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
帝國國防軍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
(Kaiserlich Königliche Landwehr,這裡的皇,是指奧地利皇帝,王,指的是波希米亞國王,然而波希米亞僅有王國之名,卻沒有如匈牙利一般的自治權),這是帝國的非匈牙利部分(又稱內萊塔尼亞地區)的地方防衛軍,雖然被稱為地方防衛軍,然而卻具備野戰能力,只是根據法律規定,其部署和作戰有一定地域限制,不像帝國國防軍可以在帝國任意區域部署和作戰。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
(Honvéd),其使命和性質與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一樣,是帝國的匈牙利部分(外萊塔尼亞地區)的地方防衛軍,也屬於正規野戰部隊。在軍事行政管理方面,帝國國防軍由維也納的帝國戰爭部直接統轄,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由同樣設在維也納的奧地利地方防衛部管轄,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由設在佩斯港(現在布達佩斯的一部分,港口區域)的匈牙利地方防衛部管轄,而這兩個地方防衛部,共同統於維也納的帝國戰爭部。在軍令指揮體系方面,由這三部分共同組成的帝國陸軍,由維也納的帝國總參謀部指揮。
海軍
奧匈帝國海軍存在於1867~1918年,是奧匈帝國的海上力量。德文正式名稱為Kaiserliche und Konigliche Kriegsmarine,既帝國與皇家戰爭海軍,簡寫為k.u.k.Kreigsmarine。奧匈帝國海軍繼承自奧地利帝國海軍,1867年奧地利帝國改稱奧匈帝國時海軍也隨之改名。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不再擁有海岸線,於是帝國海軍不復存在。(今天奧地利有在多瑙河巡航的水上部隊,但隸屬於聯邦警察,而非海軍建制了)。
1869年,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乘螺旋槳動力巡防艦聯合力量號(SMS Viribus Unitis,註:不同於後來的同名無畏艦)赴埃及參加蘇伊士運河開通儀式。
1872年,奧匈海軍特格特霍夫號(紀念1871年逝世的奧地利海軍原司令特格特霍夫)踏上北極探險的征程。該艦抵達、發現並命名了新地島以北的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以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命名)。因洋面被冰封,探險隊棄艦改用雪橇和小艇返回,1874年9月終於到達俄羅斯大陸。探險隊返回維也納時受到了熱烈歡迎。
1880年,奧匈海軍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
隨著同盟國在一戰中走向失敗,奧匈帝國開始考慮如何避免其艦隊在戰敗後落入協約國之手。戰爭結束前夕的1918年10月29日,斯洛維尼亞、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人國(State of Slovenes, Croats and Serbs,縮寫作SCS)宣布脫離奧匈帝國獨立,以薩格勒布為首都,其領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和波赫(1918年12月1日即與塞爾維亞王國合併,成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又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奧匈帝國原計畫在戰後改組成聯邦或者邦聯制國家,但面對其治下各民族的獨立浪潮也無法阻止,只好順水推舟,把海軍的艦隊、基地、軍械庫、海岸要塞和商船隊都交給了這個新誕生的國家(的里雅斯特例外,因為其所在的伊斯特拉地區戰後被併入義大利)。作為回報,後者接收了這些東西後,宣布自己為中立國。
但SCS國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其中立地位也沒有得到保障。1918年11月1日,義大利海軍的袖珍潛艇(或稱人操魚雷,但是是由潛水員駕駛,在目標上安裝炸藥後返航或者棄艇逃生的,不同於二戰中日本海軍的自殺式人操魚雷)潛入原屬奧匈帝國的普拉海軍基地,炸沉了奧匈海軍“聯合力量”號無畏艦(剛於10月31日移交SCS國,改名為“南斯拉夫”號)。隨後,特格特霍夫號無畏艦被迫交給義大利,被放在威尼斯當做戰利品展示,又被當做道具用來拍攝電影《Eroi di nostri mari》(《我們的海上英雄》,講述義大利魚雷艇擊沉伊什特萬號的故事), 然後於1924年被拆解。歐根親王號則被法國海軍強行徵用,先用來演練空軍對艦船的攻擊,然後被當做靶船擊沉。至此,奧匈海軍的4艘無畏艦全部退出歷史舞台,而奧匈帝國也在一戰最後的硝煙中土崩瓦解,其原有的沿海領土分屬於義大利和南斯拉夫王國,奧地利只保留了她的日耳曼核心領土,就是奧地利現有的版圖,成為一個內陸國。奧匈帝國海軍因此只存在於人們的回憶中,存在於《音樂之聲》里馮·特拉普海軍上校(海軍不復存在,因此被迫退役)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