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2、使穩固;建立:奠都、奠定基礎。給建築物奠定基礎。奠定建築物的基礎。
3、比喻創建某種事業:他是這一學科的
詳解
奠定穩固地建立。〖例〗小時候的基本功訓練,為他在繪畫方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奠基
最初的意思是在打地基蓋房搞建築或一切破土動工的時候,選擇一個吉時,向在此地埋葬的無主墳或者一切生靈祭奠,告知他們將於此地破土動工,請他們知悉並諒解或遷徙他方,這是一種尊重和告慰之禮,也是陰陽和合的中國古代的和諧哲學。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儀式。發展到如今,為了樹立科學破除迷信,而逐漸的把含有迷信色彩的成份去除,把祭奠的含義淡化,而只保留了奠定建築物的基礎這一層形式含義。而奠字的本意就是設酒食以祭之意,從其字形中便可知曉。
例子:今天,學校全體同學都出席了新校舍的奠基儀式。
奠基石
奠定建築物基礎的石頭。多比喻使事物得以產生、發展的穩固的根基。鄒韜奮《患難餘生記》第一章:“蔡孑民先生負黨國重望,對於構成國家民族奠基石的優秀青年及人材尤愛護不遺餘力。”阿英《<現代中國文學作家>自序》:“過去十年的努力,只算建設了這新時代文藝的奠基石。”
奠基禮
建築物奠定地基時的典禮儀式。亦比喻具有開創性、決定性的活動。劉伯承《回顧長征》四:“直羅鎮一仗,粉碎了蔣介石向陝甘邊區的第三次‘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示例
1.打下建築物的地基。冰心《再寄小讀者》十三:“天安門前面兩邊,從去年的冬天起,看它破土,看它奠基,看它搭起腳手架。”
王西彥《鄉下朋友》:“他把量地,奠基,木材,磚瓦,匠工,以及門窗和後園的設計,統統告訴給這個久別重敘的朋友。”
舉行奠基典禮。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1949年9月30日奠基的。
2.比喻某一事物的產生或確立。
秦牧《藝海拾貝·惠能和尚的偈語》:“十月革命之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不是由別的人,而是由一個胼手胝足的勞動者出身的高爾基來擔當。”
楊振寧《鄧稼先》:鄧稼先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魯迅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人。
解析
奠基儀式是各類開業儀式的形式之一,通常是一些重要的建築物,比如大廈、場館、亭台、樓閣、園林、紀念碑等等,在動工修建之初,所正式舉行的慶賀性活動。對於奠基儀式現場的選擇與布置,有一些獨特的規矩。奠基儀式舉行的地點,一般應選擇在動工修築建築物的施工現場。而奠基的具體地點,則按常規均應選擇在建築物正門的右側。在一般情況下,用以奠基的奠基石應為一塊完整無損、外觀精美的長方形石料。在奠基石上,通常文字應當豎寫。在其右上款,應刻有建築物的正式名稱。在其正中央,應刻有“奠基”兩個大字。在其左下款,則應刻有奠基單位的全稱以及舉行奠基儀式的具體年月日。奠基石上的字型,大都講究以楷體字刻寫,並且最好是白底金字或黑字。
在奠基石的下方或一側,還應安放一隻密閉完好的鐵盒,內裝該建築物的各項資料以及奠基人的姓名。屆時,它將同奠基石一道被奠基人等培土掩埋於地下,以志紀念。通常,在奠基儀式的舉行現場應設立彩棚,安放該建築物的模型或設計圖、效果圖,並使各種建築機械就位待命。奠基儀式的程式大體上共分五項。第一項,儀式正式開始,介紹來賓,全體起立。第二項,奏國歌。第三項,主人對該建築物的功能以及規劃設計進行簡介。第四項,來賓致詞道喜。第五項,正式進行奠基。此時,應鑼鼓喧天,或演奏喜慶樂曲。首先由奠基人雙手持握系有紅綢的新鍬為奠基石培土。隨後,再由主人與其他嘉賓依次為之培土,直至將其埋沒為止。
這種儀式為什麼與挖墳埋棺材非常相似?竊以為死的不去,新的不來,奠基在很久以前就是埋葬死去的人,慶祝死人離開這個世界。