯作為一名上校團長,能走出這一步很不容易,他在軍事上的考慮也有道理,於是耐心地說:“長江以北,除青島外,沿海的山東、江蘇地區都已全部解放;兵艦出長江口後,可先向南駛,以蒙蔽敵艦監視,待夜裡再悄悄折向北方,直馳連雲港。若遇緊急情況,可在蘇北沿海隨時靠岸。”

劉農畯聽了這番話,對局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解除了顧慮,同意了在馳往連雲港途中起義的意見。

4月9日上午,田雲樵、舒忻、陳家懋、劉農畯等人喬裝打扮,陸續來到上海“大滬飯店”,由扮作堂倌的周其昌引到二樓雅座,對起義具體事項一一研究。為使起義取得成功,成立了由劉農畯、周其昌、陳家懋、李貴田、孟虎等5人組成的“傘兵三團起義指揮部”,劉農畯任總指揮。同時成立了領導起義的黨支部,由共產黨員和積極分子組成武裝糾察隊,密切監督和處理突發情況。中共上海局“策反委”田雲樵,在碰頭會上鄭重宣布:“起義途中,情況變幻莫測,要及時正確應變。對於膽敢武力抗拒者,堅決鎮壓,決不留情。”

4月10日,劉農畯在三林塘團部召開連以上軍官會議,宣布奉調南去福州,13日離開浦東,傘兵司令部軍械處與三團同行。他責成陳家懋和李貴田負責聯繫船隻,安排、組織人員物資上船。

神秘的“國防部急電”

經過緊張的工作和細緻的準備,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1949年4月13日上午,傘兵三團和傘兵司令部軍械處共2500餘名官兵在黃浦碼頭聚餐。團長劉農畯舉杯預祝大家一路順風。同時宣布:為了航行的安全,任命團副(國民黨軍階之一,相當於“團長助理”)李貴田為航行指揮官。

傘兵三團團副、地下黨員李貴田當即宣布登船事項,從各連指名抽調班長、士兵組成糾察隊,由周其昌、孟虎(均為中共黨員)擔任正副隊長,負責航行期間的安全工作。

下午2時,劉農畯團長一聲令下,宣布起航。由段仲宇安排的上海招商局的“中102號”坦克登入艇一聲長鳴,緩緩駛離上海黃浦港。艱難的航程開始了。

下午4時,準時通過吳淞口,加入東海航線,一直向南駛去。

晚上7時30分,登入艇來到東海花鳥島以東的海面上。

李貴田密切注視著航海標記。按領航規定,這裡是南下和北上的轉折點。關鍵的時刻到來了!

他來到登入艇駕駛艙,登上駕駛台。毫不知情的艇長不滿地說:“這裡是駕駛重地,你來乾什麼?”

“傳達國防部命令:‘因戰事需要,命令傘兵三團增援青島。’現在,我命令你立即掉頭北上。”李貴田沉著地邊說邊拿出事先擬好的“國防部急電”。

“不可能!我的上級命令我艇運送你們去福州,你想改變航向,需要請示我的上級。”艇長傲慢地說。

“軍事行動,瞬息萬變,你運載我們團,就得聽我們指揮。你敢不服從國防部命令?耽誤了軍機大事,軍法論罪!”

就在僵持不下的時候,糾察隊帶領愛國華僑海員白力行、國民黨原重慶號巡洋艦輪機長武成績進入駕駛室,他們與這位艇長熟悉,告訴他軍人不可以抵抗命令,還是改變航向吧。艇長看了看全副武裝的糾察隊,只好下達轉舵北上的口令。

與此同時,三團無線電台台長成書生和糾察隊也進入登入艇電訊室,控制了報務員,拔掉收發報機上的電子管,切斷了與國防部的無線聯繫。爾後,他又急匆匆來到設在艇上的團部,送給總指揮劉農畯一份“國防部特急電報”。

劉農畯看過電文,吩咐中尉通信員周其昌:“立即通知營以上軍官,速來團部開會,傳達緊急命令。”

幾分鐘後,軍官們魚貫而入。最後一個進來的是副團長姜健,嘴裡罵罵咧咧。

“國防部命令,”劉農畯率先起立,眾人也跟著站了起來,“命令傘兵三團暫停南下福州,即刻北援青島我軍,不得有誤。”

“不可能!傘兵司令部和一、二團已經在前幾天到了福州,又去了台灣,怎能叫三團去增援青島?”副團長姜健首先發難,他拍著桌子叫周其昌把台長找來。

無線台長成書生是周其昌、孟虎發展的積極分子,早就表示不去台灣,並且直接參與了這次行動。當他來到團部後,面對姜健提出的一連串問題,什麼抄報時間、譯報時間、頻率、呼號等,都對答如流。

姜健沒問出什麼破綻,突然命令成書生:“發報請示國防部,核對北上靠岸的地點和任務。”

在這個節骨眼上,劉農畯掃了一眼姜健,果斷地說:“我是團長,我向國防部負責。不要再向國防部請示了,堅決執行命令,立即北上青島。各位回去,切實掌握好部隊,不要聽信謠言!”

登入艇滿載著蒙在鼓裡的2500多名官兵,馳向青島方向的茫茫大海。

驚心動魄的海上舉義

4月14日下午4時,登入艇來到蘇北射陽縣的東北海面。由此處向西拐,便可進入去連雲港的航道了。

連雲港是位於上海和青島之間沿海的重要軍港。此時的上海及青島還依然是國民黨的天下,而連雲港已經宣布解放——1948年11月7日,徐海地區的國民黨駐軍第9綏靖區部隊,在我軍猛烈炮火下從連雲港倉皇撤退。所以這一帶是完全不受國民黨控制的安全地帶。

指揮部決定召集連以上軍官宣布起義。

劉農畯後來撰寫的《傘兵三團海上舉義記》,展現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

劉農畯見軍官們到齊了,說道:“今天我團以孤軍增援青島,無疑是以卵投石,不是當炮灰,便是當俘虜,總之是有去無回。”此言一出,全場愕然。“全團官兵,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兄弟們與我共事多年,不忍把大家往死里送。不少兄弟已組織起來,提出不去青島打仗,起義投共,因事關重大,特地把各位請來商議。”

軍官們聽了,面面相覷,沉默不語。“共產黨搞的鬼,老子和他拼了!”八連長一聲嚎叫,猛地拔出一顆手榴彈,用手指扣住導火索,惡狠狠地說:“誰是共產黨,有種的站出來!”

“胡鬧!”劉農畯一拍桌子,“甲板上堆滿汽油彈藥,船艙里都是家小,你想讓大家都完蛋?把他帶下去,給我禁閉起來!”早有準備的糾察隊一擁而上,三下五除二將八連長制服,架了出去。

這當頭一棒,把滿腹狐疑的副團長姜健等人鎮住了。

“陳主任,聽聽你的高見。”劉農畯有意讓也是地下黨員的傘兵司令部軍械處主任陳家懋帶個好頭。

“欲進無路,欲退無門……”陳家懋沉吟著說,“如今只有起義這條路了。”

“副團長,你的意見呢?”

姜健內心裡反對起義,但又不敢明言,怕跟在船上的妻兒受牽連,真是左右為難。便對團附李貴田說:“請團附先發表意見。”

李貴田順勢說:“團長以全團兄弟的身家性命考慮,提出走起義之路,兄弟我願意服從。”

其他三個營長和連長們跟著表態,願跟隨團長起義。姜健見大勢已去,只好說:“事到如今,就聽團長決定吧,我一家七口都在船上,還請團長多關照啊。”

“周其昌先生是中共方面派來的代表,”劉農畯向大家介紹說,“現在請周先生講話。”

周其昌從南京、上海已被解放軍包圍,全國快要解放,講到共產黨、解放軍保證起義人員的生命財產不受侵犯,願意參加革命的,改編為解放軍;願意回家的發給路費。

當兵的都是一級聽一級。營連長們一見頂頭上司一個個都想棄暗投明,自己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大家都紛紛表示願跟長官效勞。

劉農畯見大家表了態,便說:“我宣布,傘兵三團從現在起脫離蔣幫,即刻起義。請各位立即向全團兄弟傳達這一命令,不服從的,立即關押起來。”

此時的艇長已完全被我控制,在全副武裝的糾察隊面前,只得乖乖聽命。

劉農畯於這次起義,台灣方面一直諱莫如深,後來只在解密的《國府軍事檔案》之“傘兵第三團投共始末”約略寫道:“(民國)38年3月,傘兵第三團奉命由上海轉運移防福州。共軍得知後,遂命潛伏於第三團通信連之共產黨員周其昌中尉策動團長劉農畯上校叛變。”“38年4月13日,劉農畯見大局不利,於是趁海運南下時,與團附李貴田,脅迫第三團搭乘之海軍中字號102坦克登入艇北運連雲港投共。”

毛澤東、朱德發來賀電

1949年4月15日,黎明時分,“中102號”坦克登入艇徐徐駛進連雲港。

由於事先接到中央軍委來電,中共新海連特委書記谷牧、特區警備司令部司令員王曉等領導,前往港口迎接。傘兵三團2500多名官兵在碼頭上列隊接受檢閱。團長劉農畯、副團長姜健、團附李貴田,以及三團地下黨支部書記周其昌、組織委員陳家懋等站在最前面,谷牧、王曉等領導走上前去,與這些從特殊戰線歸來的英雄們緊緊握手,說:“各位官兵,辛苦了,我們歡迎你們!”

4月18日,新海連特委和連雲港軍民為起義傘兵召開慶祝大會,特委書記谷牧致歡迎詞。起義官兵向毛主席、朱總司令發了致敬電。當日,毛澤東、朱德發來慰問電:“慶祝你們脫離國民黨反動集團而加入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舉動。希望你們努力於政治上和技術上的學習,為建設中國的新傘兵而奮鬥。”新華通訊社及時播發了這條訊息,引起了蔣介石的極大恐慌。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另外,中央軍委在給特委的復電中明確交待:“傘兵起義後,服裝不變,待遇不變,軍餉照發。並做好培訓工作。”

新海連特委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抽調一批地方及部隊得力幹部,分兩批集中培訓起義部隊的營、連、排級軍官;對士兵則採取到駐地講課的辦法。經過幾個月的政治學習,絕大多數起義官兵認清了形勢,消除了顧慮,決心跟共產黨走下去。

1949年11月21日,這支起義部隊奉命調離連雲港,改編成華東軍區軍政大學第7傘兵訓練總隊,劉農畯擔任總隊長。後又編入人民空軍傘兵第一旅、第一師,劉農畯先後擔任副旅長、師參謀長、副師長等職務,其他率領起義的同志也分別擔任要職。只有上校姜健後來稱病離開大陸去了台灣。改編後的傘兵三團的廣大官兵,成為建設我軍第一支空降兵部隊的重要基礎。

而載乘這支起義部隊的登入艦在海軍組建後,在東海艦隊駐滬海軍某登入艦部隊服役,這支部隊經歷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當年參加起義的戰艦在國民黨海軍時取名為“美齡”號,在新中國海軍代號為924艦;1988年4月連雲港電視台和河南電視台合拍這段驚心動魄的場面時,參加拍攝的戰艦是與她同在一支部隊服役的姐妹艦,在國民黨海軍時取名為“慶齡”號,1950年初命名代號為926艦,又名大別山艦。他們一起在我人民海軍的序列中書寫了海軍史上的新篇章。艦艇航跡南至西沙的中建島、南沙的曾母暗沙,北抵渤海灣的葫蘆島;西至重慶,東至浙東領海,多次執行重大演習、國防施工、飛彈發射試驗及西沙建場、南沙建站等重大任務;圓滿完成祖國賦予的各種神聖使命。如今,這艘記載著人民海軍光輝戰艦,這艘在新中國人民海軍服役時間最長的一代名艦,在海軍成立50周年前夕已經由海軍青島博物館收藏。她將在青島向瞻仰她的人們默默地敘述著新中國海軍的成長曆程,並會為人民海軍的不斷發展壯大而發生欣喜的歡呼。

電視劇

電視劇《她得代號白牡丹》主演 電視劇《她得代號白牡丹》主演

拍攝時間:1988年

上映時間:1990年

演員表:

周玖 飾 丹華

張呈祥 飾 薛光普

沈航 飾 周鶴

改編劇《WP行動》又名特工WP行動,1998年上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