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奪位戰爭:康熙和他的兒子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金滿樓,原名金松,江西峽江人,現居上海,70後作家。已出版《辛亥殘夢》、《門檻上的民國》、《北洋往事》、《女人當國》、《民國原來是這樣》等十餘部作品。2010年受邀擔任湖南教育電視台《湖湘講堂》十七集《北洋軍閥秘史》電視講座主講人。
圖書目錄
廢太子·緣來已久
十八阿哥死了
皇后的死換來了太子的生
這不過是康熙的一廂情願
太子黨:得意得忘了體統
太子廢了,康熙病了
皇帝做久了,江山格外的重
爭儲位·狼煙四起
大阿哥出局:權力這東西的確可怕
三阿哥:學術比政治保險
八王黨:抱團沒有好下場
外圍阿哥們:躲在角落裡看錶演
太子復位:我是皇帝我說了算
再廢太子:爛泥終究扶不上牆
八阿哥:得人心,不得君心
十四阿哥: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
定權謀·戒急用忍
雍正是怎樣煉成的
老虎發威前,不妨裝成貓
孝、誠、和、忍:雍正奪儲的四字真言
八面玲瓏:皇權路上的辯證法
家天下講的是綜合得分
這一切來得如此不動聲色
取王杖·神鬼莫測
千古一帝走完這一生
雍正繼位全記錄
流言滿天飛:官方檔案靠不住
雍正會武術,誰也擋不住
兄弟恨·難解難分
無情最是帝王家
十四弟:和皇上做兄弟真的好難
八王黨:逃不過曲終人又散
雍正的強迫症:八弟、九弟成了狗與豬
十三弟,怡親王:這份待遇不尋常
其他手足:各有各的造化
尾聲:小人物的結局出人意表
附 錄
康熙與雍正朝宮廷大事記
本書主要阿哥大事及年齡對照表
康熙后妃名冊
康熙的兒子們
康熙的女兒們
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江南的氣候,每到四五月便人黃梅節氣,待到六七月已是三伏天,酷日當空,行路之人,汗流浹背,即便在家中,也是熱得氣喘,無處逃脫。記得多年以前,家中院落里倒有幾株羊眼豆秧,用幾根木頭或竹竿,搓些草繩,如張燈結彩一般,簡簡單單地搭個棚子,不到半月間,那豆藤便在地上長將起來,彎彎曲曲依傍竹木,就著棚子牽纏滿了,卻比如今的空調間反要透氣涼快。
我家是個大家庭,我是家裡最小的一個,上面有四個姐姐、一個哥哥。這樣的八口之家,對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出生的人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不過,在我們那一代,家裡有四五個小孩也是常有之事,並不稀奇。在那時夏日的涼風裡,我們兄弟姐妹們都還小,一家人圍在一起閒聊或遊戲,這恐怕是計畫生育後再不可能出現的一道風景了。時光流水匆匆,如今父母已老,我們也都長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最小的我也遠離家鄉出外謀生。上海的夏天是酷熱的,清風徐來之時,我總會想起那段年少的時光,對自己的家鄉和親人,依舊是如此的懷念。
康熙的家庭不是平民之家,他兒女眾多,可皇位只有一個,這讓康熙百般煩惱。康熙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想讓這些兒子們一團和氣,安定團結,但在利益分配問題沒有解決前,這被證明只能是一廂情願。從本質上來說,權力是暴力的,權杖需要血和火來祭奠,而家庭卻是要溫情和人性去澆灌。當這兩者碰撞時,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本書的關鍵人物雍正,其實也是個性情中人,他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陰毒黑暗。事實上,他為人驕傲,自視甚高,性格直率,只可惜的是,在中國歷史里,雍正一直以來就是被人誤解最深、傳聞最多的帝王之一。為什麼會如此?問題恐怕還出在他自編自導的那部《大義覺迷錄》上,他非得讓全國的士子們人手一冊,成天宣講,弄得很多原本不知道“十大罪狀”的人,也都得以了解甚至為之深信不疑。
雍正的錯,錯就錯在他想為自己討個清白。殊不知,這世上的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公道自在人心,有些事情你越抹它就越黑,以至於他的那點破事擴散到全國的窮鄉僻壤,演化成諸多的稗官野史,流傳至今。儘管乾隆上台後好一頓忙活,一上來就收繳禁絕了他父親引以為得意的鈦義覺迷錄)),但關於雍正的傳聞依舊越傳越邪乎,成了老百姓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雍正也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點擊率最高的帝王之一。雍正的故事,經歷了幾百年歲月的考驗後,依舊具有極大的娛樂價值,目前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當然,清朝的歷史,特別是康乾時期的歷史,由於這方面的小說和電視劇已經是非常之多,其歷史事件已經是為人所熟知了。但令筆者不甚滿意的是,這些戲說性質的小說或影視劇,在勾起人們對那段歷史興趣的同時,從某種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個曲解甚至掩蓋歷史的反作用。
如何在學術和通俗之間尋找一條出路,用一種輕鬆活潑的筆調反映歷史,這是筆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突破。這本小書,讀起來似乎像是歷史小說,但其實有百分之九十的信史。假如讀者能夠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將本書讀完,那就是筆者最大的成功了。
本書最早於2007年以慷熙和他的兒子們》為名連載於天涯社區煮酒論史版塊,後在知名圖書策劃人丹飛的操作下,於2008年以《向康熙學習》為書名出版。寫作之初,筆者原只為自娛自樂,網路風格明顯,直至當年年底,筆者投身職業作者的行列,方覺之前語言不夠精煉,同時也有讀者反映書名與書中內容不相符合,於是萌發了修改重版的念頭。
在對原稿進行一番修改的同時,筆者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念頭:何不各選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某個側面,各成一書?按此規劃,第一本取名《奪位戰爭》,以“九王奪嫡”事件為中心,重點刻畫康熙和他的兒子們在儲位鬥爭中的眾生像;第二本取名《治官手冊》,以雍正和他的大臣們為中心,重點解讀君臣之間的相處與權術;第三本取名《皇城秘史》,以乾隆七下江南為主線,為讀者揭秘乾隆皇帝及其妃子、子女們的日常生活史。如此規劃,合起來即“帝王三書”系列,想必還有些意思。現在,第一本已經準備妥當,後面兩本,敬請讀者期待。
序言
小人物踩到了歷史的痛腳
話說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二十六日的上午,古城西安剛下了一場小雨,除路上灰塵比原來稍少一些外,一切看來和往常沒什麼兩樣。突然,總督衙門外的大街上傳來一陣喧譁,衙役們高呼著“肅靜”、“迴避”,路上行人聽後紛紛避讓,原來是川陝總督岳鍾琪剛從外面訪客歸來。這等場面,城裡人見怪不怪,他們讓開大道後依舊各走各路,一陣秋風颳起,街上的人走得比往日似乎更快些。當岳大人的專轎快要到總督府門口時,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突然從人群中攘臂奮出,霎時間便突破了衙役們組成的警戒線並直奔總督大人的轎前,令眾人一片驚呼!
所幸的是,那位書生手裡拿的不是炸彈(那時尚未發明出來),也不是砍刀、匕首之類的違禁物品——他手裡緊緊攥著的,僅是一封書信而已。只是一場虛驚。眾人心想,莫非這書生為喊冤而來?為投書而來?不得而知。正當大家把提起的心放下去時,卻見岳大人接過書信,微微掃了一眼便臉色大變,當場喝令將此人抓住送監,而他卻迅速將書信揣入懷中,忙不迭地邁進了總督府。
要說起來,那書生來的還真不是時候,岳鍾琪此刻正煩著呢。岳大人的煩惱,並非因為其他,而正是因為他的這個“岳”姓所引發的——他不但和當年的抗金英雄岳飛是一個姓,而且還真就是岳飛的二十一世孫。
岳鍾琪出身於武將世家,祖父岳鎮邦曾任左都督、紹興總兵。岳鍾琪本人也曾在康熙末年平定西藏之亂時立下赫赫戰功而升為四川提督;雍正二年(1724年),他又隨同年羹堯大將軍入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因為其戰功卓著,加上居功自傲、飛揚跋扈的年大將軍被雍正整肅,岳鍾琪由此接任了年羹堯的川陝總督位置,一時間可謂春風得意,聖眷正濃。
但是,川陝總督的位置一向為朝中權貴子弟所壟斷,岳鍾琪雖說漢軍八旗出身,但依舊被人嫉妒中傷,一些躲在暗處的人不懷好意地給雍正打小報告,據雍正自己所說,足足有一籮筐之多。至於那些“倒岳”的言論,說起來有幾分好笑甚至幾近幼稚:岳鍾琪是岳飛後人,而岳飛又是百姓傳誦的英雄——這樣的人,豈能對清廷真正忠心,搞不好他要推翻朝廷為明室報仇,也未為可知。
這些猜疑和誹謗,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就在前一年(雍正五年,1727年),一位名叫盧漢民的人突然在成都街上大喊大叫:“岳公爺帶川陝兵造反了,西城門外開有黑店,要殺人!”此言一出,弄得當地謠言四起,一時人心惶惶。當然,這個盧漢民後來很快被抓住,經有關部門的嚴格鑑定,此人乃精神病患者,最後將之從速處死了事。
“盧漢民事件”後,岳鍾琪慌忙向朝廷引咎辭職,以明心跡。所幸的是,雍正對此不以為然,他非但沒有責怪岳鍾琪,反而對其大加撫慰,讓他繼續“鼓勵精神,協贊朕躬,造無窮之福,以遺子孫”!
雖然雍正對岳鍾琪信任有加,但民間卻依舊傳播著岳大人和朝廷不和的流言,說什麼岳大人盡忠愛民,曾對皇帝說了些不知忌諱的話,朝廷屢次召他進京,要削奪他的兵權云云。當時還有傳聞說,岳鍾琪系大學士朱軾保薦的人,後來岳鍾琪進京後,皇上仍派他回陝西繼續任職,但朱軾當時不願再保,其他大臣也不敢保,結果岳鍾琪剛出京城四天,皇上又派了一個叫吳荊山的官員去把岳鍾琪追回來,但岳鍾琪不肯從命,吳荊山無奈之下,只好自己割脖子自刎了。總而言之,民間都認為岳鍾琪一定會在某個恰當的時機起兵造反,把統治中原的清政府趕出關外。
正因為如此,岳鍾琪一看書封便臉色大變。原來,書信封面赫然寫著“天吏元帥岳鍾琪大人親啟”,這幾個字讓岳鍾琪的神經瞬間繃緊:去年盧漢民那個瘋子的事件尚且餘波未平,今天又來個直呼自己是“天吏元帥”的!這不成心添亂,把本大人往火坑裡推嗎?!
回府後,岳鍾琪屏退左右,獨自進了一間密室,他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拆開,然後哆哆嗦嗦地將信紙抽出,匆匆瀏覽了一遍。正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讀完信後,岳鍾琪頓時臉色煞白,冷汗直流。原來,信中對當今皇上進行了極為惡毒的攻擊,其中列舉了“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誅忠、好諂、任佞’’十大罪狀。說雍正即位後連年災害,民不聊生,並對其繼位提出了嚴重質疑。信中又說,作為大英雄岳飛的後人,岳大人何不繼承祖上之志,利用手握重兵的機會,振臂一呼,成就反清復明之大事業,青史留名,流芳千古,何樂而不為呢?
弄了半天,這書生不是來喊冤,而是來策反的!
這下,岳鍾琪著實被嚇得不輕。在看完這個署名為“江南無主遊民夏靚遣徒張倬”的上書後,他抹了抹額上的冷汗,心想這封信幸好落在自己手裡,倘若落到朝中哪個冤家對頭的手裡,那豈不要惹下無盡的麻煩、掀起滔天的巨浪!
由於事情重大,加上自己又脫不了干係,岳鍾琪只得忐忑不安地派人將此信以最快的速度密報給雍正,請求查辦。在等待朝廷旨意的同時,岳鍾琪命人先對這個名叫張倬的投書人嚴加審訊。得令後,衙役們對張倬大刑伺候,在將之打昏在地後,又用冷水澆醒,一再逼問他究竟是受何人指使,用意何在。
書生也是個硬骨頭,他見勢不妙,卻咬緊牙關,只說自己名叫張倬,這信乃是他的老師夏靚所寫,其他一概推說不知。岳鍾琪投鼠忌器,不敢猛下狠手,他怕萬一把人給打死了,雍正怪罪下來,弄不好會說自己殺人滅口,屆時百口難辯,就算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所幸的是,密旨很快就到了。在諭旨中,雍正不無惱怒地說,“遇此種怪物,不得不有一番出奇料理”的手段,以挖出其中的主謀。雍正特別指示說,對此人不要採用先前那種簡單粗暴的刑訊逼供,而要想個引蛇出洞的法子進行誘供,一定要把這事查它個水落石出。
岳鍾琪不敢怠慢,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出個順水推舟、以假亂真的妙計。他心想,既然這些“愚民”非要讓他當什麼英雄,那姑且冒充一次吧!為避免落下把柄,岳鍾琪特請陝西巡撫西琳(旗人)臨時搭檔,兩人一明一暗,一起來審這個案子。
計策已定,張倬隨後被五花大綁地押到公堂之上,岳鍾琪臉一黑,驚堂木一拍,厲聲喝道:“大膽狂徒,竟敢口出狂言,誣衊我大清盛世!看在你是讀書人的份上,暫不用刑,你莫要不識抬舉!還不速速將指使人從實招來,免受皮肉之苦!”
屏風后,陝西巡撫西琳則躲在裡面聽審,看張倬有何表現。上次已被打得半死的張倬,這次仍立在堂上,冷眼默對,愣是一言不發。岳鍾琪大怒,喝令速速用刑。眾衙役聽後一擁而上,又是一頓狠揍。好在總督大人之前早有交代,這些人明顯手下留情,雖然張倬再次被打得皮開肉綻,卻未傷及筋骨。
而在當晚,張倬被人從監牢中悄悄提出,岳鍾琪一改白天凶神惡煞的模樣,他屏退左右,疾步上前,親自為張倬鬆開捆索並握著張倬的手,讓他莫要驚慌。接著,岳鍾琪既慚愧又抱歉地說:“壯士,果然是條漢子,受苦了!我岳某其實早有反清大志,奈何時機未盡成熟,只能暫時隱忍不發。這次對壯士用刑,主要為掩入耳目,不得已而為之。再者,之前也實在不知壯士的真實身份,不得不有所防備。如今看來,壯士確是真心反清的大丈夫、有骨氣的好男兒,岳某十分佩服,佩服!如有得罪之處,還望壯士海涵一二!”
岳鍾琪一頓恭維,但張倬也不完全是傻瓜,他心想岳鍾琪轉變如此之快,未免有些蹊蹺,一時不知道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見張倬不為所動,岳鍾琪命手下送上酒菜,招呼他坐下來邊喝邊談。席間,岳鍾琪連連向張倬敬酒,同時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大罵清廷,亡國之痛溢於言表。接著,岳鍾琪又訴說自己乃忠良之後,目前的狀況,實在是愧對先人。說到慷慨激昂處,岳鍾琪睚眥俱裂,涕淚交加,大有“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之氣概。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張倬畢竟是個書生,一時還真被岳鍾琪所感動。兩人話多起來後,便談起反清大計,倒是極為投機。酒至酣處,兩人似乎已形同知己,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岳鍾琪當場賭咒發誓,要將清廷趕出中原,復我大明江山。為表明自己的誠意,他還約張倬明日一起盟誓結義,共舉反清大旗。
第二天一大早,張倬的酒醒了不少,正疑惑岳大人是否真心反清時,有人奉命把他接到一個密室。到後,岳鍾琪早等在那裡,密室內香爐也已擺好,見張倬進來,岳鍾琪二話沒說,便拉他一起焚香跪拜,兩人結為兄弟。不僅如此,岳鍾琪還指天畫地,發誓此後兩人同心同德,患難與共,倘若有二心,一定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岳鍾琪不惜以總督之身與張倬義結金蘭,頓時把張倬僅有的一點疑慮也徹底打消了。作為一個未諳世面的讀書人,張倬哪裡知道官場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各種陰謀詭計,這下很快上了岳鍾琪的當,他感動之餘,便將整個事情全部和盤托出。
原來,這個假稱“張倬”的書生真名張熙,他這次是奉老師之命前來投書。他的老師,也就是策反信上那個化名“夏靚”的人,真名叫曾靜,本是湖南郴州永興某地的鄉村塾師。曾靜原是個秀才,因多年科舉不中,後來也就拋棄功名,以授徒為生,當地人稱其為“蒲潭先生”。“蒲潭先生”家裡沒錢,學生也窮得很,對社會頗有不平之氣。正好當時雍正剛剛登上帝位,民間多傳言其為篡位,加之雍正初年用法嚴苛,下面百姓怨聲四起,“反清復明”似乎有可乘之機。曾靜等人異想天開,以為岳鍾琪乃岳飛之後,於是精心鼓搗了這份書信前去策反,想成就一番千古事業,不料岳鍾琪對雍正忠心耿耿,張熙反中了他的招。
據張熙所說,當年五月,曾老師派他與其堂叔張勘一起去送策反信。臨走前,因家貧缺乏路費,張熙便把自己僅有的一點家產變賣充作盤纏,然後兩人經貴州到四川,一路上風塵僕僕,不辭辛勞,好不容易到了四川,但事與願違的是,他們前腳剛到,便聽當地人說岳鍾琪已經調任陝西。
無奈之下,兩人只得再次徒步前往西安,一路上曉行暮宿,吃了不少苦頭後,終於在九月十三日趕到了西安。正要準備前去投書時,他倆又聽當地人說岳鍾琪是朝廷重臣,當今皇上對他寵信有加,那些君臣隔閡的傳言純屬胡編亂造,什麼因追不回岳鍾琪而導致京官自殺的事情更是子虛烏有,根本就沒影的事。
二人聽後,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很是心灰意冷。張熙的堂叔心裡害怕,竟然丟下張熙,一個人跑回了老家。堂叔走後,張熙勢單力孤,也想打退堂鼓,但又想自己家產已盡,好不容易來這裡一趟,要是不把策反信投出,不但前功盡棄,自己心裡也有些不甘。於是,他便鼓起十二分的勇氣守候在總督衙門前的路上,這也就有了開篇的第一幕。
岳鍾琪見張熙已經落入圈套,便順勢說自己也早想造反,但苦於身邊沒有諸葛亮、劉伯溫這樣的能臣謀士,一時也無從動手。張熙聽後,便稱自己的老師曾靜英明睿智,必定能擔此重任。不僅如此,張熙還誇下海口,說他們在湖廣、江西、兩廣、雲貴等省都已發動了義兵,“一呼可定”,反清事業定然成功。
岳鍾琪聽後,差點沒把隔夜飯給吐出來。他忍著笑,讓張熙告知曾靜的住址,好派人前去迎接。張熙不知是計,便把所有信息全部供出。等到套到了張熙、曾靜等人的詳細情況後,戲也就演完了。隨後,岳鍾琪臉色一變,喝令將張熙押監,並通知兄弟省市的相關部門迅速捉拿曾靜等人。
曾靜和張熙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魯莽行為導致了清朝歷史上一樁影響至深的文字獄——呂留良案——一群互不相干的人受此牽連而被戮屍、被砍頭、被流放,這等慘劇,恐怕是他們做夢都不會想到的。
文字獄並非本書的重點,以上也只是開篇的閒扯。但是,曾靜策反信中提到的“十大罪狀”,即指責雍正“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誅忠、好諂、任佞”,卻是本書的一條重要線索。據說,雍正得知曾靜、張熙給自己羅織了“十大罪狀”並想策動岳鍾琪起來造反推翻暴政時,心裡也是牢騷滿腹,氣憤異常。在批給另一個寵臣鄂爾泰的摺子上,雍正不無憤恨地抱怨說:“天下竟有如此可笑之事,如此可恨之人。雖然這是匪類逆言,但聽他們這么說,也不是沒有原因。看來,這大清國的皇帝是做不得矣!他們究竟還要朕怎樣?”
皇帝難做,好皇帝更難當。雍正當時大概心想:“十大罪狀!這么失敗?我都招誰惹誰了?”
這事說來話長。雍正之所以被人扣上黑帽子,恐怕還是因為他這個皇帝當得有點不明不白。而這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又和他的父親康熙老爺子當時沒有安排好接班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眾所周知,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總共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康熙自幼聰穎好學,身體強健,當年可謂是意氣風發,擒鰲拜,平三藩,收台灣,功勳卓著。在他的治理下,大清帝國一時文治武功,國力蒸蒸日上,大有盛世之氣象。
但是,再厲害的皇帝也會衰老,而盛世表象的下面,往往也隱伏著衰敗的陰影。就拿大清帝國的掌舵人康熙來說,他五十歲後,身體每況愈下,特別是廢太子之事,更是讓他心力憔悴,備受打擊。和所有上了年紀的人一樣,晚年的康熙也時常覺得疲憊不堪,頭暈復作,步履艱難,連批奏摺寫字時,手都不由自主地顫抖,連筆都握不住。再後來,康熙覺得自己眼睛也不好使了,“目不辨遠近”;耳朵也不靈了,“耳不分是非”,越來越老態畢露了。
身體的衰老是生理規律在起作用,即使貴為天子,也沒有例外,無法克服。更為糟糕的是,晚年的康熙心態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他開始變得焦躁不安,有時候又覺得無比的沮喪。“舊日講筵剩幾人,徒傷老朽並君臣”,隨著時光的流逝,康熙的雙鬢也開始斑白,他越來越感到身邊無盡的孤獨和寂寞,特別是那些跟隨自己多年的老臣一個個的乞休(退休)或辭世,更是讓老爺子感到一種無可言狀的孤單和淒涼。
康熙末年,大清帝國看起來依舊是繁花簇錦,但盛世年華的後邊,一些微妙的潰變卻也正在悄悄地萌發。這樣的氣象,就連當時朝鮮的使節,都能感覺到康熙晚年的詔書“辭旨荒雜無歸宿”,“所制歌詞語甚淒涼,其志氣之衰耗可見”。
烈士暮年,英雄氣短,康熙開創的盛世已經不可挽回地過去了。但是,作為“領導終身制”的受害者,身為一國之君的康熙還不能謝幕,他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只要他還有最後一口氣在,他就有責任、有義務繼續為大清帝國掌舵,容不得他有任何的懈怠——就算他咽下了最後一口氣,那也是為他開創的時代拉下幕布。
對此,康熙也曾不無抱怨地說:“為臣者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歸養,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為君者心為天下盡其血,神為四海散其形,憂勤一生,卻無偃息之地可退。”他又說,諸臣視君“如駕車之馬,縱至背瘡足瘸,不能拽載,仍加鞭策,以為爾即踣斃,必有更換者,惟從旁笑觀,毫無一人憐恤”。
中國傳統的權力移交,有一個天生的弊端就是皇帝終身制,這必然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老人政治”,而“老人政治”與專制體制是相始終的。因為專制社會下的最高權力不可分割、不可侵犯,皇帝必須做到至死方休,就像後來的乾隆,年紀太大隻得退位作太上皇,可他還是照樣上朝,照樣理政,作為“實習皇帝”的兒子嘉慶只能搬個小凳子在旁聽政——乾隆笑,嘉慶亦笑;乾隆慍,嘉慶亦不悅,形同傀儡!
人人都說皇帝好,但卻不知道皇帝如此勞累並有如此多的桎梏,難怪康熙的父親順治帝說:“十八年來不自由,江山坐到幾時休!”但是,既然是皇帝,就必須是終身制的,這種可憎又無奈的制度,不但把皇帝害苦了,也把天下老百姓害苦了——皇帝年老昏聵,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而其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政事荒蕪,腐敗滋生.如此以往,天下黎民又何其罪焉?
暮年的康熙身體不行了,但腦子還算清楚,他也擔心手下的官員們見自己“血氣精神漸不如前”,便乘機為奸,導致自己幾十年勤苦奮鬥而來的盛世最終付諸東流。但問題是,康熙畢竟已然衰老,精力也遠不如前,正如他自己所說:“今天下太平無事,以不生事為貴。興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職此意也。”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有的老年人都是這么想的。可問題是,康熙想維持現狀,又哪能這么容易呢?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各種社會矛盾不但不會因為老爺子不願多事而銷聲匿跡,反而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康熙也意識到,如果“承平日久,人心懈怠”,到時必然會“福盡禍至,泰去否來,天災人害,雜然並至”。儘管有此認識,但很不幸的是,康熙末年的各種問題是越積越多,愈往後愈糜爛,他的這些擔心和憂慮,在其死前都成了事實。
康熙老了,他已經無法像從前那樣對朝政從容掌控,收發自如。當時的朝廷中,大臣們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相互傾軋;地方上,各級官府在正額錢糧之外的火耗加派(由亂攤派演變而成的附加稅)愈征愈重,譬如山東、河南兩省的火耗率,竟然占到正額錢糧的百分之八十。賦稅關乎吏治與民生,老百姓怨聲載道,康熙不是不想管這些事情,而是實在力不從心,下不了重手去整頓。
另外,在康熙晚年“政寬事省”、“無為寬仁”政策的縱容下,官吏的貪污舞弊之風也是愈演愈烈。在適當的溫度下,腐敗在大清帝國瘋狂蔓延,就像難以控制的社會瘟疫一樣不斷腐蝕著整個官僚階層。康熙末年,“各省錢糧虧空甚多”,“府帑虧絀,。目不暇給”,當時戶部庫里只有八百萬兩銀子,而另外一面,大清帝國的財富正日益流入貪官污吏的私人腰包。歷朝歷代的痼疾,在盛世的表象下,又開始重新發作起來。
就連秀才們也起來造反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辛卯科江南鄉試發榜時,秀才們發現一些不學無術的官僚子弟和鹽商子弟居然也赫然榜上,而那些燈下苦讀的讀書人卻名落孫山,眾人一時間驚詫莫名。之後,秀才們被激怒了,他們聚集了上千人,將財神像抬進府學的明倫堂內代替了萬古宗師孔夫子,又用“賣完”二字糊住了貢院正匾,兩邊還貼上一副對聯“左丘明雙眼無珠,趙子龍渾身是膽”,以聲討鄉試中兩位主考官的賄賣舞弊行為(暗指主考副都御史左必蕃和副主考翰林院編修趙晉)。
農民的方式更加直接。火耗加派、官員腐敗等都加劇了官府與農民的矛盾,康熙末年農民暴動的事件日益增多,如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就發生了河南蘭宜縣亢鋌起義,五十七年(1718年)又在湖廣地區發生了起義未遂的事件。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山東鹽販王美公嘯聚農民洗劫鹽店富戶,同年朱一貴在台灣發動起義,擊殺清軍總兵歐陽凱並自立為帝,率有數萬之眾。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心懷不滿的秘密會社也都在蠢蠢欲動之中。
無可奈何花落去,帝國深陷危機中。短短十幾年間,康熙幾十年辛苦開創的盛世竟是如此的脆弱與岌岌可危,而這些事情,還不是讓康熙最煩心的。官員腐敗,農民造反,大不了抓幾個人來殺雞儆猴。即使寬仁一點,也大可以眼不見心不煩,躲進皇宮成一統,不理不管,但有一塊心病,卻是揮不去也逃不脫的,那就是關乎大清王朝未來國運的皇位傳承問題。
所謂“皇位傳承”,說白了就是國家最高權力的交接問題,這不僅僅是康熙的家務事,而是關係到大清王朝穩定和發展的大問題。但是,在眾多的兒子中間,究竟應該立誰來做自己的皇位繼承人呢?晚年的康熙為此左思右想,苦悶不堪。
康熙是沖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生育兒女最多的皇帝,在其一生中,總共有四位皇后、五十一位妃嬪,而巧合的是,他的子女也有五十五個——子三十五,女二十。在康熙的三十五個兒子中間,排上序的有二十四個,其他十一個都很小就夭折了。在排上序的二十四個阿哥裡面,長大成年的只有二十人;二十個女兒中間(養女一名除外),只有八個女兒長大成人(也就是說,康熙的五十五個子女中,只有二十八人長大成人,成活率剛到一半,而女兒的成活率明顯低於兒子)。
古人的觀念,向來認為多子多福,枝繁葉茂才能開枝散葉,但作為帝王之家,兒子太多未必是件好事。如果兒子個個精明能幹的話,就更加麻煩了——偏偏這兩樣康熙都挨上了。歷朝歷代,皇位的繼承從來就是個大麻煩,為爭奪皇位而導致父子反目甚至骨肉相殘的宮廷慘劇屢見不鮮,康熙熟讀經史,對此當然十分清楚。
兒子太多了。為避免前幾次權力交接時的混亂和防止骨肉相殘的悲劇發生,康熙一改八旗親貴公推儲君的制度,他早早地將皇次子胤初立為太子,以期穩定朝政。從理論上來說,立皇次子胤初為太子,實際上就是中國歷代王朝一直實施的嫡長子繼承制。
所謂“嫡長子繼承制”,用《春秋·公羊傳》里的話來說,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也就是說,皇位應該由正皇后所生的嫡長子繼承,如嫡長子早死,則由嫡長子的嫡長子繼承,即嫡長孫繼承,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子病故,即由嫡長孫建文帝繼位。只有在正皇后無子的情況下,才考慮其他庶生的兒子。以此推論,即使皇子中有比正皇后所生的嫡長子年紀大的,但因為是庶出,也不具備繼承大統的資格,如康熙帝皇長子胤提比皇太子胤初大兩歲,但因為其母親地位不夠高,所以不能立為皇太子。
在君主多妻制的情況下,嫡長子繼承制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其母親的貴賤尊卑將皇子們區分出嫡子和庶出,然後依照先嫡後庶、先長後幼的順序,把皇位繼承人最後限定到一個人的身上,以保證最高權力能夠和平交接。縱觀整箇中國歷史,嫡長子繼承制的順利實施確實有助於減少政治繼承中的衝突和動盪,這對維護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漢以後,嫡長子繼承制便成為最高權力繼承、過渡的最理想方式,並為之後的歷朝歷代所實行。
但是,嫡長子繼承制雖然能保證最高權力穩定交接,但往往以犧牲儲君的品德考察和賢能甄別為代價。嫡長子繼承制首要條件是“立嫡立長”,而不是“立賢”,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眾多小皇帝、昏庸皇帝甚至白痴皇帝的屢屢出現。事實上,古人並非不知道嫡長子繼承制的這個重大缺陷,但以“選賢”為標準的話,實際操作的難度往往更大,因為“賢與不賢”的標準本身就是極為主觀的東西,而且其中往往摻雜了各種利益與私心,把握不住也就無章可循,最後難免演變為各方勢力你爭我斗並引發難以控制的動盪。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古人想來想去,最後還是覺得以“嫡、長”這些先天的生理條件為標準,才能在皇位繼承中找到確定無疑的答案。因為按“嫡、長”的生理標準,皇位繼承人最後被限定為某個特定的人選,這樣既杜絕了其他皇子的非分之想,同時也避免了兄弟相爭、骨肉相殘的悲劇發生。
可惜的是,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康熙雖然很早就立了皇太子,但後來還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發生了“廢太子”的事件,而讓康熙沒有料想到的是,廢太子引發的結果比不廢太子還要糟糕,因為這導致其他皇子們一個個蠢蠢欲動,紛紛覬覦大位,令康熙頭疼不已。
在康熙的嚴格教導下,其皇子們大都出類拔萃,文武雙全,一個個都是海里蛟龍,人中精英,如果不是生在帝王之家,也許他們都會有很好的發展與成就。但是,皇位只有一個,它不可分割也不能平均分配,在太子被廢后,其他兒子都是平等的,誰都有權利來繼承皇位。權力的誘惑實在太大了,事實上,誰又肯屈居人下呢?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廢太子。從這一年到康熙駕崩(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總共經歷了十五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奪位戰爭中,雍正成了最後的勝利者。但是,雍正的繼位,有太多的謎團:有人說他謀父,有人說他改詔,有人說他篡位,有人說他屠弟,還有人說他欺母……不一而足。
雍正六年,當對手們基本被收拾乾淨、繼位疑雲也已慢慢平息之時,兩個小人物丟下的石頭,卻在雍正的心裡濺起了萬丈波瀾,多年前的往事依舊曆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